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蓬

小蓬

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 (Pall.) Bunge)生於戈壁、石質山坡及乾燥的灰鈣土地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墊狀小半灌木,高10—20cm。莖自基部分枝,枝皮粗糙,灰褐色至黑褐色;當年生枝綠色。葉三角狀卵形,長1.5一5mm,邊緣膜質,基部半抱莖,先端具刺狀短尖,葉腋有綿毛。花兩性,腋生或數朵集生於枝頂端;苞片2,基部有寬膜質的邊緣;花被片5,披針形,膜質,果時增大;雄蕊5。胞果寬卵形,果皮膜質;種子直立,胚螺旋狀(圖100)。

植株高不過30厘米。莖粗糙,彎拐,扭曲,灰褐色至黑褐色;老枝繁密,具多數側生乾枯短枝;當年枝綠色,通常長5-10毫米。葉長1.5-5毫米,先端多少呈鑽狀,銳尖,背面有乳頭狀凸起,基部半抱莖,腋內具棉毛。花單生葉(苞)腋,通常1-4(7)個集生於每一當年枝的頂端;小苞片與苞片近同形,卞部具膜質邊緣;花被片排列成2輪,外輪2片,內輪3片,果時長8-12毫米,麥稈黃色,互相包覆成扭曲的圓錐體,花葯附屬物稍帶白色;花盤杯狀,有5個稍肥厚的半圓形裂片;花柱淡黃色,長約1.25毫米;柱頭2,條形,外彎或直立,稍短於花柱。胞果卵形,長2-2.25毫米,黃褐色。種子直立,胚平面螺旋形,黃綠色。花果期8-9月。

分布範圍

產新疆。蒙古、蘇聯哈薩克斯坦及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小蓬的飼用價值中等,適口性在家畜中和季節之間差異很大。駱駝最喜食,馬和羊較為喜食,牛不樂食。駱駝終年喜食,馬和羊春夏幾乎不食,秋季喜食。小蓬草場宜作小家畜的春、秋放牧場。粗蛋白含量高,晚秋是家畜催肥飼料,駱駝的好草場。產草量低,每畝產鮮草68kg。

生態特徵

小蓬是超旱生小半灌木。是小半灌木荒漠草場的主要組成植物。多數是呈小面積出現於海拔較高的低山殘丘山麓洪積扇或者河流古老階地上。海拔高度600—1000m,土壤通常礫質化較強,礫石占30—95%的強鹼化、礫質、壤質的灰鈣土、棕鈣土和灰棕荒漠土。這類地區土壤排水良好,光照條件優越,土壤呈強泡沫反應,PH8—8.5,有鹼化層發育,質地輕壤至中壤,多具粉砂質,並夾雜有小碎石和小卵石及石膏沉積。小蓬適於≥10℃ 積溫3000℃左右,年降水量120—300mm之間,季節分配基本趨於均勻的溫帶荒漠氣候。小蓬對大幅度溫差適應能力也較強,在分布區,極端最低溫度-31.8—-42.7℃,極端最高溫度可達35.2—40.9℃,生長良好。小蓬植物群落外貌呈現稀疏而低矮,草層高度 5—15cm,在整個生長季節中,季相灰褐,較為暗淡。群落總蓋度最高可達50%,一般在15—25%之間。以小蓬為單優勢種的群落分布最廣。它多處在海拔600—900m低山、山麓洪積扇和河岸古老階地上。小蓬在群落中形成高10cm左右的小半灌術層片。總蓋度10一30%。種類組成從10餘種少到1一2種。伴生種有駱駝刺(Alhagi pseudoalhagi)、小蒿(Ar.lemisia gracilescens)、木地膚(Kochia Prostrata)、鹽生假木賊(Ana6asis saLsa)、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 )等。在新疆烏它古河以北和北塔山一帶,海拔1200m的山麓沖積扇上,小蓬與超旱生半灌木或小半灌木形成群落。該群落具有鹽生特徵。從屬植物有批把柴、鹽生假木賊、小蒿。小蓬高10cm。總蓋度20—30%。組成植物6—8種,伴生種有駝絨藜、金鈕扣(Can-orinia discoidea)、沙生針茅(Stipa glareosa)。在伊犁谷地、博樂谷地和阿爾泰山南麓海拔500m左右和低山礫質化仍很強的土壤上,常與草原禾草形成草原化荒漠群落。從屬草本層片有砂生針茅、針茅(SiPa caPillata)、寸草苔(Carex dunrisula)等。總蓋度10—15%,6—8種組成植物。伴生種有博樂蒿(Artemisia boratalensis)、小蒿、多根蔥(Allium polyrrhizum)、準噶爾隱於草(Cleistogens thoroLdii)等。小蓬在4月初萌發,6月底7月初開花,8—9月結實,9月中下旬枯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