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窯鄉

小窯鄉

小窯鄉隸屬於江蘇省灌南縣,因鄉政府駐地小窯街而得名。東與響水縣響水鎮、小尖鎮接壤,南與百祿鎮毗鄰,西與花園鄉相連,北與三口鎮隔河相望。

2005年4月6日,撤銷小窯鄉,將其區域併入百祿鎮。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境內隸屬淮安府安東縣。

民國4年(1914年),安東縣改稱漣水縣,境內屬於漣水。

民國18年(1928年),國民政府實行區鄉制度,隸屬於漣水縣第四區。

民國30年(1941年)元月二十四日,以境內鹽河為界,將漣水縣劃為兩縣,鹽河西仍叫漣水縣,鹽河東叫漣東縣,境內屬於漣東縣百祿區。

1950年6月18日,漣水縣和漣東縣合併,仍叫漣水縣,境內歸屬於漣水縣百祿區管轄。

195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灌南縣,並且隨著全國在設立農村人民公社的浪潮中成立了百祿人民公社,隸屬於新興的灌南縣,境內隸屬於百祿人民公社。

1966年從百祿人民公社劃出10個大隊,三口公社的1個大隊,共8個大隊設立小窯人民公社,駐地小窯街,小窯隨之劃離百祿。

1983年10月,撤銷小窯人民公社,成立小窯鄉,原生產大隊建村。

2005年4月6日,撤銷小窯鄉,將原區域併入百祿鎮。

行政區劃

1966年,將百祿公社的響連、周溝、屈東、屈西、小窯、大窯、川新、南房、楊羅、邵圩10個生產大隊以及三口公社的高港大隊,總計11個生產大隊,新設小窯人民公社;

1981年,新設房灣大隊,小窯公社共設立12個生產大隊;

1983年,政社分社,以原公社建設鄉鎮,生產大隊建立村組,小窯公社改為小窯鄉,共下轄響連、周溝、屈東、屈西、小窯、大窯、川新、南房、楊羅、邵圩、高港、房灣12個村居。

截止2005年4月6日撤銷前,小窯鄉仍然下轄小窯、房灣、周溝、屈東、屈西、高港、響連、南房、楊羅、邵圩、川新、大窯12個村居,24724人。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小窯鄉位於灌南縣域中南部,一帆河南岸,地處灌南、響水兩縣交界處,東與響水縣響水鎮、小尖鎮接壤,南與百祿鎮相連,西與花園鄉毗鄰,北與三口鎮隔一帆河相望。

氣候條件

小窯鄉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天氣特點是:溫和暖濕、雨水適中、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各季氣候:春季(3~-5月):氣溫回升較慢,冷空氣活動頻繁,忽冷忽熱,雨水稀少,春旱多發;夏季(6~8月):雨水多而集中,高溫日不多,光照充足;秋季(9~11月):冷空氣來得早,降溫快,雨水少,常有伏旱發生;冬季(11~2月):天氣乾冷,雨雪較少。

地勢土壤

小窯鄉地勢平坦,屬於瘀質土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