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箐村

小黑箐村

小黑箐村隸屬於甸尾鄉黑箐村委會,屬於半山區。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6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小米辣、烤菸為主。

基本信息

1、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甸尾鄉小黑箐村

村情概況

小黑箐村隸屬於甸尾鄉黑箐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5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國土面積4.12平方公里,海拔156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690毫米,適宜種植小米辣、洋芋等農作物。有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耕地總面積213.02畝(其中:田204.61畝,地8.41畝),人均耕地0.97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5800畝,其中:松樹林面積5090畝;水面面積47畝;荒山荒地62.5畝,其他面積55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6戶,有鄉村人口220人,其中農業人口220人,勞動力1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8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6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小米辣、烤菸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小米辣、桔子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水果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技意識;如:科技宣傳、科技培訓、科技指導等。加強溝通;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與外界加強聒系。調整產業結構,加大農業產業開發,引入市場,打開農產品銷路,使之形成規模,把農產品打入市,擴大農產品銷路。如:大春的小米辣、小春的洋芋等。創造色產業,打出產業品牌。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13.02畝(其中:田204.61畝,地8.41畝),人均耕地0.97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
小米辣種植小米辣種植
作物;擁有林地5800畝,其中:松樹林面積5090畝;水面面積47畝;荒山荒地62.5畝,其他面積55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小米辣、桔子種植,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烤菸、小米辣、桔子等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6%。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2萬元;畜牧業收入4萬元,年內出欄肉豬233頭,肉牛3頭,雞鴨等家禽820隻;第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工資性收入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64元,農民收入以小米辣、烤菸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在省內務工1人。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3.02畝。年末集體總收入1.8萬元,有固定資產0.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56戶通自來水,有56戶通
村民的民居村民的民居

電,有4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戶。該村到鄉政府所在地道路為彈石路和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2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4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磚混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黑箐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建水十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9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1]

2、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鎮小黑箐村

小黑箐村隸屬於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鎮岔河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紫溪鎮西邊,距離岔河村委會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12公里,距離紫溪鎮50公里。國土面積有1.8平方公里,海拔181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83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40.72畝,人均耕地0.76畝;有林地228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戶,有鄉村人口53人,其中農業人口53人,勞動力3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人。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8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7萬元,占總收入的38.4%;畜牧業收入5.7萬元,占總收入的3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頭,肉牛24頭,肉羊127隻);林業收入2.04萬元,占總收入的12.9%;第二、三產業收入1.76萬元,占總收入的11.1%;農民人均純收入151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占勞動力的3%),到省外務工1人。[2]

3. 大渡崗鄉小黑箐村

2008年8月9日,大渡崗鄉轄區內發生大規模強降雨,導致關坪村委會小黑箐村小組宅基地上方20米處出現一條約300米長的開裂帶,裂縫中部最寬處有50厘米,東西兩側較小,寬約5—15厘米。裂縫為一圓弧形,離村中心約100米,村南面離裂縫較近的房屋開裂變形明顯,危險性較大。全村共有32戶,119位民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11戶46人的房屋、牆體、地坪出現不同程度開裂,致使該村出現了嚴重的地質災害險情。地質災害險情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曾多次親臨現場查看災情,並責成有關部門積極做好災害後續工作

小黑箐村小組基本情況

小黑箐村隸屬於大渡崗鄉關坪村委會,位於景洪市北東方向68公里,距鄉政府駐地27公里,距離關坪村委會駐地10公里,6度帶直角坐標:X=2467130,Y=17695760,土地面積2.47平方公里,海拔107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雨量13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816.9畝,其中水田269.9畝,旱地547畝;有農戶45戶,人口159人,勞動力132人(現居住在該村的有32戶119人)。農民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茶葉。該村現已通水、通電、通路(屬晴通雨阻的簡易道路);村寨內無文化室及醫療室。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尚處於較貧困階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農田水利化程度較低。該村269.9畝水田中,二水田有120畝,雷響田有149.9畝,由於水利化程度較低,不能滿足灌溉需求,降低了水田的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投入。第二、通達條件較差。該村3公里的入村道路屬晴通雨阻的簡易道路,農民的農產品不能及時運出交易。第三、民眾文化水平較低、農業科技掌握較少。民眾對新事物、新技術難於接受,茶、膠園的種植管理仍然用傳統的模式,管理不科學降低了水稻、茶葉的產量;加工工藝的粗放化也制約經濟的增長。第四、市場不穩定。茶葉市場的不穩定,致使農民種植的收入較低,而種植成本卻隨著物價的上漲而不斷增加。第五、產業單一,抗風險能力弱。以上諸多原因制約著該村農民的經濟成長。

搬遷工作情況

[3]1、搬遷點選址工作。2008年8月,小黑箐村地質災害險情發生後,經國地部門勘測,根據《景國土資[2008]138號》檔案要求,該村需儘快另選地址進行整體搬遷。經市、鄉領導及有關部門多次到實地查看,根據村、組幹部和農戶的集中意見,於2008年11月確定了該村具體搬遷點,選址在距原址2公里處“硝塘丫口”。硝塘丫口距離景訥公路1公里,交通、水利條件較便利,而且宅基地較寬(約80畝),有利於新村規劃建設,又便於修建農村的生產生活服務配套設施。2、新址地勘工作。該村搬遷新址選定後,於2008年11月,由市國地局派出工作隊對新址進行地質勘測。12月,地勘工作全部完工。經過勘測論證後,確定該址符合人居條件。3、搬遷點地基平整工作。經過多方努力,小黑箐村小組新址地基平整工作於2009年1月動工。目前,地基平整已完成並已按照方案劃分到戶,第一次新村規劃已做好,但規劃無公廁及排水設施,市規劃局已委託西雙版納海藝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到村內實地測量進行第二次規劃,新村規劃設計尚未完成。現該村民眾已將救災帳篷搬到新搬遷點,已做好臨時應急救災準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