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雙倍嘎

小黃雙倍嘎

小黃雙倍嘎,侗語是Sangx Beis Kga1,漢意是對歌。農曆正月初一至三十,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十五都要進行雙倍噶,是侗族人民的歡樂節日。

所在區域

小黃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三十,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十五都要進行雙倍嘎(侗語:Sangx Beis Kga1,漢意:對歌),並形成了特有的歌俗。

小黃是由金吐、你百、宰嶺三個自然寨構成的一個處處有歌,事事用歌,歌比話多的侗族村落。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城東北面,距縣城23.5Km,四面環山,小河經村寨中流過。地理坐標東經約108度58分到109度,北緯約25度48分至52分,海拔630m。全村600餘戶3000餘人,國土面積為36.71Km2。全村是以稻作為主的典型農耕經濟。

小黃名始於何時已無考。據民間傳說,古時候有一個人自認為可以當皇帝,在向京城進發的途中被一軍師擊敗,回到本村後,集中金吐、你百、宰嶺等村寨約400戶人家,稱雄當起了小皇帝。這人死後,人們便把這裡稱為“小皇”,侗語叫“細王”。後人將“小皇”寫為“小黃”而得名。

分布區域

小黃的男女侗歌隊、侗戲班節日期間不但在本地鼓樓進行雙倍嘎、演侗戲活動,還經常到二千九、六洞、九洞、十洞等地侗寨雙倍嘎、傳歌、演侗戲。同時節日期間還邀請其他侗寨的侗歌隊、侗戲班到小黃演出和雙倍嘎。藉以豐富自身的歌謠曲目。

歷史淵源

歷史上,侗族沒有文字,是以“口傳”方式記錄並傳承本民族文化。因而,社會生活知識體系,倫理規約,生命禮儀,婚戀方式,社會交往……都離不開口傳文化,特別是離不開侗歌。小黃人自古以來對侗歌情有獨鍾,從而升華出了小黃雙倍嘎(Sangx Beis Kga1)這一文化空間。(見附錄2)據二千九款款詞介紹,小黃建寨已近600年歷史,到乾隆中葉,以傳承本民族文化為主要方式的侗歌,已經進入興盛時期。其間有名字傳下來的歌師有倒鳥、老罕以及後來享年99歲的潘氏老太君(俗稱銀髮老祖太)、潘金拜,侗歌熱心傳播人二千九款首潘萬海。前四人編的大歌流傳至今,仍在傳唱。

宋代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中有關於“仡伶”(侗家人自稱)集體做客歌唱的記載:“在辰、沅、靖州……農閒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明朝鄺露的《赤雅》一書,其中描繪的“侗……善音樂……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的演唱情景,與當今小黃男聲演唱大歌的情形完全相似。

自清代開始,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轄區內開辦學校,進行漢文化教育,小黃也不例外。受漢文化的影響,一些既懂侗歌又識漢字的侗族文人,用漢字記錄侗歌侗戲。“漢字記侗音”用文字記錄下口頭文本,有助於侗歌歌詞和侗戲劇本的記憶。但它的弱點是很難忠實地保持原音原意,除記錄者外,沒有其他人能完全理解、運用和還原,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見附錄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和專業音樂工作者的組織和推介,小黃侗歌、侗戲、特別是小黃大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先後唱到貴陽、南寧、成都、昆明、上海、北京,還唱到了莫斯科和巴黎。國外友人和專家譽之為“清泉閃亮之音樂”。侗戲《珠郎娘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參加全國全省匯演調演。2005年“多彩貴州”大賽上,小黃歌手榮獲“最佳人氣獎”和“民間唱法金黔獎。

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展,小黃打破了與外界隔絕的狀態,原有的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現代文化和市場經濟史無前例的衝擊,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傳統的文化空間在迅速萎縮。重要歌師、歌手和戲師在逐年遞減,年輕人外出打工上學,無暇學唱侗歌,有的歌隊、戲班名存實亡。侗歌侗戲及其代表的侗族傳統文化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瀕臨失傳、被外部文化和現代化同化的巨大危險。

基本特徵

1、 小黃的侗歌普及率高,老年人以唱歌傳歌為榮,以歌養壽;幼年學歌,增長知識;青年唱歌,以歌傳情。空閒時歌師歌手組成歌隊盛裝外出,走親訪友,集體作客。農忙時白天生產互助,晚上鼓樓雙倍嘎,用歌聲來鼓舞生產,消除疲勞。逢年過節,對唱侗歌通霄達旦,有廣泛的雙倍嘎基礎,這對於民族民間文化——侗歌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

2、 雙倍嘎產生的民俗事象,為民俗學者研究小黃乃至南部侗族地區民俗學提供了考察基地。

3、 小黃及其周邊的二千九、六洞、九洞地區民間組織的雙倍嘎活動空間。得到民間認可,並以民族節日、吃相思、走寨、行歌坐月、賀鼓樓、賀寨門等為載體,廣泛開展雙倍嘎活動,為音樂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

主要價值

小黃雙倍嘎的價值主要表現在:

一是歷史上小黃人在漢文化傳入之前,主要是靠侗歌來完成記憶、交流和傳承本土文化。因而雙倍嘎對推動小黃侗族社區的文明與進步起著巨大作用。

二是小黃社區經過歷代歌師的口傳心授,不斷完善演唱技藝和提高侗歌的高普及率,充分表現了侗歌在音樂藝術上、口傳文學上、口頭傳承上特有的特性,因而提供了廣泛的雙倍嘎空間,雙倍嘎對本土傳統文化保護仍具有很大的推動力。

三是小黃雙倍嘎是小黃本土傳統文化在當代活態的重要見證,也是本土傳統文化延續的重要載體。因而,小黃雙倍嘎在小黃乃至南侗地區的民俗學研究中提供了獨具特色的個案,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瀕危狀況

小黃侗歌經過歷代歌師、歌手的創作、傳承,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還有一定數量的歌堂、歌師和一些侗歌世家,小黃侗歌面臨著來自經濟發展、現代文化、學校教育和舞台藝術的壓力,侗歌演唱空間逐漸萎縮,侗歌的消失已經開始。由於人們外出求學、打工,完整的歌隊特別是三十歲以下的完整歌隊已為數不多,有的歌隊面臨被迫解散,孩子不願學歌。對此,一些七十多歲以上的老歌師無不擔憂。究其原因:

一是老歌師戲師不斷謝世,健在歌師戲師由於年事已高,有的對大歌歌詞劇本已經記不全了。據《從江縣民族志(討論稿)卷二侗族篇(油印稿)》收錄的歌師名單中,僅10餘年時間,有60%的已經作古。2004年登記在冊的小黃歌師也去世了3人。歌師吳仕雄說,2015年二月去的潘榮輝,帶去了很多歌,來不及收集他就走了。當今孩子上學校讀書,畢業後就去打工,回到家也不願學歌,旅遊迎賓表演隊也只會唱幾首大歌,且不能單獨唱完。 2004年8月15日的侗歌節,被邀請的有6個村寨沒有歌隊參加。

二是侗歌傳教要經十數年的日積月累方能成才,當今6-7歲要入學讀書,畢業後一是升學,二是工作,因而年輕人學唱侗歌的時間短,對歌詞記憶感到困難。

三是包括電視、影碟、卡拉OK、手機等現代文明在農村普及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衝擊下,嚴重地影響了侗歌侗戲在青年人中的傳承。用當地歌師的話說就是“我們願教,但沒有人願學”。

正如上述原因,雙倍嘎這一活動空間逐步縮小,亦將面臨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