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理論模型

尼斯理論模型

尼斯理論模型,外文名:Ranis-Fei model。是哈特馬尼斯和斯特恩斯在1964—1965年提出的計算複雜性理論。1964年11月,他們發表論文《遞歸序列的計算複雜性》,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計算複雜性這一術語。尼斯模型提出,最初巨行星十分靠近太陽,彼此之間也非常緊密,之後它們向外遷移到了目前的位置。由此開闢了計算機科學中的一個新領域,並為之奠定了理論基礎。

相關置疑

過去十年以來,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系內巨行星最初非常接近太陽,但是一次“行星移民”使它們位於當前的軌道位置。目前,最新計算機模擬對當初的“尼斯理論模型”產生置疑,如果按照該理論,太陽系應當損失幾顆主要的行星。相反,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在地球進入太陽系之前一些行星已在當前的軌道位置,同時,很可能太陽系曾有許多顆小型岩石行星,但被巨行星破壞性軌跡排擠出太陽系。

這份研究報告是由天文學家南森-開布(Nathan Kaib)和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負責發布的,他們認為,早期太陽系擁有5-6顆巨行星,包括地球在內的最小岩石行星形成於“災難性運動過程”,甚至將1-2顆行星從太陽系軌道中踢除。

這項最新研究對當前廣泛認可的解釋太陽系進化和行星當前位置理論——“尼斯理論模型”發起直接挑戰。據悉,尼斯理論模型形成於2005年,是3個不同研究結果最終形成類似的結論,該理論主要聚焦於4顆巨行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它們非常接近太陽,在一次“行星移民”時期之後位於當前的軌道位置。特別是木星,被認為曾“巡航”於太陽系內部,驅散清除了曾經聚集的多數小行星。這將有助於解釋一些重要的天文事件,例如:“後期轟炸期”——41-38億年前,小行星雨猛烈碰撞在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表面。依據尼斯理論,後斯轟炸期是木星穿越小行星帶的結果。

現狀發展

目前,開布和錢伯斯使用一種叫做“水星”的軟體系統,運行了數千次模擬,分析太陽系如何進化最終形成當前的軌道位置。模擬結果顯示,如果尼斯模型中巨行星穿越太陽系軌道,那么太陽系內將產生4顆體積較小行星的機率為85%。

他們指出,在我們的計算機模擬中,如果太陽系最初有5顆巨行星,水星是最容易失去的行星,它倖存時間不足太陽系歷史的一半;如果太陽系最初有6顆巨行星,那么火星也很容易脫離太陽系。我們認為,當巨行星在當前軌道位置運行時,包括地球在內的岩石行星還未形成。因此很可能太陽系曾經存在著許多顆小型岩石行星,它們被巨行星毀滅性軌道運行排擠出太陽系。

開布和錢伯斯的研究對尼斯理論的精確性產生了置疑,並產生了更多的疑問,例如:何種原因導致小行星雨的形成。這項最新理論暗示著巨行星的不穩定性,並非是後期轟炸期產生的來源,在類地岩石行星形成之前這些巨行星已處於當前的軌道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