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名:小造橋蟲學 名:Anomis flava Fabricius
英 名:Yellow cotton moth
危害特點
又叫棉小造橋蟲、小造橋夜蛾、棉夜蛾。以幼蟲取食葉片、花、蕾、果和嫩枝。初孵幼蟲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像篩孔,大齡幼蟲把葉片咬成許多缺刻或空洞,只留葉脈。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為10-13毫米,頭胸部桔黃色,腹部背面灰黃或黃褐色;前翅外端呈暗褐色,有4條波紋狀橫紋,內半部淡黃色,有紅褐色小點。卵扁橢圓形,青綠到褐綠色。老熟幼蟲體長35毫米,頭淡黃色,體黃綠色,背線、亞背線、氣門上線灰褐色,中間有不連續的白斑,胸足3對,腹足3對,著生在4-6腹節上,爬行時蟲體中部拱起,似尺蠖。蛹紅褐色。生活習性
黃河流域每年發生3-4代。一代幼蟲危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二代在8月上中旬,三代在9月上中旬,有趨光性。卵散產在葉片背面。初孵幼蟲活躍,受驚滾動下落,l、2齡幼蟲取食下部葉片,稍大轉移至上部危害,4齡後進入暴食期。老齡幼蟲在苞葉間吐絲卷包,在包內作薄繭化蛹。天敵有絨繭蜂、懸姬蜂、赤眼蜂、草蛤、胡蜂、小花蝽、瓢蟲等。防治措施
(1)成蟲發生期,在田間用楊樹枝把或黑光燈誘殺。(2)卵孵化盛期,用7216菌劑或Bt乳劑100倍液,還可用100億活芽孢/克蘇雲金桿菌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3)在幼蟲孵化盛末期到3齡盛期,噴灑20%天達蟲醯肼懸浮劑2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或48%天達毒死蜱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50%辛氰乳油1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奇箭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可分散液劑1500倍液、10%除盡懸浮劑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收穫前7天停止用藥。
麻田棉小造橋蟲
學名
Anomis flava Fabricius 鱗翅目,夜蛾科。別名紅麻小造橋蟲、棉夜蛾。俗名拱拱蟲、量尺蟲等。分布全國各麻區,是紅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寄主
除為害紅麻外,還可為害木槿、棉花、青菜、刀豆、桑樹、榆樹等。危害特點
低齡幼蟲咬食葉肉,殘留表皮,3—4齡後咬食葉片,現不規則孔洞或缺刻,老熟幼蟲暴食麻葉,每隻幼蟲24小時內常食麻葉4—5片,殘留主脈或葉柄,嚴重影響麻纖維質量和產量,麻田常年蟲口在20萬條左右,受害重的667平方米 損失原麻百kg。形態特徵
見棉花害蟲——棉小造橋蟲。生活習性 黃河流域年生3—4代,長江流域4—5代,湖南、浙江麻區年生5代,以蛹在冬葵、棉花、木槿等枯葉或苞葉間越冬。湖南麻區5月中旬成蟲出現,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二代幼蟲為害嚴重,浙江較湖南推遲1個月,於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蟲為害重。卵多產在麻株中部葉背,下位葉較少,上位葉很少,每葉多產1卵,個別2個,幼蟲老熟後先吐絲後化蛹把麻葉的一角綴成苞,有的吐絲把相鄰兩葉疊合化蛹在其內,成蟲多於22時羽化,日均溫26℃,相對濕度92%,利於卵孵化,16時最多。麻株生長嫩綠或密度大的蟲口密度大。7、8月間雨日多、濕度大利其發生。天敵有黃繭蜂、赤眼卵蜂、馬蜂、草間小黑蛛及菌類。
防治方法
(1)湖南麻區5月上旬、浙江麻區6月下旬掛燈,可誘殺大量成蟲。(2)幼蟲發生期用每ml含120億個孢子的Bt乳劑200倍液或含4000單位的HD—l殺蟲菌粉200倍液噴霧。
(3)在產卵高峰期投放赤眼蜂蜂包也有很好防效。
(4)必要時噴撒2.5%敵百蟲粉,每667平方米1.5—2.5kg,也可在3齡前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愛卡士乳油l000倍液。
(5)用毒殺棒熏殺每667平方米用80%敵敵畏乳油10og,對水0.75L,再用0.33m的大樹枝,一端捆上廢棉花沾藥液14ml,然後每3.3×3.3m 間距插1支,每667平方米插60根,熏治作用良好。
(6)用90%敵百蟲乳油100ml,加硫酸銨150g和乾燥的砂子75g,再加硝酸銨2份與草糠l份製成燃燒劑200g,再把製成的煙霧劑放入直徑15cm、高24cm鐵桶或竹筒中,在無風的早晨或傍晚分放在麻田中點燃,只要煙霧在麻田中持續20一30分鐘,小造橋蟲即可落地死亡,可兼治蛀莖的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