山楂鏽病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新梢、果實及果柄。葉片染病,初生桔黃色小圓斑,直徑1-2mm,後擴大至4—10mm;病斑稍凹陷,表面產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性孢子器;發病後一個月葉背病斑突起,產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狀物,即銹孢子器;破裂後散出褐色銹孢子。最後病斑變黑,嚴重的乾枯脫落。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新梢、果實及果柄。葉片染病,初生桔黃色小圓斑,直徑1-2mm,後擴大至4―10mm;病斑稍凹陷,表面產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性孢子器;發病後一個月葉背病斑突起,產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狀物,即銹孢子器;破裂後散出褐色銹孢子。最後病斑變黑,嚴重的乾枯脫落。葉柄染病,初病部膨大,呈橙黃色,生毛狀物,後變黑乾枯,葉片早落。

防治方法

(1)砍除轉主寄主。山楂園附近2.5―5km範圍內不宜栽植檜柏類針葉樹。若有應及早砍除。

(2)清除冬孢子。不宜砍除檜柏時,山楂發芽前後,可噴灑波美5。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以除滅轉主寄主上的冬孢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