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古謂崤山﹑華山以西地區多出名將,崤山﹑華山以東地區多出宰相。
資料:
古謂 崤山 、 華山 以西地區多出名將, 崤山 、 華山 以東地區多出宰相。《漢書·趙充國傳贊》:“ 秦 漢 以來, 山 東出相, 山 西出將。”《後漢書·虞詡傳》“喭曰:‘ 關 西出將, 關 東出相’” 唐 李賢 註:“《前書》曰:‘ 秦 漢 以來, 山 東出相, 山 西出將。’ 秦 時 郿 白起 , 頻陽 王翦 ; 漢 興, 義渠 公孫賀 、 傅介子 , 成紀 李廣 、 李蔡 , 上邽 趙充國 , 狄道 辛武賢 :皆名將也。丞相,則 蕭 、 曹 、 魏 、 丙 、 韋 、 平 、 孔 、 翟 之類也。” 元 白珽 《湛淵靜語》卷二:“ 山 東出相, 山 西出將,信有之。”
例證:
宋以前近三分之一武將[名將級]出自山西!
楊家將 歐陽修,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
薛仁貴 (山西龍門,運城地區,河津人. ) 薛仁貴、薛丁山、樊梨花的薛家將
關羽 (山西運城地區,永濟人,解良人. )
衛青(山西臨汾人,漢朝時代)
霍去病 (山西臨汾人,)
尉遲恭 (山西朔州人與張遼文遠一個地方,在雁門關下面)
李績(594—669年),曹州離狐(今山西太原人)人,本姓徐,名世績,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姓李,後避太宗李世民諱,遂單名...
徐向前 五台人
呼延贊、呼延灼的呼家將。
呼延贊,生年不詳,卒於北宋鹹平三年(1000年),并州太原(今屬山西)人。北宋軍事將領。
廉頗
藺相如
李牧
狄仁傑
王允
張遼
徐晃
霍去病
解放軍原總參謀長傅全有
原平市在前幾年出了22個將軍,軍長以下的幹部更不用說了
“裴”是指山西裴氏家族,在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一個小村的家族中出了59個大將軍和59個
【從姜子牙、晏嬰、諸葛亮,到王猛、王導、房玄齡……山東名相輩出。成龍說,他是房玄齡的後裔……】
能表現山東人忠誠的,還有一個現象:山東不出皇帝,只出將相。山東被稱為“齊魯”,可見齊國和魯國是山東的根基,它們的建立者姜子牙和周公旦是春秋時期兩個著名的賢相,充滿傳奇色彩。宰相立國,就是從他倆開始的,一直到唐朝,山東都是將相輩出,聲震華夏。
在他倆之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賢相也出在山東,這就是伊尹,是商朝的宰相。伊尹是夏朝莘國人,莘國大概在今菏澤市曹縣殷廟村。商湯與莘氏通婚後,伊尹作為陪嫁奴隸做了湯的廚師。一次,伊尹借湯詢問飯菜的事,表達了自己治理國家的理念:“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佐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治理好。”商湯從伊尹的一番話里知道了他是一個能人,便拜他為右相。伊尹輔佐商湯,使商朝國力愈加強大。商湯死後,伊尹又先後輔佐他的3個子孫治理天下,使得“諸侯歸殷,百姓以寧”。
此外,山東人里出的著名宰相還可以數出一大串:管仲、晏嬰、諸葛亮、王猛、王導、房玄齡……每當聽到這些名字,我的眼前就會出現那一個個偉岸的身影。
春秋時期,山東出了管仲和晏嬰兩大宰相。管仲在職期間,輔助齊桓公對齊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激烈的諸侯鬥爭中,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關於晏嬰,他從身材上不像山東大漢,可我從小就認為他個子很高。他以自己的機智,使狂傲的楚人折服。東晉時,山東出現了著名宰相王導。十六國時期,又出現了一代名相王猛。他是山東昌樂人,出身貧寒,博學而有大志。王猛為相16年,輔佐前秦王符堅整頓吏治,發展農桑,抑制豪強,嚴明法令,為前秦統一北方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另外,山東還出過“宰相世家”,唐朝蘭陵蕭氏一家竟然出了10個宰相,成了“宰相承包戶”。從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僖宗中和元年的263年間,蕭氏一族有蕭瑀、蕭至忠、蕭嵩、蕭華、蕭復、蕭倇、蕭鄴等出任宰相,平均不到30年就有一個。除蕭姓之外,山東還出過幾位張姓宰相:張文、張錫、張鎬。另外,梁顥、王曾、李迪、張至發、張瑞等,也都是山東有名的宰相。
唐朝以前,山東的文化土壤好像很適合宰相的生長。
山東為什麼出宰相?我認為山東的文化就是改良文化,不是革命文化。在這種背景下,怎能出皇帝?王富仁在《咱山東人》一文里分析說:“咱山東不出皇帝,卻出文臣武將。這個道理也不難理解,因為我們永遠感到我們是整箇中國的一部分,每個人的發展是以整箇中國為舞台的。”“你只要把咱山東的孔子與當時楚國的屈原一比較,咱山東文化的特點就出來了。屈原是為楚國的,而孔子則是為天下的。孔子並不為咱山東一地的利益著想,但他與皇帝的文化也不同,皇帝的文化是為自己的,也是為整體的,因為在古代中國皇帝就代表整體,代表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
山東也出過一個皇帝,像流星閃過,這就是篡權當了新朝皇帝的王莽。他是濟南人,從公元8年到23年當了15年皇帝,是歷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之一。中國文化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所以王莽在歷史上是被否定的。然而,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王莽有遠大政治抱負,獲取權力是為了實踐儒家學說,締造一個理想世界。他從小就謙遜有禮,勤奮好學,孝順母親和寡嫂,也精心照顧亡兄的孩子。即使長大當官後,他也嚴格要求自己,經常把家財拿出來分給下屬和窮人。連對他極為嫌惡的班固,也不得不在《王莽傳》里加上一筆,稱“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室稱孝,士友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