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莊清真寺

小金莊清真寺

小金莊清真寺位於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峨眉山以北小金村內,迄今已500餘年歷史。該坊除本庄穆斯林外,另有明星小區穆斯林共約4000人年。小金莊以金姓、周姓、馬姓居多,另有崔、信等姓氏。該清真寺總面積4452平方米,寺內建築有禮拜大殿(包括前殿、後殿、抱廈)、沐浴室、南經堂、門樓等,禮拜大殿為宮殿式建築,其他為現代建築。原有北講堂、大門樓、二門小講堂、小沐浴室等均毀於”文革“未再重建。

歷史沿革

濟南市小金莊清真寺位於槐蔭區段店鎮峨眉山以北小金村內。始建於明朝(1490年),成於村內金氏,規模宏大。大殿建築面積350平方米。1999年原位置重建,最後一次修繕在2009年。殿前有大型影壁,南北長15.7米,壁頂為宮殿式。1996年在清真寺南側新建清真女寺一座,建築面積50平方米。兩寺總占地面積4452平方米,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

建築布局

該寺坐西朝東,由大殿、後殿組成。大殿後殿兩側山牆均有壁畫。殿前懸掛國民黨將領白崇禧、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金寶珍、丁文方的題詞匾額。

修繕重建

傳說小金莊金姓始祖於明中葉由山西洪洞縣旗盤街瓦門樓大槐樹遷來山東。兄弟二人,兄曰金花,弟叫金榮,卜居於長清縣彭家莊,彭家莊在今小金莊東北,後因與相鄰之朱家莊發生矛盾,經長清縣衙調解,其弟金榮返遷往南京柳樹莊,其兄金花支留居於彭家莊,這大約是明天啟年間(即公元1621年至1627年間)的事情。後金氏先人發現段店小峨嵋山一帶水土肥美,適宜家族發展,於是由彭家莊南遷至今小金莊西部,名曰西金莊(這大約在1627年後)的事情。金氏清真寺最早建在彭家莊,這就是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創建的寺,後遷至西金莊後又修一寺,這已是明崇禎十年(1637年)。 清順治六年(1649年) 金氏由原址再次逐漸東移,向小峨嵋靠近,形成了今日小金莊雛形,西金莊清真寺據傳在幾十年前其寺基宛然,磚瓦舊跡依稀可辨,由此可見今日之小金莊寺為清初期所建。雍正十年(1729年)增建後殿。道光十一年(1831年)辛卯科舉人金策,曾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主持小金莊清真寺的重修,並撰文立碑。1999年原位置重建,最後一次修繕在2009年。

《長清縣誌》有“各寺俱在縣東北四十餘里,惟趙家營距城二十餘里。建築最古、規模宏大,莫若小金莊清真寺。”的記載。據說當時的小金莊寺有“長清第一寺”的美譽,而且很多歷史名人都到過這裡並留下題詞。如國民黨將領白崇禧曾到過這裡並題詞“理原一本”,題字匾額懸掛於大殿正門。可惜原匾在文革中丟失了,是後來根據照片進行復原的。除此之外,大殿前還掛有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金寶珍的題詞以及丁文芳所題的“篤守正教”匾額。時任日偽山東省省長的馬良為小金清真寺題詞“勤德敬業”,曾擔任過蒙藏委員會副委員長和青島特別市市長的馬復元則為小金清真寺題詞“道妙自然”,兩塊匾額遭破壞後都沒有修復。現在寺內還存有清朝年間的“清真寺勸善條約”等碑刻。

地理位置

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峨眉山以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