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農民團體志

1940年8月,山東省農民抗日救國聯合總會成立。 1946年5月,山東省農民抗日救國聯合會改稱為山東省農民救國聯合會。 到1964年10餘年間,山東沒有有組織的農民團體存在。

《山東省志·農民團體志》編寫工作始於1993年,1996年11月出版發行。該志上限一般斷於1840年,有些事物作適當上溯,下限斷於1979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民自發成立的非政治性組織該志未收錄。除概述、編後記與附錄的大事記外,正文設晚清時期農民團體、 中華民國時期農民團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農民團體3篇,篇下設章節,計有11章33節。
山東的農民團體,大體經歷了下述發展階段。 一是自發組織起來的農民團體。在太平天國運動影響下,山東農民自發地組織起各種各樣的半武裝性質的農民團體,反抗封建壓迫和帝國主義侵略。規模較大的有蘇魯邊界的幅軍、長槍會丘莘教文賢教以及信和團等。19世紀末,山東成為帝國主義瓜分的對象,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日漸高漲,產生了影響較大的農民團體,有代表性的是大刀會、義和團和紅槍會。 二是官辦農民團體。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山東出現了政府和政黨組織的農民團體。這些團體有統一的組織機構,明確的綱領、章程,按照政府或政黨的意志辦事。山東官辦農民團體有清末的官督農會、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官辦農會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官辦農會。 三是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團體。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農民團體有了統一的組織,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綱領和科學的組織章程。山東是建立共產黨組織最早的地區之一。 1925年3月,濰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建立,這是山東共產黨領導的農民團體的開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魯南、魯西、魯中、魯北、魯東等地的縣都成立了農民協會。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期,部分地區組織了貧民會組織,號召組織農民抗稅、抗捐、抗糧、抗租、抗丁,它存在的時間較短,卻對山東農民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抗戰爆發後,全省農民回響全民抗戰號召,各地相繼建立了農民抗日救國民眾組織,如農抗會、民眾救國會、 農民抗日救國團等。1940年8月,山東省農民抗日救國聯合總會成立。從此,山東有了全省統一的農民革命團體領導機構。到1944年底,全省農救會員占根據地總人口的26.55%。 1945年9月, 在臨沂召開山東省第二屆抗日救國聯合會、農民抗日救國聯合會、婦女抗日救國聯合會和第三屆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聯席會議。會上修訂了山東省農民抗日救國聯合會綱領和組織章程, 確定了農救會新的任務。1946年5月,山東省農民抗日救國聯合會改稱為山東省農民救國聯合會。 1949年9月,農民救國聯合會改名為農民協會。到建國初期,全省農民協會會員發展到850萬人。 隨著土地改革的完成,農民協會隨之消失。到1964年10餘年間,山東沒有有組織的農民團體存在。 1964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成立各級貧農下中農協會的任務。同年10月,山東省第一次貧農下中農代表會議在濟南召開。會上,選舉產生了山東省貧農下中農協會籌備委員會。山東省貧農下中農協會隨後誕生,各地市、縣、公社、大隊各級貧農下中農協會相繼成立。在1964年10月到1979年的15年間,山東省貧農下中農協會主要進行了社會主義教育(“四清”)、階級教育、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和管理商業等政治活動;在農業生產、為貧下中農解決困難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貧下中農協會已不適應新形勢要求。1979年3月9日,省委常委會議決定,撤銷省貧下中農協會組織。至此,山東省農民政治團體不再存在。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