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可能與免疫、遺傳及感染因素關係最大。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與腸內病變的部位、範圍、嚴重程度、病程長短以及有無併發症有關,典型病例
多在青年期緩慢起病,病程常在數月至數年以上。
1.症狀
(1)腹瀉 是最常見的症狀,多數每天排便2~6次,一般無膿血或黏液,如直腸受累可有膿血及里急後重感。
(2)腹痛 比較常見,多位於右下腹,與末端迴腸病變有關,餐後腹痛與胃腸反射有關。
(3)發熱 活動性腸道炎症及組織破壞後毒素的吸收等均能引起發熱,一般為中等發熱或低熱,常間歇出現。急性重症病例或伴有化膿性併發症時,多可出現高熱、寒戰等毒血症狀。
(4)其他 有噁心、嘔吐、納差、乏力、消瘦、貧血、低白蛋白血症等營養障礙和腸道外表現,以及由併發症引起的臨床表現。
2.體徵
(1)腹部包塊 以右下腹和臍周多見。
(2)便血 與潰瘍性結腸炎相比,便鮮血者少,量一般不多。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常升高,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降低,血細胞比容下降。
(2)血生化 白蛋白降低,血清鉀、鈉、鈣、鎂等可下降。
(3)糞便常規 可見紅、白細胞;隱血試驗可為陽性。
(4)腸吸收功能試驗 因小腸病變而作廣泛腸切除或伴有吸收不良者,可作腸吸收功能試驗,以進一步了解小腸功能。
2.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腸道鋇劑造影能了解末端迴腸或其他小腸的病變和範圍,其表現有裂隙狀潰瘍、鵝卵石征、假息肉、單發或多發性狹窄、瘺管形成等,病變呈節段性分布。
(2)CT、MRI和超聲 CT或MRI顯示腸壁增厚、腸腔狹窄、腸梗阻、瘺管和腹腔膿腫等,解析度高的B型超聲也能顯示腸壁增厚、瘺管及腹腔膿腫等病變。
(3)內鏡檢查 可見黏膜充血、水腫、潰瘍、腸腔狹窄、假息肉形成以及鵝卵石征等不同表現,病變呈跳躍式分布。
診斷
對於中青年患者有慢性反覆發作性右下腹痛或臍周痛與腹瀉、腹部包塊、發熱等表現,結合X線和(或)內鏡檢查發現腸道炎症性病變主要在末端迴腸與鄰近結腸且呈節段性分布者,應考慮本病。
鑑別診斷
需與各種腸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及腸道腫瘤鑑別。特別注意急性發作時與闌尾炎、慢性發作時與腸結核和腸道淋巴瘤、病變單純累及結腸者與潰瘍性結腸炎鑑別,尤其注意與腸結核的鑑別。
併發症
常見的併發症是腸梗阻和急性腸穿孔,也可發生肛門區和直腸病變、瘺管、中毒性巨結腸和癌變等。腸外或全身性病變有:關節炎、口腔潰瘍、結節性紅斑、炎症性眼病、慢性活動性肝炎、脂肪肝、腎結石、血栓性靜脈炎、強直性脊柱炎、血管炎、澱粉樣變性、骨質疏鬆等。年幼時患病可有生長受阻表現。
治療
1.一般治療
加強營養,適當給予葉酸、維生素B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要素飲食或全腸外營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必要時可酌情使用抗膽鹼能或止瀉藥,合併感染者給予廣譜抗生素。
2.藥物治療
(1)氨基水楊酸製劑 柳氮磺胺吡啶(SASP)僅適用於病變局限於結腸者;美沙拉嗪適用於病變在末端迴腸和結腸者。該類藥物一般用於控制輕型患者的活動性,也可作為緩解期或手術後的維持治療用藥,但療效有限。
(2)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控制病情活動性最有效的藥物,適用於中、重型患者或對氨基水楊酸製劑無效的輕型患者,常用的藥物有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抑制劑 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有硫唑嘌呤和6-巰基嘌呤,適用於對皮質激素治療效果不佳或對激素依賴者。
(4)抗菌藥物 某些抗菌藥物如甲硝唑和環丙沙星對控制病情有一定療效,但長期套用不良反應大。
(5)其他 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單克隆抗體重複治療可獲得較長期緩解,近年已開始套用於臨床,感染為該藥的禁忌證。
3.手術治療
內科治療無效及出現併發症時可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是切除病變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