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山慈菇,(拉丁學名:Iphigenia indica Kunth),又名草貝母、土 貝母 、假貝母、百合科山慈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抱莖,花暗紫色,葉條狀長披針形。分布於中國西藏、四川和雲南中部及西北部。

山慈菇莖含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有毒,但也可藥用,可治療哮喘等多種呼吸道疾病,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

形態特徵

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植株高10-25厘米;球莖直徑5-15毫米。莖常多少具小乳突,有幾枚葉。

葉條狀長披針形,長7-15厘米,寬3-9毫米,基部鞘狀,抱莖,有中脈,自下向上漸小,逐漸過渡為狹長的葉狀苞片。

花2-10朵,暗紫色,排成近傘房花序;花被片狹條狀倒披針形,長7-10毫米,寬0.7-1毫米;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1/3;花絲具乳突,花葯長約1毫米;子房較大,與花絲近等長。蒴果長約7毫米。花果期6-7月。

產地生境

在中國產雲南西北部至中部(鶴慶、麗江、昆明)。生於海拔1950-2100米的松林下、草地或田野。也分布於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澳大利亞。

生長習性

山慈菇,主要生長在海拔為1900-3300米的草地,適合在溝邊及松林中的酸性砂壤土及紅土地帶生長。溫度和水分是影響山慈菇種子發芽的關鍵因素之一,溫度適宜、土壤濕度保持在85%左右才有利於植株正常生長。

繁殖方法

種子播種

播種在4月中旬較為適宜。播前,耕翻土地、做墒,墒寬1.2米,高10厘米,長可視地形而定。取廂土3-5厘米,整平,澆足水,待廂面不積水時立即播種。採用條播或撒播。

條播

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條播是種子直播栽培較理想的方法。行距10厘米,用樹枝開淺溝1-2厘米,按株距5厘米 均勻點種用赤黴素處理過的麗江山慈菇種子,每公頃用種7.5千克,一邊播種一邊覆土1-2厘米至廂面平,在廂面上蓋一層草坪紙固定,再蓋一層稻草,澆水,以保持土壤濕度,提高地溫。

撒播

撒播是種子育苗常用方法。將用赤黴素處理過的麗江山慈菇種子與細土按1:1的比例拌勻,每公頃用種12-15千克,均勻撒播在澆過水的廂面上,覆營養土(按過篩廂土:農家肥:山基土=2:1:1混合)1-2厘米,在廂面上蓋一層草坪紙固定,再蓋一層稻草,或澆水後覆膜,待出苗時將覆蓋物揭去。

鱗莖種植

春季4月初栽培較為適宜。種植前,土壤要按照種子種植的方法整理、做廂並施足底肥。選一年生完好的地下鱗莖為種球,行距10厘米,開溝深5-7厘米,株距5厘米均勻播下種球,覆土與廂平,蓋一層稻草,澆水覆膜,以保持土壤濕度,提高地溫。待出苗時將覆蓋物揭去。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擇酸性紅、黃砂壤土,前茬為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輪閒或生荒地更為理想,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但坡度不宜超過15°,以免雨水沖刷。整地在頭一年的深秋季節進行,深翻,燒去雜草、樹根,增加土壤磷、鉀含量。以後根據地塊情況再翻挖3-4次,充分腐熟和自然消毒。種植前1個月,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30-37.5噸過篩的腐熟農家肥,待種。

田間管理

溫度和水分是影響山慈菇種子發芽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播種後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使土壤濕度保持在85%左右,35-38天開始出苗,50天后苗齊,這時可減少澆水次數,保持土壤正常濕度。勤除草,勤鬆土,以利於植株生長,使水分容易滲透,減少病害的發生。鬆土、除草時,要特別注意幼苗與雜草的區別,動作要輕緩。2-3年生植株可追肥二次,第一次在6月中旬大部分幼苗出土時,以氮肥為主,磷鉀肥次之,每公頃施尿素75千克,在陰濕天氣對成稀肥液澆墒,促進苗期生長;第二次於7月下旬結果初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次之,每公頃施鉀肥或磷肥120-150千克,在陰濕天氣對成稀肥液澆墒,供給鱗莖和果實生長。當年播種的小苗在7月中旬施一次很稀的清糞水。雨季注意排澇,旱季注意澆水保墒。

收穫加工

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山慈菇[百合科山慈菇屬]

3年生的山慈菇,11月初植株 倒苗時,即可採挖,把鱗莖挖起來去掉莖稈、鬚根和泥土。選莖粗在1厘米以上的鱗莖加工做藥,先洗淨泥土曬乾,碾成粉,即可提取秋水仙鹼。其餘的小鱗莖放在通風乾燥處,以免發生腐爛,然後用沙貯藏起來,下一年繼續栽培。選生長3年以上的植株留種,籽粒較為飽滿。

病蟲防治

立枯病

本病由立枯絲核菌(Rhjzoctoniasolani Kuehn)侵染所致,每年6-7月,土壤溫度在12.2-15.6℃情況下,一年生幼苗容易發病。發病部位在幼苗莖基部,即在距表土3-5厘米的乾濕土交界處,病原菌侵入幼莖後,莖基部呈現黃褐色凹陷長斑,逐漸深入莖內而腐爛,隔斷輸導組織,致使麗江山慈菇幼苗倒伏枯萎死亡。發病初期,可用400-600倍液多菌靈澆灌墒面,使藥液滲入土層3-5厘米處,然後用清水沖洗葉面1-2次,以免發生藥害。加強田間管理,出苗後要勤鬆土,使土壤疏鬆透氣,有利於山慈菇根系發達,抑制根部發病。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並對病穴消毒,以防病害擴展蔓延。

地老虎

危害山慈菇的害蟲主要是地老虎,該蟲每年的春、秋兩季活動頻繁,主要是咬食莖葉,最明顯的特徵是在距地表2-3厘米處咬斷植株莖稈,晴天傍晚是地老虎危害的主要時期。白天潛伏在地下3-5厘米處。可根據地老虎的活動特性進行綜合防治,發現被危害的植株,可在附近地下尋找地老虎並殺死;也可在晴天傍晚投放毒餌,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價值

生物學研究

山慈菇含有大量秋水仙鹼,能抑制有絲分裂,破壞紡錘體,使染色體停滯在分裂中期。這種由秋水仙鹼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稱為秋水仙鹼有絲分裂(C-mitosis)。在這樣的有絲分裂中,染色體雖然縱裂,但細胞不分裂,不能形成兩個子細胞,因而使染色體加倍。這種方法常用來培育多倍體作物。

藥用

山慈菇中的生物鹼能抑制癌細胞的增長。臨床用以治療癌症。入藥可治支氣管炎、哮喘、痛風以及鼻咽癌等腫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