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灑漁鄉,地處灑漁鄉西北邊,距灑漁鄉政府所在地6.5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區20公里。東鄰白鶴村,南鄰三台村,西鄰樂居鄉,北鄰蘇甲鄉。轄1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94戶,有鄉村人口 2793人,其中農業人口2779人,勞動力12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53人。 全村國土面積28.7平方公里,海拔1988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729.7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0052畝,人均耕地4.23畝,林地22291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01.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376元。該村不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052畝(其中:田0畝,地10052畝),人均耕地4.04畝,主要種植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 2229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0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9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13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行政村所在地有路燈。全村有764戶,全村有戶764通自來水,全村有76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6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5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45戶(分別占總數的98.2%和97.5%)。
該村到鄉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2輛,機車5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33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3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2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75戶,建有小水窖37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0戶。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36戶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0.5 萬元;畜牧業收112.3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21頭,肉牛11頭,肉羊216頭);林業收入5.8萬元;工資性收入1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5萬元,其中,常務外出務工人數295人,在省內務工290人,到省外務工 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核桃、板栗、蘋果,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0.50萬元, 該村發展核桃、板栗、蘋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板栗、蘋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94戶,共鄉村人口2793人,其中男性1631人,女性1162人。其中農業人口2779人,勞動力1815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8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1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8戶。
村民就醫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衛生所面積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規劃在各村組設定村級衛生室,配備必要的醫務人員、救護用具和藥品,衛生室用房與村組辦公用房統一規劃建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居樂完小、期咪黑單小,中學生就讀到灑漁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30公里,距離中學6.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61人,中學生120人。
村委會設有農村書屋1間,各村組缺少文化體育設施,規劃依託村組辦公房建設,在各村組逐步完善農村書屋、籃球場等文體設施。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5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052.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35.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全村有黨支部數12個,黨員79人,其中女黨員8人,村幹部7人,其中女村幹部1人。
新農村建設
道路建設
(1)建設標準
以混凝土路面為主;部分通戶道路要靈活建設,就地取材,以碎石鋪砌,塑造村莊特色和鄉村風情。
(2)建設組織模式
a.政府財政出資,地方村民出力,規劃部門技術支持;
b.建議政府實物補貼,謹慎使用現金直接補貼,確保援助切實用在道路建設上;
c.利用本地勞動力,增加地方農民收入。
(3)道路的養護和責任劃分。明確道路養護責任,依照就近原則,將道路的監督管理落實到各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