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算不勝

少算不勝

《少算不勝》出自《孫子兵法·始計第一》。孫子兵法的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計篇》)。

原典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說文

1、廟算:古代興師作戰之前,通常要在廟堂里商議謀劃,分析戰爭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戰方略。這一作戰準備程式,就叫做“廟算”。

2、得算多也:意為取得勝利的條件充分、眾多。算,計數用的籌碼。此處引申為取得勝利的條件。

3、勝負見矣:見,同“現”,顯現。言勝負結果顯而易見。

譯文

孫子說的是開戰前就預計能夠取勝,是因為籌劃周密,勝利條件充分;開戰之前就預計不能取勝,是因為籌劃不周,勝利條件不足。

意思是說拉開戰鬥序幕之前,就已"廟算"(古時戰前君主在宗廟裡舉行儀式,商討作戰計畫)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取得勝利;拉開戰鬥序幕之前,沒能進行周密"廟算",很少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失敗。籌劃周密就能取勝;籌劃疏漏就會失敗,更何況不作籌劃,毫無條件呢?我們根據這些觀察,誰勝誰負就顯而易見了。

可見事前智慧的謀略在戰爭中是何等的重要。人生也一樣,因為人活著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不斷地遇到新的問題,在處理問題時,智慧越多,處理得越好。凡事不動腦筋先想一想,在沒有充分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的情況下就莽撞行事,必然碰壁。所以古人云:凡事應三思而後行。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古老、最傑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英文名為“The Art of War”,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另外兩部是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和宮本武藏《五輪書》),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其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孫武后學弟子們寫作的內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馬遷《史記》亦有記載“(孫武)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一般稱《孫子兵法》都是說有十三篇。《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三大兵書之一,而且最享大名的。

實案

成皋之戰

成皋之戰,始於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於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後歷時兩年零三個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即後來的漢高祖)圍繞戰略要地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而展開的一場決定漢楚興亡的持久爭奪戰。在這場戰爭中,劉邦及其謀臣武將注意政治、軍事、經濟多方面的配合,將正面相持、翼側迂迴和敵後騷擾等策略加以巧妙運用,調動、疲憊、削弱直至戰勝強敵項羽,從而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又一成功典範。

諸葛亮隆中對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法曰:「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漢末,劉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計於諸葛亮。亮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民附,賢能為之輔,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淝□,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21)暗弱,張魯(22)在北,民阜(23)國(24)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覽(25)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26),南撫夷越(27),外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28),將軍身帥益州之眾出於秦川(29),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30)以迎 將軍者乎?誠如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後果如其計(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