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 考證* 2 關於高德武* 3 爭議* 4 相關條目* 5 注釋 [編輯] 考證 根據《冊府元龜》的這句話: 十三年四月,高麗國進樂器及樂工兩部[1] 推斷遲至元和十三年(818年),小高句麗已經建國,小高句麗是在唐朝的安東都督府的基礎上建立的。根據《新唐書·地理志》[2]和唐朝貞元年間宰相賈耽的《道里記》,在8世紀90年代,仍然存在安東都護府駐於遼東,所以小高句麗建國應在9世紀初。 關於小高句麗何時滅亡以及渤海國何時進入遼東,根據唐太和八年(834年)幽州判官張建章訪問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後所著的《渤海國記》,當時渤海國尚未進入遼東。而根據《續日本後紀·卷十一》
“日域東遙,遼陽西阻。兩邦相去,萬里有餘”,渤海國在仁明天皇承和九年(842年)已經進入遼東。綜上所述,大約在834年—842年,渤海國大彝震執政期間,小高句麗被渤海國吸收。
關於高德武 699年,武周冊封高句麗寶藏王的三兒子高德武為安東都督。 部分歷史學家稱高德武在安史之亂後,建立了小高句麗,由於安史之亂和渤海國給唐的壓力,唐在原高句麗故地危機重重。在此背景下,高德武宣布反唐廢除安東都督府創建小高句麗。小高句麗與渤海國保持著很好的關係。大約在820年,渤海國大仁秀執政期間,小高句麗被渤海國吸收。
這種說法是值得懷疑的,因為“明年,以藏子德武為安東都督,後稍自國。至元和末,遣使者獻樂工雲”這句話並不能證明自國的是高德武,和高德武從699年—755年都是安東都督。《冊府元龜·外臣部·封冊二》記載了高定傅(713年)[5]和高文簡(715年)[6]擔任安東都督的事實,所以高德武並不是所謂小高句麗的建立者。 [編輯] 爭議 一些歷史學者認為不存在小高句麗。因為《新唐書》的這句話: 明年,以藏子德武為安東都督,後稍自國。至元和末,遣使者獻樂工雲 屬孤證(《三國史記》只是照抄此句,兩書特別是《三國史記》沒有再提及高德武。[7]。再沒有其他史料證明所謂小高句麗的存在)。在《新唐書》的作者宋祁、歐陽修看來所謂“後稍自國”,就是王氏高麗取代的高麗,即弓裔建立的泰封國——通稱後高句麗。[8]金毓黻的《東北通史》認為“元和末,遣使者獻樂工”的高麗,應該是渤海國,誤抄《冊府元龜》之故。 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渤海國終其始末,也沒有控制以遼陽為中心的遼東半島
。然而,一些韓國歷史學者還認為渤海國早在715年安東都督高文簡西遷遼西之時,就控制了遼東半島。
相關詞條
-
高句麗[古國名]
高句(gōu)麗(lí)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高句麗古墓群
高句麗墓葬群主要包括了幾組墓和一些獨立的墓,其中大多都是高句麗王國晚期的墳墓。在這個地區發現的半數以上的墓群是高句麗國王。王后或是貴族的墓。迄今為止,在...
基本資料 歷史概述 遺址分類 遺產類型 歷史歪曲 -
高句麗墓葬群
高句麗墓葬群主要包括了幾組墓和一些獨立的墓,其中大多都是高句麗王國晚期的墳墓。在這個地區發現的半數以上的墓群是高句麗國王。王后或是貴族的墓。迄今為止,在...
墓葬群介紹 歷史概述 基本資料 遺址分類 古墓壁畫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國內城、丸都山城、洞
這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 這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
信息 簡介 王城 王陵和貴族墓 基本資料 -
高句麗王
高句麗王國的歷代國王。高句麗是我國東北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其建立的政權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地方政權。高句麗族長期生活於我國東北鴨綠江流域,公元32年建國稱王...
君王世系 史料記載 政治制度 對外關係 帝王世系 -
唐滅高句麗之戰
唐滅高句麗之戰,是7世紀發生在高句麗、百濟和唐、新羅之間的戰爭,分為唐太宗時期唐朝擊敗高句麗、大幅削弱高句麗,以及唐高宗時期唐朝削弱高句麗、百濟,攻滅高...
戰爭背景 戰爭起因 戰爭經過 戰爭結果 戰爭評價 -
高句麗遺址
高句麗遺址位於中國吉林省集安市,東鄰朝鮮。這裡保存著世界上最多的高句麗文物古蹟,包括山城、陵墓、碑石、上萬座古墓和眾多的出土文物,構成令世界矚目的洞溝文...
歷史文化 高氏高麗 王氏高麗 相關說明 -
高句麗小獸林王
高句麗小獸林王(?-384年),姓高,名不著。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王國第17任君主。
簡介 人物影響 -
高句麗王城
高句麗(Gaogouli)王城文化遺址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
簡介 政權 規模 榮譽 相關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