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特點
第一,隊伍陣容特別龐大,竹馬的馬隊有100多人。表演時隊伍浩浩蕩蕩,威風凜凜,儼然一副將帥出征的威武陣勢。
第二,近似戲劇的表演形式。即有人物、有故事、有對白、有舞蹈、有演唱、還有真刀真槍的武術打鬥,並且是用一個中心事件貫串整個內容。它的表演還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程式:即(1)出馬;(2)對白;(3)舞蹈表演;(4)演唱;(5)武術打鬥;(6)再舞蹈表演;(7)再演唱;(8)再武術打鬥。這些程式先後長短都有固定而嚴格的要求。
第三,它表現了元代蒙族的歷史內容,講的是元代蒙族武將的故事,人物的名字有鮮明的元代蒙族特點,唱腔唱詞與元曲有密切關係。
第四,它是訓兵布陣式的舞花和真刀真槍的武術打鬥。6個蹈花程式:四門斗;梅花瓣;十字梅;二龍戲珠;別杖了;龍掉尾。12套打鬥表演程式:少林拳徒手對打;羅漢拳徒手奪刀;馬又對打;單刀對打;雙槍對打;槍刀對打;槍棍對打;槍鞭對打;槍叉對打;鞭棍對打;刀又對打;鞭叉對打。
祖輩傳說
據當地馬氏祖輩傳說,這種竹馬是他們的先人為紀念元代山西提督二世祖馬元押送美女事件而創立的,數百年來一直封閉式的家族傳承,社會上少有人知曉。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文化等部門多次挖掘整理,使這一鮮艷獨特的民間藝術奇葩得以流傳,對研究元代歷史風貌極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