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揚亦是國內知名油畫家。在國際上,從事油畫創作的畫家人數相對較多,只是近30年以來傳統油畫不受追捧之後,國際油畫家們紛紛轉型。但是油畫在中國目前仍舊處於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尤其在中國具有龐大的需求量,相對其他的當代藝術家,例如行為藝術、裝飾藝術等,油畫藝術家的生存狀況顯然是要好很多。”尚揚認為。
“中國油畫家的東西帶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同時又與外國人骨子裡的愛好結合起來了,外國人反而很喜歡。”林曉認為,這也是中國油畫能打動西方人的原因。他認為,今天的中國油畫已經成為世界油畫史發展的一部分,不再是無足輕重。
國內著名的藝術品拍賣公司北京嘉寶國際的董事長喬東方認為,一個國家的藝術品的價值與其國力的上升是密不可分的。同時,現在中國藝術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值提升,與近兩年國內市場的藝術品價格飛速上漲緊密相關。
自1993年2月底香港舉辦“後89中國新藝術展”以來,國際社會還從未如今日一般對中國藝術青眼有加。而中國的文化商人、私人收藏家、富豪們,亦從未像今天這樣,在全球掀起一股投資藝術品的狂潮。
追捧中國畫家
畫家林曉6月末應洛杉磯一家畫廊的邀請,前往美國進行了3個多星期的寫生。7月26日,回國後的他回憶美國人對他的作品的熱衷,感嘆不已。
用中國的傳統筆墨在宣紙上作畫,描繪西方現代社會的景觀,林曉稱之為一條艱難的“創新”之路,“既不是國畫,也不是油畫,這樣的創作方式並沒有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認可。”他說。
但是他獨特的畫作,還是引來了追隨者。4個美國當地人對此痴迷,追隨他長達半個月之久。他們吃住在一起,往往一幅畫還沒有作完,美國人就在現場開始爭購他的作品。
“我一般不賣素描,但是在他們的懇求下,最後還是不得不賣給他們20多張。”林曉說。
51歲的林曉除了畫家身份之外,同時還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此次不是他第一次受邀去美國,2006年的4月和7月份,他已經分別受邀在紐約和洛杉磯辦了2場個人畫展。之前的2005年9月,他首次在美國辦了個人中國畫畫展。3次畫展都給他帶來了驚喜,“總計賣出了幾十張畫。”林曉說。
林曉不僅畫國畫,也畫油畫。他的國畫的價格在國內市場早已高企,在崇源國際拍賣公司在澳門舉辦的首場大規模藝術品拍賣會上,他的國畫作品《觀音像》以218.5萬元成交,創下了他個人作品的最高紀錄。但是同樣大小的畫,他的油畫拍賣最高紀錄是528萬元。“油畫在國內外售價均遠遠高於中國畫。”林曉說。
跟林曉一樣,另一位畫家吳歡近日也是剛剛從國外回到北京,仍舊沉浸在“國際形勢大好”的興奮中。
“我走到哪就紅到哪。”這句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吳歡對記者說了很多次。
3月底在義大利第11屆米蘭國際現代和當代藝術展的“義大利中國年”上,他的國畫在展會上排在第一位,參展期間買家絡繹不絕。4月份在台灣,當地一個私人收藏家一口氣定下了他一億元台幣(約2500萬人民幣)的國畫作品。6月份他到日本,其作品受到日本朝野的一致追捧。
吳歡出生於藝術世家。祖父是故宮博物院創始人之一、書畫大師吳瀛,父親是當代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母親是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
吳歡持香港身份證,他的事業基地過去一直在香港,國畫的買家也是香港人居多。他的國畫作品之所以走出國門,在國際上能得到認可,“家族血統是很重要的原因。”吳歡說。
在國際上走了一圈以後,除了國畫的創作,吳歡最近又重拾丟了幾十年的油畫技術,開始投入油畫的創作。主要原因是,油畫的發展勢頭比國畫更好。
長期以來中國傳統書畫在藝術品領域一直是老大,油畫對中國來說屬於舶來品,油畫在中國的歷史也就100多年,長期處於不被重視的地位。“中國油畫真正被國際上關注,也就是自1993年‘後89中國新藝術展’至今的10多年歷史,尤其是這2年發展勢頭不錯。”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尚揚介紹說。尚揚亦是國內知名油畫家。
在國際上,從事油畫創作的畫家人數相對較多,只是近30年以來傳統油畫不受追捧之後,國際油畫家們紛紛轉型。但是油畫在中國目前仍舊處於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尤其在中國具有龐大的需求量,相對其他的當代藝術家,例如行為藝術、裝飾藝術等,油畫藝術家的生存狀況顯然是要好很多。”尚揚認為。
“中國油畫家的東西帶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同時又與外國人骨子裡的愛好結合起來了,外國人反而很喜歡。”林曉認為,這也是中國油畫能打動西方人的原因。他認為,今天的中國油畫已經成為世界油畫史發展的一部分,不再是無足輕重。
國內著名的藝術品拍賣公司北京嘉寶國際的董事長喬東方認為,一個國家的藝術品的價值與其國力的上升是密不可分的。同時,現在中國藝術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值提升,與近兩年國內市場的藝術品價格飛速上漲緊密相關。
財大氣粗的中國買家
而喬東方的主要客戶———私人收藏家們卻是記者見過的最神秘的群體,他們不願意透露身份、地位、財富。
劉玉黨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流連於各大拍賣會和很多畫家的畫室,精於研究中國古典藝術和繪畫,以“不買贗品、次品”而自豪。記者在他的公寓見到,牆壁上和地板上,擺滿了他傾心的某些畫家的畫作,而每一句他說出來的話,都與這些畫家和畫作有關。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社會值得投資的領域沒有幾個,投資藝術品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而且還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像劉玉黨這樣的私人收藏家,在中國越來越多。
克里斯蒂和索思比兩家號稱世界拍賣界頂尖公司的拍賣行,在今年7月中旬輪番舉辦“中國拍賣專場”,引來了大部分中國買家。而在過去,這2家拍賣行亦吸引來眾多來自中國的買家,僅在2005年上半年,克里斯蒂的英國拍賣場涉及中國買家的交易金額是破紀錄的9.1億英鎊。
2006年3月底,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行在紐約舉行的春季亞洲藝術品拍賣會期間,蘇富比的首拍主要是拍賣中國當代藝術品,成交額達到1300萬美元。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買家是西方人,但是也吸引了30多名中國人參加首拍。他們競拍都在中上價位,外界評論認為,這說明中國買家才是真正的市場驅動者。
喬東方介紹,嘉寶國際近2年的各類拍賣會上,遇到的主要買家都是中國人,其中投資機構和民營企業家占到一半以上,而在過去,中國藝術品買家主要是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館。
眾多的企業家加入到私人收藏家的行列,尤其是江浙一帶的私企老闆。“他們不懂什麼藝術,也沒什麼鑑賞力,很多人只是有錢。”某業內人士評價說。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眾多民營企業家已經把收藏作為投資經營的一個方向和分散經營風險的一種手段。在寧波,投資藝術品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家就有二三十名之多。在南京,僅房產領域的企業家就至少有二三百名在投資藝術品。
中國買家也經常在國際拍賣市場上一擲千金。2006年6月,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舉行英國已故公主瑪格麗特私人首飾拍賣。在拍賣中最受矚目的兩款鑲鑽珠寶首飾“波爾蒂莫王冠”和“裝飾藝術項鍊”被一個來自中國的女收藏者以高出估價近5倍的價格拍走。2006年4月,在香港索思比春季拍賣會上,來自中國的神秘人士以4600萬港元競得清朝乾隆時期的御製金桃皮鞘,同時,還耗資近1500萬港元購得乾隆龍袍和打獵甲冑。
他們以投資房地產的熱情投資到了中國藝術品領域,必然會改變世界藝術品市場的競爭格局。“10年前中國人還不懂什麼叫拍賣,茶餘飯後也不談什麼藝術品,但是現在很多中國人天天都在談論如何投資藝術品。”喬東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