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介紹
馬勒的歌
出處:台灣著名歌唱家 金慶雲一百年後,馬勒被公認為重要的,偉大的作曲家。而且是屬於(我們的)二十世紀的。他是維也納的最後一位交響樂大師。但除了交響樂,馬勒的音樂作品幾乎只剩下藝術歌。他的音樂,就這樣從最小的形式一下跳到最大。而且兩者的創作平行交融。馬勒的“交響樂充塞著歌曲”。即使不用人聲,交響樂里也一再出現歌的旋律主題。《大地之歌》就在歌與交響樂兩者之間難於定位。另一方面,他的歌多半都有管旋樂的版本,突破了舒伯特以降以鋼琴伴奏為主的傳統。指揮家Willem Mengelberg說過:“馬勒交響樂的核心是民歌”。
馬勒的歌不多,只四十六首(不計《大地之歌》)。採用的歌詞除了早期零星幾首,不外四個來源:自創歌詞、《少年魔號》民歌集、呂克特的詩、《大地之歌》里貝特格(Hans Bethge) 改寫的中國詩。其它德語重要詩人的作品一概不取。歌詞的選擇反映著馬勒風格思想心境的變化。創作時間也按照這個順序:1880-84年早期作品,《流浪者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1988-1901年《少年魔號》(Des Knaben Wunderhorn);1901-04年呂克特詩,《亡兒之歌》(Kindertotenlied);1908年《大地之歌》。
早期的歌有摸索模仿的痕跡。自撰的歌詞透露著愛情的挫折,對世界的好奇,對人生的困惑。《少年魔號》承接民歌傳統,卻進而顛覆了浪漫主義的美學觀點,帶著抽離個人經驗的客觀性。呂克特是馬勒唯一的“原創”詩人。他的詩不只形式精妙,也提供了中年馬勒思索生命的內容,《亡兒之歌》是向死神的質問。而《大地之歌》,是馬勒遭逢遽變,自知不久於人世的回顧。在遙遠的東方,李白、王維的詩里找到知己。這四個時期的題材,與馬勒自己的生命歷程彼此呼應。
馬勒是獨特的。獨特的取材,獨特的音樂語彙,獨特的美感。馬勒的歌貼近二十世紀。那是奇妙的矛盾的混合。一方面把唯美、感傷、抒情發揮到極至,一方面又夾雜著俚俗怪誕,詭異不安。他站在一個新潮流的起點,有些騷亂,有些矛盾。都不算是革命。
正就是這紛雜的人世風景,令人懷疑,沮喪,厭倦,疲憊。又總有小小的喜樂,永恆的憧憬,令人拳拳眷戀。就像馬勒用三個p標示的人聲,從管弦的陣仗中穿透出來。有時是無限綿長溫柔。驟然又有音程的突兀大跳。然而無論樂團如何五彩繽紛,總是清晰的傾訴著純粹真誠的本心。馬勒歌里的矛盾正如馬勒的矛盾。工作狂,成功者,隱士,夢想家。懷疑與信仰,悲觀與奮鬥。似堅定而敏感,似脆弱而柔韌。
而一切矛盾之上,馬勒自始至終探詢著同一個終極問題:生而何為,死而何往。問題沒有答案,只有過程。每一個音符都是探索與沉思。他的交響曲是歌的延續,是他與世界的對話。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因而彼此相連。在死亡惶惶的威脅下,以憂傷的眼,深深凝視這世界。深深呼吸著大地的芬芳,感受那無盡的,永恆的美,直到最後一刻……然後孤獨的離去。
早期歌曲遲至1892年才發表。《春晨》(3)與《回憶》(4)作於1882。《幻想》(1)、《小夜曲》(2)可能作於1887,歌詞取材於戲劇《唐璜》。其中已經透露出一些馬勒未來的發展。如《春晨》鋼琴部分的厚密,有樂團的味道。《幻想》中要求鋼琴模仿豎琴。
《流浪者之歌》與馬勒第一次認真的戀愛有關。歌集的主角,一個“走工”的學徒,正可為那時馬勒生活的自況,但也讓人聯想到舒伯特的《美麗的磨坊女》。這其中“仿真”、“創造”或“自敘”的成分孰重,難於論斷。
這是馬勒青春期的一個總結,自我風格的開始。呈現在音樂中的,是一種奇妙的混雜,矛盾,對比。
第一首《當我愛人結婚時》(8),標準的步伐節奏,被三連音、切分音攪亂,更像是婚禮的舞曲。人聲“輕聲而悲傷”的進來,與舞曲形成對比。馬勒不厭其煩的每三四小節寫上“快一點”、“慢一點”的速度提示。第二段場景丕變:上揚的,“溫柔的擺動”,所有的樂器一起哼唱著欣欣向榮的田園之歌。第三段里又回到現實。快慢交替,悲喜參雜。典型的A-B-A’三段曲式。
對比也在各首歌之間。第二首《今晨我走過田野》(9),世界繼續炫耀她的魅力。陽光下的花兒鳥兒一切都活得興高采烈,而且熱情的拉著失意者加入讚頌的行列。全曲三段都大調之中,近乎童話世界的快樂。只有到最後是一個沒有真正結束的尾聲,猶疑的自問自答。旋律與開始第一句相同,但最後一個音變成了半音下降。他又墮入了痛苦之中。
第三首《一把火紅的刀插在我胸前》(10)是痛苦的全面反撲。半音下降的馬勒式吶喊“O weh!”(“痛啊!”)出現十一次。“狂暴的”9/8拍子。連串的三連音,尖厲的和弦。第一段末第三次的“痛啊!”在九小節之後才微弱的出現。第二段里,一次次上揚的,對幻影的追求,都落入痛苦的現實。最後在一小節內,放大到最強音又絕望的收束於最弱。
激情過後,第四首《愛人的一雙藍眼睛》(11),人聲沒有前奏就出現。馬勒指示“以神秘的沉重表情,不帶感傷”。這是舒伯特風的,甘柔的浪漫主義歌曲。平靜,沒有太多怨懟。流浪的旅途。帶著憂傷走向世界。然而結局卻出乎意料。《冬旅》中呼喚著旅人歇息的菩提樹,在音樂史上已經成為自然療傷劑的象徵。馬勒決定在樹下停駐。於是,如一個奇蹟:“一切又完好如初!/愛與傷痛/世界與夢!”降到最低音,後奏里兩次傳來開始時的旋律,如一個回聲。
這或許是這部歌集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不僅是感情撕裂當下的感受,而是包括了回顧與反省。“愛與傷痛,世界與夢”是馬勒音樂不變的主題。是他靈魂與藝術的自白。前二者是浪漫主義的核心,但似乎馬勒特別把這小我的感受,放在與“世界”對應的高度與廣度觀看。
從這裡,一個學徒,經歷愛與痛苦的旅途,逐漸走向成熟大師。
《少年魔號》三冊,從1806到1808年陸續出版于海德堡,是兩位詩人Achim von Arnim和Clemens von Brentano蒐集改編的德國民歌(詞)集。十三年間,馬勒有二十四首的歌詞都出於此。幾占全部歌曲一半。
馬勒譜出了德文藝術歌里最迷人特異的一組作品。從童謠、情歌、諷刺, 到饑饉、戰爭、死亡。從民歌旋律,舞曲節奏,簡單伴奏到色彩濃烈,管旋厚重,關懷深切。《少年魔號》的創作過程就是馬勒的成熟過程。
馬勒選擇的歌詞常粗糙怪誕,邏輯鬆散。在幽默有趣之外,也真實反映了低層社會的生活思想。這樣的歌詞,讓作曲者有充分的自由。對《少年魔號》情有獨鍾,是馬勒慧眼獨具。這是與“廟堂藝術”相對的“鄉土藝術”;也是與“優美”相對的“怪誕之美”。
《太初之光》(5)是第二交響樂第四樂章的獨唱曲部分,但開始時是以獨立的管弦樂歌曲寫成的,最能反映馬勒的歌與交響樂之間的關係。樸素的歌詞中透露出馬勒的核心思想。《萊茵小傳奇》(6)是最快樂無憂的一首。傳統民歌的風味,令人一聽如故。旋律流來流去,綿延不斷,好像天下萬流歸宗,總會流到愛人那裡。像轉個不停的舞曲。《是誰編的這支小歌》(7)有長達十小節的花腔樂句。前面的歌詞是典型的民謠情歌。最後第二句脫軌的低音,造成滑稽的效果。
對愛情,這個時期的馬勒似乎冷眼旁觀,不輕易流露真情。《我高興地穿過綠色的樹林》(12)是一首典型的民謠情歌。馬勒指示“如夢的,一直很溫柔”。牧歌式的分解三和弦旋律,輕楊的鳥鳴,是一首美麗的歌。最後一段歌詞是馬勒自己加上的。仿佛在耳邊催眠似的低問。也似乎透漏著他對愛情的不確定感。
《分離》(13)Ade(再會)唱個不停,好像並不真的那么痛苦。分別就分別吧,命運如此,又能如何?十六分音的賓士節奏貫穿全曲,馬勒指示要鋼琴模仿鼓聲。《高度鑑賞力之頌》(14)是德文藝術歌里最著名的諷刺歌。音樂輕快流暢,好像在春天的樹林裡,悅人的聲響此起彼落,像童話故事。很多音畫的效果,如布穀的咕咕,夜鶯的鳴囀。當然最突出的是驢叫“咿啞”,下降超過兩個八度。馬勒暗罵批評家,替音樂家出一口氣。所以歌者也都樂意學驢叫。
面對死亡,馬勒收起了嘻笑怒罵。《少年魔號》中有關士兵的歌八首,占三分之一。馬勒童年時住在軍營附近,軍號軍鼓,行軍節奏,是他的音樂啟蒙,留下了一生不能磨滅的印象。他的歌和交響樂里進行曲的節奏不時出現。
“如夢寐,輕聲”,《在美麗號角吹響的地方》(15)仿佛在另一個世界裡發生。綠色的草地是葬身之所。這一切對話都如夢幻。敲門聲或許只是錯覺。夜鶯啼叫是驚醒夢中人,或是催促鬼魂離去。。壓抑的,遙遠的號角聲,從一開始就在背景中,斷斷續續,召喚著兵士。還有沉重的進行曲節奏,淒涼神秘。整首歌都在竊竊私語的pianissimo中。士兵敘述的部分甚至是大調,有一種過度美化的,誘騙的感覺。但他欺騙的是他自己,他不知道,不甘心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女孩子哭泣。他要帶她去的地方是死亡之域。他的聲音那么溫柔,愛是真的,溫柔也是真的。是戰爭與死亡讓愛與溫柔成為一場騙局,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
戰爭與饑饉與死亡相連。《塵世生活》(16)從頭到尾鋼琴上的十六分音好像被死神追趕著。讓人想起舒伯特的《魔王》。孩子的地方用“恐懼的表情”,旋律一路半音下降,在“我要死了”的地方的高音。好像溺水的人不斷下沉,胡亂拍打著衝出水面叫喊一聲救命。伴奏劇烈的升降。在一個小節裡面衝到超過三個八度。而母親的力度是p,接連下降的音線好像是被生活折磨得精疲力竭。孩子的呼叫一次高於一次,母親的口吻卻始終不變。是無能為力,或是麻木,或是強作鎮定。這裡面有一個旁敘者,負責每一段之間的連線。但最後,這旁敘者接替了孩子的高音,喊叫著宣告孩子的死亡。
寫出這首歌的馬勒,不再只是一個浪漫主義者,而是一個人道主義者。用的是表現主義般強烈的手段。馬勒的妻子阿爾瑪(Alma)說:“他用音樂寫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想法:‘我怎么能夠幸福,如果在這世界上還有一個生命在受苦。’”
馬勒在《少年魔號》里真正踏入成熟期,踏入四十歲,他生命中的最後十年。
馬勒曾經說過,“我現在只能譜呂克特,這些詩才是第一手的,其它的都是第二手。”如今被視為《呂克特詩》歌集的五首中,四首寫於1901年夏天,第五首,《如果你愛的是美》寫於1902年夏,是送給新婚妻子Alma的禮物。這是他寫第五交響曲到第六交響曲前兩樂章的時候。
呂克特(1788-1866)是一個奇人,東方語言學者。他的波斯詩歌翻譯,影響深遠。在自己的德文詩中,他也引進了其它語言的特點。在馬勒之前,呂克特的一些詩已經被寫成了著名的藝術歌。但還是馬勒讓他在歌中不朽。不只是歌,從第五交響樂起到第九,每一部引用了呂克特歌的音樂,越來越明顯。馬勒自己都震驚,“音樂的走向是如何被預先決定了”。
以語言學家都對音韻的格外敏感,呂克特的詩也富有音樂性。形式精妙,擅用重複與替換,有時幾近於文字遊戲。馬勒被他的形式吸引,而馬勒發掘了他深刻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神秘主義的傾向。
《呂克特歌》五首嚴格不能算是一個歌集,形式上差異很大。五首詩與“少年魔號”的最後兩首一起發表於1905年。《別偷看我的歌》(17)歌詞內容像一首民謠風的小歌。旋律的起伏特異而有張力。《我嗅到溫柔的香氣》(18)歌詞可以代表呂克特的文字把戲:同一字以不同的意義和詞性反覆出現(Linden:溫和的,菩提樹)。馬勒則在精巧的形式掌握之外,一意捕捉飄邈的香氣,蘊介的情意。“菩提樹”讓人想起舒伯特,想起馬勒自己的《流浪者之歌》。而“非常溫柔內省”的指示,又幾乎是舒曼。整首歌都是pp。第一句的旋律用了五聲音階,聽來特別親切。平穩的八分音節奏,圓滑的線條,真是一首美麗的歌。
《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19)是對外在世界的告別,退隱,潛入一個自己的精神的小世界。沒有悲傷怨嘆,而是完滿自足。割斷了與外在的牽連,放棄名利的追逐。對世界而言,可能算是死了。他只要為自己活著。這是馬勒嚮往的境界,是他在歌劇院忙碌生活中,每年暑假孜孜創作的心情寫照。正如中國文人的隱逸思想。的確,這首歌是通往《大地之歌》的橋樑。經過呂克特,後來馬勒進一步在中國詩里找到他精神的歸宿。這首歌到第四小節才脫離五聲音階。和《大地之歌》相近。
馬勒,在歌里念念不忘“世界”。從《流浪者之歌》到《亡兒之歌》,他總質疑世界無情地照常運行,無視於渺小個人的悲歡離合。而一個人也可以向世界說不。追尋自己內心的和平美麗。在“自己的天空,在愛里,在歌里”,在藝術里。而這樣的孤絕純粹,竟也是分享。因為愛,因為藝術。
馬勒對妻子Alma說,《如果你愛的是美》(20)是他的第一首情歌,是“最私密的獻禮”。可能因此1907年在柏林馬勒唯一一次親自鋼琴伴奏的這個歌集首演這首並不在內。歌詞似乎特別觸動了馬勒的疑慮不安。例如在“如果你愛的是青春”,突然轉為小調。透露出面對一個比他年輕一半的妻子時心理的壓力。
1901年初,馬勒急病幾死。這對盛年的他,是一記當頭棒喝。對生命無常的感悟,反映在《正當夜半》(21)里。這是馬勒最宗教性的一首歌。充滿了不安,猶疑,最後的勝利近於悲壯。從開始時的安靜里很難想像最後發展的強烈。
在午夜,生與死,天堂與地獄的分界點上,靈魂與生命經歷了一場危機。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世界的廣大,生命的脆弱,理性的不可恃,而終於寄託於宗教。
五段的歌詞,從安靜里開始。逐漸步入神秘的,懷疑的,動搖的情境。調性是小調-大調-小調-小調-大調。第二段比較強而豐滿。那是一個自我突破的嘗試。而在第一、三四段中,前奏里就預示過的的三個動機不斷的對位出現。在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之間擺盪。而到了第四段,那一路下行的第三動機以似乎經盤據了大部分。似乎已經沒有出路。然而不可思議的第五段出現了。萎靡的第三動機在這裡被掃蕩一空。仿佛天國的號角全部吹響,光芒穿透黑暗。信仰是得到救贖唯一的路。一個輝煌的莊嚴結尾。
專輯曲目
Des Knaben Wunderhorn
01. Wo die sch?nen Trompeten blasen [7:11]
02. Der Schildwache Nachtlied [6:00]
03. Tamboursg'sell [5:49]
04. Rheinlegendchen [3:14]
05. Lob des hohen Verstandes [2:26]
06. Trost im Unglück [2:15]
07. Das irdische Leben [2:39]
08. Des Antonius von Padua Fischpredigt [4:06]
09. Verlor'ne Müh [2:45]
10. Lied des Verfolgten im Turm [3:44]
11. Wer hat dies Liedlein erdacht [2:02]
12. Revelge [6:47]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13. Wenn mein Schatz Hochzeit macht [4:01]
14. Ging heut morgen übers Feld [4:18]
15. Ich hab ein glühend Messer [3:06]
16. Die zwei blauen Augen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