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後村[山西省陵川縣附城鎮下轄村]

山後村(Shān hòu cūn)位於附城鎮北2公里處,東與小會相鄰,西與東河相接,南與附城佳祥毗鄰,北與南馬相鄰。山後村因位於馬鞍山後而得名,村總面積1平方公里,總戶數71戶,總人口數319人。山後村屬土石丘陵地帶,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勢,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水資源,森林覆蓋率達到80%。山後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當時的山後村,只有30餘戶140餘人,竟有30多人參加犧盟會。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全體村民主動支援前線,積極參戰,保家衛國。在歷次戰役中蘇文學等七名烈士為國捐軀。

村情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山後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勵精圖治,艱苦奮鬥,各項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農業上,1993年,投資20萬元建成了山後麵粉廠;2010年,投資20餘萬元建成了優質核桃乾果經濟林基地150畝,優質蘋果園30畝。工業上,1984年,投資20萬元建成了年產3萬噸的山後煤礦;1992年,投資10萬元建成了山後地板磚廠。在居住環境上,完成了電話戶戶通、自來水戶戶通、閉路電視戶戶通、村中主要街道的硬化,使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烈士紀念亭

山後村烈士紀念亭(Shān hòu cūn liè shì jì niàn tíng)位於山後村東,建於2011年6月,為了紀念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蘇文學等七名同志。

蘇文學(1917—1943)附城區政委。1943年被日偽抓捕,犧牲於附城。犧牲時年僅26歲。

趙保順(1919—1943)附城區乾隊警察。1943年被日偽抓捕,犧牲於附城。犧牲時年僅24歲。

郭天瑞(1920--1945)沁河支隊班長, 1945年在河南焦作作戰犧牲。犧牲時年僅25歲。

趙法旺(1924--1946)獨立營戰士, 1946年在河南博愛作戰犧牲。犧牲時年僅22歲:

郭德保(1929--1947)四五團戰士, 1947年在河南修武作戰犧牲。犧牲時年僅18歲。

郭牛海(1924—1948)8縱隊23旅67團8連連長,1948年在太原楊家峪戰鬥中犧牲。犧牲時年僅24歲。

郭永海(1923—1952)15軍44師130團機炮1連排長,1952年在朝鮮平康狙擊戰中犧牲。犧牲時年僅29歲。

紅土魚水庫

紅土魚水庫(Hóng tǔ yú shuǐ kù)位於山後村北300米處,建於1957年11月,於1959年9月完成,總庫容為30萬立方米,壩高30米,壩長120米,壩寬70米,過水渠3米,水庫面積2萬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