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小葉女貞是落葉灌木,高1-3米。小枝淡棕色,圓柱形,密被微柔毛,後脫落。葉片薄革質,形狀和大小變異較大,披針形、長圓狀橢圓形、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1-4(-5.5)厘米,寬0.5-2(-3)厘米,先端銳尖、鈍或微凹,基部狹楔形至楔形,葉緣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常具腺點,兩面無毛,稀沿中脈被微柔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2-6對,不明顯,在上面微凹入,下面略凸起,近葉緣處網結不明顯;葉柄長0-5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
圓錐花序頂生,近圓柱形,長4-15(-22)厘米,寬2-4厘米,分枝處常有1對葉狀苞片;小苞片卵形,具睫毛;花萼無毛,長1.5-2毫米,萼齒寬卵形或鈍三角形;花冠長4-5毫米,花冠管長2.5-3毫米,裂片卵形或橢圓形,長1.5-3毫米,先端鈍;雄蕊伸出裂片外,花絲與花冠裂片近等長或稍長。
果倒卵形、寬橢圓形或近球形,長5-9毫米,徑4-7毫米,呈紫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產地生境
產於中國陝西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西北部、雲南、西藏察隅。生溝邊、路旁或河邊灌叢中,或山坡,海拔100-2500米。
生長習性
喜光照,稍耐蔭,較耐寒,華北地區可露地栽培;對二氧化硫、氯等毒氣有較好的抗性。性強健,耐修剪,萌發力強。生溝邊、路旁或河邊灌叢中,或山坡,海拔100-2500米。
繁殖方式
播種
10-11月當核果呈紫黑色時即可採收,采後曬乾裝袋,待落雪後埋於地下進行休眠,至翌年5月播種。播種前將種子進行溫水浸種1-2天,待種浸脹後,雙手進行揉搓去掉種子外面的一層紫黑色皮即可播種。採用條播,條距20厘米,播幅2-3厘米,深1厘米,播後覆細土,然後覆以稻草,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待幼苗出土後,逐步去除稻草,枝葉稍開展時可施以薄肥。當苗高3-5厘米時可間苗移栽,移栽後保持株距5厘米。實生苗一般生長較慢,一年後4-5株可移栽成簇,培養成女貞球。
扦插
採用兩年生小葉葉女貞新梢,最好用木質化部分剪成8厘米左右的插條,將下部葉片全部去掉,上部留2至3片葉即可,上剪口距上芽1厘米平剪,下剪口在芽背面斜剪成馬蹄形。扦插基質用粗沙土,0.5%高錳酸鉀液消毒1天后用來扦插,扦插前先用比插穗稍粗的木棍打孔,插後稍按實,扦插密度以葉片互不接觸,分布均勻為宜。用清水噴透後覆塑膠膜,用土將半面壓嚴,其餘用磚塊壓緊,以便噴水,再用葦簾遮蔭。在生根前每天噴水2次,上午10∶00至11∶00,下午13∶00至14∶00,以降溫保濕,保持棚內溫度20℃至30℃,相對濕度在95%以上。每天中午適當通風,夏季為防其腐爛,插後3天噴800倍多菌靈,10天后再噴一次。插後21天左右兩頭小通風2天后,早晚可揭去塑膠膜,中午用葦簾遮蔭,注意多噴水,3天后全部揭去。練苗4至5天后即可在陰天或傍晚時進行移栽,移栽後立即澆一次透水,3天后再澆一次,成活率可達100%,冬季需扣小拱棚越冬。
分株
分株方法較簡單,於春秋兩季將多株者分開單植即可。
栽培技術
分叢
小葉女貞萌枝力強,在母株根際周圍會產生許多萌櫱苗。在春季芽萌動前,將母株根際周圍的萌櫱苗挖出,帶根分栽。或將整株母株挖出,用利刃將其分割成幾叢,每叢有2-3個枝幹並帶根,分叢栽植。為提高成活率,可修去地上部部分枝葉,減少水分蒸發。按株行距30-40厘米或50-60厘米栽植,然後澆透水。移植春、秋兩季均宜移植,成活率高。移植勿需帶完整土球。
移植
移植以春季2-3月份為宜,秋季亦可。需帶土球,栽植時不宜過深。如在定植時,在穴底施肥,促進生長。
修剪
大苗培育小葉女貞的大苗,一般培育成作綠籬的灌叢、球形和自然形。作為綠籬,可通過重截,促使基部萌發較多枝條,形成豐滿的灌叢。作為球形,可在一年中按照球形輪麻,反覆多次進行露枝修剪,形成豐滿的球形。值得注意的是小葉女貞修成球形,顯得較鬆弛、疏散,不如小蠟的球形緊密、緊湊。作為自然形,則不需多修剪,只需修去枯枯弱病枝、重疊枝、干擾枝即可。
病蟲防治
小葉女貞病蟲害較少,主要蟲害是天牛。其防治法有三:(1)春季若看到鮮蟲糞處,用注射器將80%敵敵畏乳油注入蟲孔內,並用黃泥將蟲孔封死。(2)七月份人工捕殺天牛成蟲。(3)每盆女貞盆景土中埋入3-4粒樟腦丸便可控制蟲害。
主要價值
園林
主要作綠籬栽植;其枝葉緊密、圓整,庭院中常栽植觀賞;抗多種有毒氣體,是優良的抗污染樹種。為園林綠化中重要的綠籬材料,亦可作桂花、丁香等樹的砧木。
盆景
女貞有大葉、小葉兩種。小葉女貞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樹種。它葉小、常綠,且耐修剪,生長迅速,盆栽可製成大、中、小型盆景。老樁移栽,極易成活,樹條柔嫩易扎定型,一般三、五年就能成型, 極富自然野趣。
醫藥
葉入藥,具清熱解毒等功效,治燙傷、外傷;樹皮入藥治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