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尼斯塔德條約》(俄語:Ништадт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是俄國與瑞典於1721年9月10日在小鎮尼斯塔德(Nystad)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沙俄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及與瑞典爭雄,於1700年8月正式向瑞典宣戰,展開了大北方戰爭(又稱為第二次北方戰爭,俄語: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 )。瑞典軍隊連吃敗仗,俄國軍隊於1703年占領扼守涅瓦河河口的聖彼得保羅要塞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聖彼得堡。聖彼得堡位於波羅的海出海口,是戰略要地,俄國從此獲得了通往西方的海上通道。1720年俄軍攻進瑞典,瑞典兵敗如山倒,只得與俄國進行不平等的和談。
1721年,兩國簽訂尼斯塔德條約,昔日的北歐霸主瑞典喪失大片土地,在三十年戰爭(俄語:Тридцатилетняя война)後所得的優勢盡失,從此一蹶不振,從歐洲強國的名單中消失。而俄國則取得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並從此稱霸波羅的海,成為歐洲列強之一。
毀約和芬蘭的占領
《毀約與芬蘭的占領尼斯塔德條約》有24項條款及一項單獨附約。根據條約,瑞典須將俄國於大北方戰爭中除芬蘭外在波羅的海所占領的土地全部割讓給俄國,包括英格里亞、愛沙尼亞、利沃尼亞和卡累利阿等地;俄國則從芬蘭撒軍,將芬蘭歸還瑞典,永不侵占。但俄國在1809年毀約,占領了芬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