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屌絲:屌(diǎo )是男子陰莖的俗稱,現代又用侮辱用語,該字讀鳥的古音,鳥(niǎo)是屌的本字;絲(sī )泛指纖細如絲的東西。屌絲的本義:男性陰毛,也有說法稱是男性生殖器的絲狀物;後演變為貶義詞,即對擁有窮、胖、矮、醜、呆等屬性特徵的各種雷人行徑及想法的男人或者女人表示輕蔑、譏諷其人本身亦無一技之長。
由於其涵蓋人物屬性泛寬較廣因此衍生義為:
喻不方便明言或不合適直言的隱語,多用於熟人之間互侃或者互貶。
喻自嘲:謂就其人因客觀的自身條件及背景使得理想和信念成為泡影而形成思想上的忿恨和無奈,悲苦的狀態導致其用自嘲來當作是寬慰自己的靈藥。也常指平庸的碌碌無為的或者性格獨特猥瑣的人。
還有一部分人用屌絲一詞自嘲來活躍氣氛,屌絲一詞傳用至今已無特定人群的界限,多用於朋友,熟人之間的戲侃。屌絲(或寫作“吊絲”)可以說是由罵人話“屌死”、“吊死”、“叼死”是粵語“粗口”即“髒話”演變而來
1.喻不方便明言或不合適直言的隱語,多用於熟人之間互侃或者互貶。
2.喻自嘲:謂就其人因客觀的自身條件及背景使得理想和信念成為泡影而形成思想上的忿恨和無奈,悲苦的狀態導致其用自嘲來當作是寬慰自己的靈藥。也常指平庸的碌碌無為的或者性格獨特猥瑣的人。
3.還有一部分人用屌絲一詞自嘲來活躍氣氛,屌絲一詞傳用至今已無特定人群的界限,多用於朋友,熟人之間的戲侃。屌絲(或寫作“吊絲”)可以說是由罵人話“屌死”、“吊死”、“叼死”是粵語“粗口”即“髒話”演變而來
英文釋義
Pleb/Plebeian
Pleb
<名詞>平民,庶民,屌絲。
來源於十七世紀,指拉丁語中羅馬森都利亞(森都里亞大會,亦可見於古羅馬詞條)階級中“無產”與第二至五階級的平民。在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部分模仿古希臘、古羅馬的公立學校中指非來自於地主階級家庭的學生,自此產生“屌絲”的貶義釋義。自二十一世紀,貶義明顯,在美國多有使用不當的事件,詳見於參考資料。
Plebeian
同“pleb”。
Diors
網路辭彙“屌絲”的英文音譯,借用著名法國時尚香水Dior(迪奧)的法文發音,加上s的發音合併而成。從百度貼吧屌絲節英文Diors' Day成名,詳見diors詞條。
起源
屌絲,也寫作“吊絲”、“吊死”、“叼絲”,是中國網路文化興盛後產生的諷刺用語,李毅吧毅絲的惡搞自稱,後被魔獸世界吧會員用於借代李毅吧吧友,無諷刺意味。而毅絲的稱謂,源自一些諷刺李毅的球迷擔任李毅吧吧主後將冬粉稱謂改為“毅絲不掛”,簡稱毅絲。李毅吧又叫做D吧,隨後走進的人就簡單的以字母D開頭、名為D絲。到後來又有新近的一批人,誤把D讀成屌,故為現在的"屌絲"。原用作稱呼由農村進入城市的男女年輕人,有房有車對於屌絲來說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該詞因在年輕人群體間的語言文化中被廣泛套用,其使用和含義變得更加寬泛,2012年初,“屌絲”在中國大陸地區廣泛流行起來。
•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矛盾積累)。
•網際網路的發展(技術層層面)。
提供文化形成的平台;
網際網路風險規避效應(屌絲們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自己當做屌絲調侃,釋放生活壓力);
網際網路的聚合力。
1.提供文化形成的平台;
2.網際網路風險規避效應(屌絲們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自己當做屌絲調侃,釋放生活壓力);
3.網際網路的聚合力。
“屌絲”所反映的集體焦慮,不僅是文化問題,更是當下中國社會問題的折射。有學者認為,“它並不是簡單的青春情緒,而是現實社會矛盾不斷堆積的徵兆。”反映了社會變革中新興的無產階級的的心態和矛盾。
發展
屌絲一詞網路流行語,泛指人做了一些無厘頭,不可思議的事情,說白了就是臉皮厚的人做得出來的事情。“屌絲”這個嘲諷意味十足的代名詞迅速爆紅,迎合了當今大眾的心理和趣味。如今,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性的自嘲現象。人們樂於品味小人物自己的故事,更愛看對高富帥和白富美的嘲諷。如今你會發現從表面符合屌絲定義的人,到和屌絲屬性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在爭相認領這一名號。當人人都在忙著確認自己的屌絲身份,並樂此不疲時,屌絲一詞一定與當代的現實特徵實現了合拍。
典型的“屌絲”,集自卑、辛酸、自嘲、惡搞於一身。“屌絲”不是有志青年,更不是精英,從年齡上看,“屌絲”多是上80後或者90後的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或是在校學生,隨著網路的傳播,越來越多人喜歡用屌絲來形容自己。“屌絲們”相比上一代,他們更加獨立,更加有個性,但機遇和機會卻是比60後、70後更差。總而言之,“屌絲”一詞本質上是在開自己玩笑,開他人玩笑,因此不值得某些對“屌絲”一詞嗤之以鼻的人對此大肆批判。
屌絲們對以屌絲自稱或是被他人稱作屌絲得看得很淡,他們知道自己出生卑微與平凡、生活平淡無奇,平淡無光的現狀,知道自己身份低微、生活平庸的現狀,但不抱怨,絲毫沒有以此控訴社會的意思。
觀點
屌絲就是這么一類人,生活平庸、未來渺茫、感情空虛,不被社會認同。他們也渴望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可,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去做,生活沒有目標,缺乏熱情,不滿於無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該做點什麼。
屌絲看自己
窮醜矮胖矬笨擼。
永遠對於女神來說,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千斤頂,是個NOBODY。
屌絲們內心還是非常渴望成功的。
1.窮醜矮胖矬笨擼。
2.永遠對於女神來說,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千斤頂,是個NOBODY。
3.屌絲們內心還是非常渴望成功的。
表現
屌絲一般使用國產安卓手機或者山寨手機,或者借高利貸甚至更瘋狂的屌絲賣腎臟也要買Iphone,坐公車的時候不斷打電話或者看簡訊,好讓周圍的人看見自己的Iphone。穿打0.5折的假名牌,但只要看看假名牌上的價位表自信心馬上爆表,吃泡麵喝磚茶或路邊巷口的小店,較為奢侈的消費則是肯德基、麥當勞或者加州牛肉麵,偶爾去一次高檔商店餐廳,會表現的局促不安。髮型一般為平頭、碎發或劣質染髮劑染過的奇形怪狀的髮型。屌絲在餐館吃飯總是躲在角落裡,看演出坐在最後一排。生活中屌絲頹廢、沉悶,要么表現的沉默寡言,要么歇斯底里的興奮。
在感情方面,大部分屌絲沒有女友,許多屌絲戀愛經歷幾乎是一片空白。即便是少數擁有女友的屌絲,也常常因為無法滿足女友物質需要而感到自卑,有時他們的女友也會因此而背叛感情。
自身方面,很傻很天真
屌絲的敵對陣營為“高富帥”和“白富美”,這一族群具有高背景、高身材,雄厚的資金底蘊對一些女性具有吸引力,戀愛容易成功、事業也容易成功。在屌絲看來,“黑木耳”和“白富美”往往淪為“高帥富”的玩物。
使用
屌絲不止用在男性身上,女性也適用。屌絲一詞在網上被廣泛使用以後,其使用和含義變得更加寬泛,使用者不一定專指以搬磚等為職業的青年男性群體,而成了無女友或收入不高的男青年的自嘲用語,對女性有時候也會使用該詞,稱為女屌絲。另外有一些收入中等,獨立奮鬥,但是缺乏較強經濟背景的白領人士也普遍以屌絲自居,他們對屌絲的定義一般是“只能靠出力去討好喜歡的女孩子的男生”就是屌絲。屌絲不能像高富帥和白富美那樣能通過唾手可得的名車,名牌禮物等,給女性或男性朋友一種很有氣魄的震撼。
與高富帥區別
關於人生
屌絲:很多時候都想著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即使遇到一時的條件限制,也靜觀機會再度出擊,堅持到底。
高富帥:骨子裡就覺得自己與一般人同的,而且他們覺得理所當然。
娛樂
屌絲:在電視、手機、電腦等在關注很多娛樂、國家、生活等等的網站,看完後有時會有很大的啟發。
高富帥:打高爾夫球,游泳等高消費的項目,或者沒時間的時候會開舞會、野外活動、國外旅遊等活動。
交際圈子
屌絲:喜歡和義氣相同的人群打交道,屌絲的圈子大多是普通人。大家每天都會談論著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更多的時候會提升自己的交際。
高富帥:只有利益才是朋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人是不會去關注的。
學習
屌絲:學賺錢。(為了生活而工作)
高富帥:學賺錢。(為了自己而工作)
時間
屌絲:生活在社會普通層,為生存苦苦掙扎,經常是一刻的閒暇時間都沒有,過於忙碌的工作擠壓了他們的工作之餘的時間。現代社會的分工常常造成每個人在工作中只能負責特定領域的職能,久之會妨礙個人的發展。一個人有著過多的時間是無所事事,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充足的閒暇時間,那么也很難突破現代社會分工造就人的“螺絲釘”化的局限。
高富帥:通常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因此有充足的閒暇時間進行各種休閒活動,但也進一步失去自我提升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有閒階級”。高富帥從事這類活動,帶著很強的功利目的,但是過強的功利性反而又妨礙了他們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歸屬感
屌絲:生活、家人就是自己的歸屬。
高富帥:通常由於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但是只有錢就是歸屬。但不排除其他的可能。
對待財富
屌絲:經典觀點就是勤儉持家。比如開一家麵館,收益率是100%,投入2萬,一年就淨賺2萬,對屌絲來說很不錯了。屌絲即使有錢,也捨不得拿出來,因為更要為家人找想。
高富帥:高富帥的出發點是一本萬利。
激情
屌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激情很難出大錯,總是會想著如何做到最好。商店打折了,他們會興奮;電視裡主角勝利了,他們跟著激動不已;聽到新聞或者街頭巷尾傳來壞訊息,他們會悲傷。
高富帥:很少有激情因為自己本生下來就是有錢人,不需要太多的努力。
自信
屌絲:從自己身上找到克服困難的力量,不斷修煉自身,讓心境不被外力所左右。
高富帥:通過如何獲得經濟利益,獲得虛無的“強大”感覺。可想而知,不會有任何進步。
習慣
屌絲: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高富帥:一般好的都是自我修養。
上網
屌絲:網上聊天,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
高富帥:上網找投資機會。高富帥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路如何獲得利益,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
消費花錢
屌絲:買最實用的。
高富帥:買最貴的,跟隨大眾和流行趨勢。
社會
舞蹈風靡
屌絲舞是一種快速晃動肩膀的舞蹈,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哈林搖擺舞”。這種舞蹈於2013年席捲而來,是因為歌手Baauer的《Harlem Shake》電子樂,在歐美地區異常火爆,這一樂曲被奉為歐美地區的“神曲”。2013年3月網路上湧現了諸多版本的“哈林搖擺舞”,在中國國內也發起了模仿風潮,並被網友命名為屌絲舞。
緊隨韓國歌手Psy的《江南Style》之後,一輪新的舞蹈狂潮橫掃各國軍隊、辦公室、大學校園,甚至博物館、電視台等等都未能倖免。這就是哈萊姆搖擺舞(Harlem Shake),又稱屌絲舞。在國內外各大視頻網站湧現的各個版本短片中,視頻開頭通常是一個帶著面具的人,在做快速晃動肩膀的舞蹈動作,其他人對其視若無睹。但到了男聲部分,鏡頭切換,所有人都會加入進來,或穿著奇異的服飾,或拿著各類道具,瘋狂舞動!
相關文化
“屌絲”說到底其實是這樣的一種人:想表現自己,有自我實現的願望,但卻沒有強大的執行力,懶惰矯情。不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也懶去追求什麼,反而把自己的平庸掛在嘴邊。他們不被他人認可卻又渴望得到尊敬和別人羨慕的眼光,自尊卻更自卑。這種心態和生存狀態,在網路年輕群體中普遍存在,在網路環境中傳播引起了廣泛到的共鳴和流傳,最終形成“屌絲文化”。但是事情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中國人很多,也很複雜,所以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心態也不必要上綱上線,網上常說,認真你就輸了,所以對此也沒必要揪著不放。“屌絲文化”,既有自我調侃的淡定,也有蔑視主流的骨氣和精神。殊不知,多少屌絲天天以屌絲的逆襲為奮鬥目標。
深入思考
忽如一夜春風來,“屌絲”一詞如今已經布滿中文網路,從貼吧到微博,以“屌絲”自居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鳳凰網和騰訊網等各大入口網站也紛紛做出專題來解讀這個特殊的群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屌絲自居,2012年,“屌絲”真的火了!
2012年11月3日“屌絲”一詞登上《人民日報》十八大特刊,引發了網路和社會熱議,文中稱“市場經濟的衝擊餘波未了。
如果僅從字面理解,“屌絲”一詞不但充滿貶義,更是不雅,甚至有辱斯文。而其傳遞出的消極情緒和負面社會影響更是給人不好的印象。但若是從深層去解讀,就會發現,其實人們這樣深刻而惡毒的諷刺與自嘲,恰恰說明了人們的思想正在從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而這往往比其他的諸如社會地位之類的東西本身來得重要。而更難能可貴的一點在於:人們並沒有因為社會問題本身而放棄自身的努力,相反地,大家一直在強調努力的重要性,不拋棄不放棄,貴在堅持。
用大帝的話說:“天亮了”。
潛移默化
值得一提的是,屌絲是的熱門辭彙,但是整個社會包含眾多屌絲自己都並未把這看成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實際而言,屌絲現象其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乃至可怕的。極端民族主義,原教旨主義非常容易在這一群體中找到適合的位置。換句話說,龐大的屌絲群體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容易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在此,我們希望社會和政府能夠早日意識到這一點並給以正能量的引導。
社會評價
鳳凰網引的評論認為屌絲貌似阿Q但並不意淫。屌絲族群和屌絲文化深深反映了時代背景,貧富差距拉大,“小人物”獲取成功得付出比別人更多更大的艱辛;同時也是爭奪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話語權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且又沒有觸及中國大陸法律的底線,他們選擇了一種溫涼性的表述。
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認為:“‘屌絲’的傳播具有庶民敘事的特徵,由下而上地對主流話語、價值觀進行反抗。自稱‘屌絲’讓很多人找到自我解嘲和宣洩壓力的途徑,這也是它傳播之快的原因。”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把這個網路亞文化現象概括為“一場語言的狂歡”,“屌絲”的狂歡背後有明顯的失落情緒,“婚戀中的現實壓力,加劇了這個群體的焦慮情緒。”
金羊網評論說:“‘屌絲’這個詞的誕生,並不只是‘集體焦慮’,而是社會價值觀開始崩塌、人倫底線逐漸爛陷的標誌。倘若還將嘲笑‘屌絲’、追捧‘高富帥’和“白富美”當作網路狂歡的樂趣,那么,這個社會的靈魂確實應該被狠狠、徹底地改革一下了。
人民網:回望10年曆程,中國社會結構變化之深、利益格局調整之大、遭遇的外部環境之複雜,實屬罕見。市場經濟的衝擊餘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疊加。分配焦慮、環境恐慌,拼爹時代、屌絲心態,極端事件、群體抗議,百姓、社會、市場、政府的關係進入“敏感期”。人民民眾不僅要福利的拓展,也要公平的過程;不僅要權利的保障,也要權力的透明。滿足“需求”,回應“要求”,不僅關係到發展能否實現“正義增長”,關係到13億人的政治信任,更關係到中國現代化的前途。
政協上海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市政協委員呼籲減少網路語言污染,加強對漢語的保護。上海市政協委員張懷瓊指出,“屌絲”是粗俗猥瑣的下流語言。張懷瓊說,一些原意粗俗的詞卻成為網路流行語言後,許多主持人在節目中竟然也使用“屌絲”等粗俗用語,甚至將國外的電視劇譯為屌絲男士、屌絲女士。張懷瓊呼籲借鑑其他國家對本國語言文字保護或純潔性維護的舉措,制定相應的語言文字保護條例。
屌絲第一人
知名日本女演員沖田杏梨於新浪微博發布了一條力挺"屌絲“群體的相關微博,並推薦中國知名導演馮小剛拍攝相關屌絲的電影,立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引起了大部分網友群體的關注,就連一些知名的圈內人士也廣轉微博,毛遂自薦,意圖與沖田杏梨一同演繹“屌絲第一人”這部尚未成形的“屌絲”電影!
現象解析
自2012年起,屌絲一詞在網路流行。普通網友自稱屌絲,IT精英也自稱屌絲。白領之間互稱屌絲,文化名流也戲說屌絲。它更多是一種自嘲,在自我精神的維度放下精英姿態與體面身段,謙恭得甚至到了自我矮化的層面。
在“成功學”盛行多年後的今天,“成功”也在被解構,現實也變得越發骨感。面對普通和平庸的自我,接受還是拒絕,順從還是反抗?他們付之一笑:我是屌絲。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產世代”有向“下流社會”加速墜落的趨勢。日本職場因泡沫破滅而向下行,美國家庭因金融危機而破產,歐洲五國的高福利遇上了歐債危機,中國內地與港台的民眾都飽受高房價的拖累,黃耀明的《下流》唱:“他們往上奮鬥我們往下漂流/靠著剎那的碼頭答應我不靠大時代的戶口/他們住在高樓我們淌在洪流/不為日子皺眉頭答應你只為吻你才低頭”。
從歷史線索來看,精神世界裡一直有隨遇而安的支流:你追名逐利,我自狂狷;你要做人上人,我安貧樂道;你有你的實力,我有我的精神勝利法;你追求崇高,我躲避崇高;你要你的成功,我要我的快樂。
阿Q有精神勝利法,屌絲卻寧可以貌似自我矮化的方式來接受現實。他們並非沉淪,而是以新的方式來取得跟社會、跟自己的和解。
自稱為屌絲的人,不是社會的負擔,也不要博取任何同情。他們真實生活,也搜尋各種正能量,“我既不悲觀,也不樂觀,只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努力過下去”。
用“屌絲”還是“吊絲”,我們一再猶豫。但做這個專題的初衷,是從社會學意義上,關注一種耐人尋味的社會人格發育軌跡,對一種精神新困境向社會敲響警鐘。以此,揭微顯隱、正本清源實屬必要。一個健全的社會,更需要的不是屌絲逆襲的夢幻傳奇,而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真實機會。
生存狀況
2014年10月29日, 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發布了全國首份《屌絲生存現狀報告》,報告顯示:屌絲平均薪酬2917.7元,72.3%的屌絲覺得自己活得不開心。最讓屌絲們放不下的還有親情,屌絲們平均每個月給父母 1076.7元。從不同行業來看,農林業屌絲指數最高,市場/公關/媒介、運動健身和金融/ 銀行/投資/基金/證券行業的屌絲指數相對偏低。
《2014屌絲生存現狀報告》是北大市場與媒介中心和生活信息入口網站趕集網共同參與調研的,調查自2014 年9月1 日至2014年10月1日,共回收問卷 213795 份,覆蓋 50 多個大中小型城市,全面反映職場基層人士的生活狀況。
•教育程度不高,基本沒存款
男屌絲一般在 21-25 歲;女屌絲在 26-30 歲之間;他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外出打拚,還沒找到另一半,平均月入 2917.7 元。基本沒有存款。
•月薪2917.7元,半數每周都加班
參與問卷調查的21萬餘人中,有62.2%的人認為自己是屌絲,年齡主要分布在21-30歲間,是職場的最廣泛的基層員工。他們的平均月工資為2917.7元,而2013年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的平均工資為5793元。
屌絲人群中有73.6%的遠離家鄉,離家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從而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漂泊在異鄉,屌絲們的生活一切從簡,一日三餐花費39元以內,有7.8%的人三餐消費能控制在10元以下,一半的人每月房租在500元以下。
在他鄉打拚,生活和工作都要靠自己,41%的屌絲依靠網路找工作,其中大部分人會每三年換一次工作。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屌絲不用加班,但幾乎每天都加班的也占到總體的 21.7%,辛苦工作不一定換來相應的回報,近六成屌絲加班拿不到加班費,幾乎每天都要加班的屌絲拿不到加班費的比例最高,達到 68.6%。
即便如此,屌絲並不認為加班是最大的工作壓力,反而是人際關係和工作的不確定性讓這些職場基層們備受煎熬。
工作與賺錢占據著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至於休閒,對於大部分屌絲來說有點奢侈,54.2%的人每年的旅遊基金只有500元。比起外出遊玩,屌絲更喜歡宅在家中,因此,65.7%的人選擇網路購物為主流購物方式。社交類、遊戲類軟體也成為宅在家中的神器。
•一半屌絲單身,71%會給父母生活費
央視曾做過一個著名的街頭採訪,你幸福嗎?52.7%的男屌絲們認為自己不開心,女屌絲好一些,但也有48.1%的人並不開心。尤其是25-30歲間的屌絲,是整個屌絲人群最不開心的一群人,除了來自工作的壓力,他們要不在單身中掙扎,要不就在承受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
相比老家同學的孩子早就打醬油了,外出的屌絲們有50.4%的人依舊單身。
最讓屌絲們放不下的還有親情,33.1%的認為對父母最大的虧欠是不能在床前盡孝。屌絲們平均每個月給父母 1076.7 元,平均月收入為 2917.7 元,給父母的錢占月收入的 36.9%。71%的大部分屌絲會給父母生活費,“1-500 元”所占比例最高,為 31.2%,其次是“501-1000 元”,為 24.4%。
經濟獨立的屌絲們有報答父母的意識,有了孩子也會傾盡所有養育子女,他們在子女身上的支出為每月2639.7元,幾乎占了所有的個人收入。
屌絲的心理狀態更值得關注。這個龐大的基層人群,他們有著怎樣的內心世界?有37.8%的屌絲認為自己有心理疾病,同時沒有得到正確的心理開導,大部分人會採用睡覺、傾述、喝酒的方式解壓,但仍有4.4%的人選擇自我傷害緩解壓力。
•屌絲指數排名:吉林最高,農林業最多
通過計算,報告得出了不同城市、省份、地域、行業等的屌絲指數。
長春是本年度最屌絲的城市,吉林成為最屌絲的省份。各省份平均屌絲指數78.81,吉林屌絲指數最高,達到 86.07,其後是山西,為83.82,內蒙古緊隨其後。而相對來看,帝都和魔都的屌絲指數都偏低,北京74.89,上海75.11。
行業方面,農林行業成為最屌絲的行業,指數最高,達到 85.6,其次是超市/百貨/零售業,排名第三是醫藥/生物工程。市場/公關/媒介,運動健身,廣告/健身和金融/ 銀行/投資/基金/證券行業的屌絲指數較低。
影響
2011年底,屌絲一詞在Google的搜尋結果達到4110萬,新浪微博搜尋有超過220萬條微博,該詞也成為眾多中國大陸男青年自嘲的常用語。網路上更是產生了一大批以屌絲為題材的影音作品,可見屌絲一詞的火熱程度。
2012年3月初,中國大陸地區忽然可以不用代理訪問Google+,許多自稱是屌絲的人在google+上給美國總統歐巴馬留言,一時間歐巴馬頁面上充滿了中文留言,被稱為“占領歐巴馬”,也有媒體稱為中國屌絲“殺出國門”。
德國的喜劇集Knallerfrauen被網友譯為《屌絲女士》,在網路上廣受歡迎。一部片名為《桃花期》的日劇(亦有電影版),也被網友命名為《吊絲的逆襲》。
MC石頭因其形象和生活被認為典型的屌絲。他生活在四川小城瀘州,初在網路上傳自己的喊麥視頻,後被鳳凰衛視等多家媒體報導。被北京、上海多家迪廳請去做現場DJ。
2012年6月10日,即將畢業的電子科技大學的金雪濤和四川教育學院的吳桔吉以及他們的朋友羅傑在西南財經大學門口的對面開了一家名為“舌尖上的屌絲”的小餐館,開業三天就淨賺了上萬元。
文化解構
“屌絲文化”是種解構文化,既有自暴自棄的頹廢,也有蔑視主流的骨氣。“屌絲”看上去輕薄而膚淺,卻藏著雙重嘲弄的意味:既是對自己缺乏資源、缺乏向上流動機會、日益邊緣化的生存現狀的嘲弄,也是對中國近20年來的主流品位以及成功學的嘲弄。“屌絲”不相信卡耐基也不相信李開復,他們甚至連自己也不相信。反抗主流品位與成功學的同時,他們形成了小人物的集體自我認同,有點像網路時代的阿Q,只是比阿Q更清醒。他們知道理想遙遠、現實殘酷,於是用逃避來忘掉理想的遙不可及,用自嘲來消解現實的殘酷迷離。某種意義上,他們也可被視為古希臘犬儒在當代的WEB2.0版。
有人說屌絲文化是對拜金文化的一種抨擊。屌絲沒車沒錢沒房沒相貌,相較於高富帥沒有什麼優勢可如今拜金現象嚴重,對於屌絲們往往不能得到女性們的青睞。他們不能用999朵玫瑰來博紅顏一笑,也不能用遊艇名包來渲染浪漫氣氛,面對這種劣勢他們往往產生自卑心理,缺乏勇氣,不敢去追求。所以他們的情感世界往往是一片空白,他們不是沒有心儀的女孩,而是感到自慚形穢,覺得自己配不上她們。就像《青春期》中的汪小菲,對程小雨一見鍾情,但又不敢追求,只能默默的守護她,永遠站在她背後。
時代悲劇
“屌絲”究竟是些什麼人?較為人們接受的一種階級劃分是:屌絲包括二代農民工,城市小手工業者,青年產業工人,不滿現狀的企業小雇員,流氓無產者,困厄的專科生等,總的來說屬於社會底層。
典型的“屌絲”,其實就是拒絕打雞血的普通人。他們不喜歡宏大敘事也不喜歡勵志故事,集辛酸、自嘲、惡趣味於一身。他們很少被感動,也絕不被當槍使。“屌絲”不是有志青年,更非職場精英。他們在餐館吃飯總躲在角落裡,看演出也喜歡坐最後一排。在簡歷“受過何種獎勵”那一欄,他們很多只能填“獲得過康師傅‘再來一瓶’獎”。屌絲對自己嘲笑得相當狠,但絲毫沒有以此“控訴社會”的意思。他們不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也懶得成才,反而坦白自己三本或專科的學歷,甚至精心編造藍翔技校、八依軍烹校的出身。
從年齡上看,“屌絲”多是1980年代中期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相對較獨立,但際遇和機會卻比60後、70後更差。少年時代又飽受國產山寨文化毒害。當他們要讀大學了,學費開始暴漲。當他們要買房子了,房價開始飆升。更大的不幸是,他們出生時恰逢計畫生育的“黃金時代”,因此多是獨生子女,在孤獨中成長,養成自己跟自己開玩笑的習慣,也不足為奇。
總之,屌絲就是這么一類人:生活平庸、未來渺茫、感情空虛,不被社會認同。他們也渴望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可,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去做,生活沒有目標,缺乏熱情,不滿於無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該做點什麼。
屌絲廣泛地存在於我們周圍,長期的物質貧乏造成了精神的貧乏,他們是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所催生的產物,但這絕對不是他們自己的錯,也不是這個社會的錯,因為一個時代要進步,就要付出代價,屌絲就是社會進步的犧牲品,他們是新時代的阿Q。物質上遠離上層,精神上遠離下層。
相關調查
中國屌絲人數5.26億引來圍觀:網際網路業愚人節發布雷人報告。
2013年4月1日,巨人網路首款屌絲網遊《仙俠世界》與易觀國際聯合發布《中國網際網路“屌絲”用戶遊戲行為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屌絲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屌絲人數超達5.26億人 。這意味著,在13.7億中國人口中約四成屬“屌絲”。中國屌絲人數5.26億引來圍觀,屌絲是社會上沒地位的人,有不少網友質疑,這份網際網路報告到底靠不靠譜?對此很多中國人表示難接受,因為屌絲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讓人很難捉摸,對此中國屌絲人數破億隻是當個玩笑看看就好,屌絲的標準也成為了網友們關心的話題。
據了解,本次調查共抽樣了34500名受訪者,針對“屌絲”稱謂的認同、“屌絲”群體的特徵以及“屌絲”的網路遊戲喜好習慣等進行了調查。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屌絲”群體及其行為的專業性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我國“屌絲”人數達5.26億,其中中國網遊“屌絲”玩家人數超過8千萬。在年齡層中,80後人群最“屌絲”,70後比90後更“屌”一些;區域分布上,上海市受訪者對“屌絲”認同度最高,香港地區則最低;經濟能力上,月收入6001-8000元的男性、3001-6000元的女性受訪者對“屌絲”認同度最高;感情方面,平均每三個“屌絲”擁有一個女友(男友);在消費習慣上,有約8.64%的“屌絲”群體使用蘋果手機,高達94.3%的“屌絲”玩遊戲願意花錢。
值得一提的是“屌絲”群體在遊戲方面的特質。報告指出,“屌絲”玩家更注重遊戲體驗、對遊戲消費的價值有自己的衡量標準,對運營商品牌的關注也較高。所以,“遊戲消費”、“團隊玩法”、“畫面、音樂、音效”是“屌絲”玩家最為關心的三大問題。但對“遊戲題材”、“外掛”等的關注反而較低。有趣的是,網路遊戲中女性角色比例遠高於男性角色,而接近九成的“屌絲”玩家扮演過異性角色。
根據對受調查者的用戶回訪,屌絲群體對於生活現狀描述的關鍵字包括“壓力”、“夢想”、“關注”、“友誼”、“愛情”等。對於日益擴大的“屌絲”人群,焦慮和不安成為比較普遍的心態,而對於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也是屌絲群體心態中較為積極的一面。
屌絲節
如果要說2012年最火的網路熱詞,恐怕非“屌絲”莫屬。一場由百度貼吧掀起的“屌絲節”盛宴將“屌絲”一詞再次推到了高潮。據了解,之所以將11月14日定為“屌絲節”寓意有二:11月是象徵“屌絲”的光棍月,而14日是毅絲節,二者結合就形成了“屌絲節”。這一節日的確定迅速得到了廣大網友的擁護,眾多網友不斷發出“縱使我是屌絲,我也有逆襲的一天”、“做屌絲,為逆襲”等熱烈呼喊。
著名足球運動員、前國腳李毅也登錄百度貼吧助陣,支持“屌絲節”並和網友互動,短短几個小時,貼子就達到了近億次訪問,“屌絲”們的狂熱可見一斑。圍繞著屌絲節,廣大網友的智慧也被充分激發出來。
除了百度貼吧,在其他社交媒體平台上,“屌絲節”也成為了14日當天最火爆的話題之一。網友“墊長”說道,“就算是屌絲又有何妨,至少我們很快樂。”網友“勺子的勺”則大聲呼籲,“向上吧,屌絲騷年!” 毫無疑問,剛剛誕生的“屌絲節”比已經被電商促銷所取代的“光棍節”贏得了更多的關注。
“如果說光棍節宣揚的是通過網路渠道購買高性價比的商品,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話;屌絲節則是通過自由的輿論環境,讓每一個普通網民能夠以自嘲來消解正統,以降格來反對崇高。”有專家如此表示,“在社會轉型時期,每一個人都要對社會、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識,更需要有將困難轉變為黑色幽默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百度貼吧推出‘屌絲節’及一系列活動,為廣大網民的“自我解放”提供了絕佳的實踐機會。”
也有專家認為,百度貼吧擁有眾多的用戶,是草根群體最聚集、最活躍的網際網路平台。百度貼吧推出首個屌絲節及相應的內容,能夠讓廣大屌絲更好地進行情感主張和個性表達,從而快速推動“屌絲”這一網際網路草根文化的流行。“不無誇張地說,也只有百度貼吧能夠成功地讓‘屌絲節’落地,用群體的力量再次引領網際網路新興文化。”
百度貼吧希望通過“屌絲節”這樣的方式,讓全社會更加名正言順地了解“屌絲”,也讓屌絲群體可以在自由、開放的平台上溝通交流、互相鼓勵;百度貼吧倡導的不是做一個“屌絲”,而是勇敢的“逆襲”。“也許現實的環境仍舊很殘酷,也許前進的道路依然很曲折,但是百度貼吧相信,在充滿正能量的貼吧平台,一定可以讓大家無論面對什麼艱難險阻,都能夠充滿自信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