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2006年以來,承擔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973課題及專題6項、橫向合作70餘項,取得一批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成果,多次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多名教師到英國、日本、韓國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並承擔了一次國際會議和多次全國性學術會議。 “山東及鄰區含煤地層的高分辨層序地層和煤聚積規律”研究成果在山東和安徽找煤工作中推廣套用,特別是在山東煤田汶上、巨野、聊城及荷澤等地找到新的含煤區塊,獲得資源量15億噸,潛在經濟開發價值7000億元以上。“英吉蘇凹陷沉積模式及儲層評價”等,在油氣儲層沉積學和油氣成藏等方面獲得了重大突破,獲得經濟效益超億元。“煤的共伴生礦產分布規律與套用”,在煤共伴生礦產研究與開發方面獲得重要突破,尤其在新汶、兗州等礦業集團開採煤系共伴生礦產,自1996年起,每年獲利1000餘萬元。 在劉寶珺院士帶領下,在儲層沉積學及油氣成藏研究、成煤作用機制與煤炭資源評價、沉積盆地與能源礦產富集規律研究等方向上獲得了一些創新成果。
相關說明
劉寶珺院士倡導和創立的“儲層沉積學”在油氣地質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在2007年中石化前瞻性海相油氣基礎重大研究項目的基礎上,又承擔了勝利油田等石油企業的委託項目,在中國不同地質條件下的油氣地質研究領域進行不懈探索;2010年余繼峰、韓作振、施龍青等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李旭平還參與了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的研究。2010年新立科研項目總數50項,總經費為1394.1萬元。其中新立縱向科研項目12項,經費為173萬元;石油企業委託項目、煤炭企業委託項目等橫向項目38項,經費達1221.1萬元。
2 010年取得一批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成果,獲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部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 1人次獲得山東省地學創新獎,省煤炭工業一線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發表學術論文74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27篇。出版高校教材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