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是2006年12月1日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國作家讓·雅克·桑貝,譯者是戴捷。該書主要講述了尼古拉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基本信息

作品介紹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非常好看.因為在它的故事中不是只有小尼古拉,也不是只有尼古拉的同齡夥伴兒們。故事中寫得更多的是比小尼古拉年長很多的大人們.他們是小尼古拉的爸爸媽媽、營地的廚師、營地總管.營地教練、可班的媽媽等。這使這部書看起來就非常豐富、非常立體,也非常真實,非常地讓人忍俊不禁。

在我國,一般為兒童創作的故事.往往只局限於寫兒童自己的生活,很少將成人的生活通過孩子的視角寫給孩子.這使得我們的兒童文學作品看起來總那么單調,那么平面.沒有給兒童帶去或者創造一個更加寬廣的文學想像天地。而用幽默.調侃,嘲弄的筆觸將成人的生活寫進兒童文學則更少.似乎那樣就不嚴肅,不正面,就沒有教育意義了。

而《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不僅僅寫了好多成人.還寫成人之間的"暗鬥"(小尼古拉父母);成人之間的不協調(爸爸和蘭諾先生);成人與孩子之間的不協調(迷你高爾夫);成人對孩子的無奈(做體操),等等。然而無論是寫什麼,它都充滿了趣味.都是在文學的天地里進行誇張而不是在現實的天地里照抄生活。

我不知道創作《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時這個國家的背景如何.但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法國已經非常注重兒童世界並承認兒童世界的獨立性和獨特性。作者基於這么一個大前提.落筆之處充滿著對孩子的喜歡和欣賞。儘管作品是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我"進行創作.但這個"我"敘述起來是那么"任性".那么單純可愛.那么無憂無慮。因為是這么一個"我".所以他看出去的成人世界也那么單純可愛,即使爸爸休息不成發牢騷、即使媽媽和爸爸為了度假地點爭吵不休、即使"猞猁眼"隊隊長因為受不了孩子的折騰而想辭職等。這些在成人本身傷透腦筋的事情,卻在"我"的描述中充滿了趣味,讓孩子或者成人看了都會發自心底地想笑,並笑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沒有單純只寫兒童世界.也沒有單純只寫成人世界.而是將兩個世界合在一起,以兒童的天性率真告"勝"、成人的無可奈何告"敗"。

這樣地寫成人.這樣地帶著遊戲心態寫成人的失利、窘迫和憤慨,能不讓孩子愛看嗎?因為生活中的父母決不可能是這樣的。因為不是這樣的,所以就有了新奇感.就有了期待和嚮往。而這種"不是這樣的"又是建立在"是這樣的·生活基礎上,所以讀起來你只會"進入"或者投入,而不會以現實的標準去懷疑.去否定。

因為是從孩子的視角寫大人.這樣的大人便有了童心,便有了"老頑童"般可愛的秉性,所以孩子讀起來沒

有距離感.只有親切感,並希望生活中有這樣的大人與之相伴。當然,作品除此以外也傳達給孩子這么一個信息: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大人是艱辛的守護者。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對成人讀者也有強大的吸引力,因為書中的大人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所以他們的身上便帶有了小孩子的理解和感覺,也就不同於他們身邊的同事或者熟人。這種孩子般的大人讓他們讀後覺得輕鬆,因為生活中的他們是節奏很快的創業者,而這種孩子的理解和感覺又是這些匆匆忙忙的創業者常常忽略和不在意的.現在一旦讀到,心裡好像就有了回應,就好像會想起生活中的某一天似乎發生過同樣的事情。再則,因為孩子的率真和直言,將大人的"隱私"和秘密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出來.這讓大人讀起來也有會心一笑的感覺。

總之.這是一部很好讀、又很好笑的書.它的本事還在於讓你無聊的時候又會找出來再看一遍.而每一次看都好像從前沒有看過,你會一樣的被吸引,一樣的忍俊不禁。

故事寫的儘是尼古拉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借用第一人稱把讀者引入孩子的視角。

內容簡介

細心的讀者,完全可能從尼古拉的故事中讀到自己的生活。它雖然搞笑而且浪漫,但絕對不失其真實。這是個法國小頑童的故事,但許多中國讀者卻驚呼“尼古拉就是小時候的我!”身為爸爸媽媽的讀者還會讀到更多,從尼古拉的身上讀到自己的孩子,從尼古拉的爸爸媽媽身上讀到他們自己。所以本書不但值得孩子們讀,更值得大人們讀。

翻開《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這部書,你會捧腹大笑,而在大笑之後,你不得不讚嘆:她不愧是出自本世紀最傑出的幽默家桑貝和戈西尼筆下,流傳了半個世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經典之作。

作者對於“頑童”的機敏心智、奇思異想,甚至惡作劇,把握準確,並給予恣肆縱情的描繪;對於現實生活中兒童豐富有趣的故事,給予全力的揭示和理解,深刻表達了對兒童的愛與寬容。

當一本書真正吸引你,讓你從內心裡覺得它好時,你往往只注重你的感受,而忽視它的寫作技巧。《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正是如此,她是一部讓人快樂,讓人發笑的書,既讓孩子快樂、開心地笑,也讓大人快樂、開心地笑。

這是一部很好讀、又很好笑的書,它的本事還在於讀你無聊的時候又會找出來再看一遍,而每一次看都好像從前沒有看過,你會一樣的被吸引,一樣的忍俊不禁。

編輯推薦

我很欣賞作者那種不動聲色的幽默。作者對於頑童的機敏心智,奇思異想,甚至惡作劇,把握準確,並給予恣肆縱情的描繪;對於現實生活中兒童豐富有趣的故事,給予全力的揭示和理解,深刻表達了對和童的愛與寬容。

作者簡介

讓·雅克·桑貝(Jean-Jacques Sempe),1932年8月17日出生於法國波爾多市。因為過於頑皮,他在17歲時被中學開除,從此走上謀生之路。他青少年時期因夢想能加入爵士樂名家雷·旺圖拉的樂團,開始為音樂家畫像。他當過一段時間不太走運的葡萄酒經紀人,又當過兵。19歲開始從事漫畫創作。

作品目錄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1——小尼古拉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2——小尼古拉的課間休息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3——小尼古拉的暑假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4——小尼古拉的煩惱

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5——小尼古拉和他的夥伴們

媒體評論

尼古拉的淘氣、調皮、沒有惡意的“惡作劇”,獨出心裁的“搗亂”,讓你覺得這個清澈如水、童趣盎然、好奇心無處不在的男孩子就是你的親人。他對事物、人物的認識,獨特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和心理活動,符合他的個性又引人深思。這是一位有深邃哲思和人生領悟卻又童心滿懷的作家,從孩子的視角觀察世界又出離浮麗,以孩子的話語而又上升到優美的文學語言寫出的棒極了的小說。 ——蘇叔陽

讀而思之,孩子們會感到,尼古拉仿佛就在他們中間,童聲童氣地描繪著他的讓人忍俊不禁的生活趣事,使他們讀得入迷,笑得開心。 ——浦漫汀

這部作品有著奇巧的構思、生動的情節、有趣的人物形象,不管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讀者在它面前都會受到幽默的感染,情不自禁地發出笑聲。 ——繆印堂

幽默是種智慧,需要用心去體會。法國作家戈西尼和畫家桑貝這兩位幽默大師,把那種不動聲色、不溫不火的幽默發揮到了極致。讀讀小尼古拉的故事吧,它會讓人變得更快樂!——張之路

能夠不被“尼古拉”逗樂的人實在罕見,無論是五六歲的孩子,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還是有孩子的大人和沒孩子的大人,乃至白髮蒼蒼的老人,都能被“尼古拉”逗得哈哈大笑。於是孩子們笑了,大人們笑了。我們一同感嘆:原來生活如此浪漫!——阿甲

書評

法國人是天性浪漫的民族,他們肯定不會忘記要拿童年來幽默一把。《小淘氣尼古拉》就是兩位法國的漫畫大師合作逗樂的傑作,葛西尼負責寫故事,桑貝負責配圖。故事的敘述也是用漫畫的手法,而圖畫本身也是絕妙的故事。

尼古拉是一個剛上學不久的小學生,他有一幫“死黨”,就是在學校里的一幫哥們兒弟兄。這幫小傢伙天真爛漫,快樂無比。無論他們到哪裡,哪裡就變得亂七八糟。

他們一窩蜂地衝過馬路去上學,看得交通警察實在心驚,於是徵得校長的同意給他們上一堂現場的交通秩序課。能到校外去上課,孩子們非常樂意。警察很耐心地帶著他們以安全的方式走過來走過去,他們很快就學會了。可就在警察滿意地誇獎他們,並宣布下課後,這幫小傢伙又一窩蜂衝過了馬路。

給小傢伙們上課不是件容易事,真佩服老師堅強的神經系統。有一次學校組織身體檢查,開始的時候,醫生們還覺得很有信心應付這幫看起來很可愛的小傢伙。可是沒多久這幫小傢伙就開始讓醫生們頭疼了,最後負責測評孩子們智力狀況的醫生幾乎精神崩潰,他感覺自己成了神經病。

學校不遠處新開張了一家書店,孩子們放學後湧進書店裡。老闆看見來了這么多愛看書的孩子,高興得樂不可支。可這幫小傢伙進去後,只是好奇地東看西問,這也翻翻,那也摸摸,一轉身還“稀哩嘩啦”碰倒一堆書。什麼也沒買,他們又一陣風似地躥出了書店,一路上聊著“這地方真好玩”、“老闆真和氣”、“下次還來”!

他們一起玩踢球時就更加熱鬧了。隨時都在吃零食的亞三有一個新足球,約了一幫死黨一起來踢球。全部來齊,一共18個人,大家先要就各種問題爭論個明白。阿蔫學習成績好,當然只能做裁判,可是只有魯飛有口哨,因為他的爸爸是警察。可魯飛不願意把哨子給阿南,大家只能決定,阿蔫要吹的時候就告訴魯飛,由魯飛來吹哨。然後大家搶著當隊長,各有各理由,說不到一塊兒,就要動拳頭。尼古拉說用硬幣來決定吧,可是硬幣拋出去卻找不著了,大家又忙著找硬幣。好不容易魯夫吹響了開場哨,可尼古拉又與傑夫爭論起來,兩人扭打在一處。阿蔫對魯飛沒經過同意就吹哨抗議,魯飛說哨子是自己的,愛吹就吹。漸漸地,大家亂作一團,又跑又叫,你推一把我打一拳,開心得不得了。這時候,正在吃零食的亞三突然發現,原來那個足球根本沒帶過來,忘在家裡了。

尼古拉也有破天荒被人誇獎“乖”的時候。他喜歡和鄰居一個女孩子玩,所謂一起玩,就是在女孩面前表演翻跟斗。他被邀請參加女孩的生日派對。拿著禮物興沖沖地跑上門,卻發現自己是唯一被邀請的小男生,他不得不坐在一堆嘰嘰喳喳的女孩中間。女孩的媽媽把尼古拉送回家時,直誇他是個斯文的小紳士。可回到自己的房間,尼古拉放聲大哭,讓媽媽莫名其妙。還是爸爸理解他,帶他出門下館子、看電影,看的是西部牛仔片,總算讓小尼古拉找回了平衡。

尼古拉的故事就是由這樣一個個好玩的故事組成,有的發生在家裡,有的發生在學校,有的發生在放學後的校外,有的發生在度假的海濱。兩位漫畫大師只是看來隨意地把故事勾畫出來,於是在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個鮮活有趣的人物,一幕幕家庭和學校里的輕喜劇,還有一幅幅令人捧腹的童年快樂即景。

如果說埃米爾的故事還多少想給我們一點教益的話,尼古拉和他的那幫小“死黨”們的故事純粹就是逗我們開心。幾十年來,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在法國、在歐洲非常暢銷,並被改編成電視劇。孩子和大人都從尼古拉的故事裡,獲得了極大的快樂。每個人的童年,可能有不同的滋味,但幾乎每一個人都樂意,讓回憶中留下更多的開懷大笑。

--摘自《讓孩子著迷的101本書》

作品風格

一貫不溫不火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桑貝與勒內·戈西尼合作“孕育”了《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桑尼畫畫兒,戈西尼撰文。小尼古拉一舉成名,這成就了他世界漫畫大師的地位。桑貝筆下的人物不是什麼大英雄,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平民百姓,他用一貫不溫不火的幽默,將這些小人物的喜憂、癖好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

國家流傳

現在,桑貝的20多部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流傳。主要作品包括:《小尼古拉》、《瑪塞琳為什麼臉紅》、《哈吾爾·塔布林》等。

勒內·戈西尼(Rene Goscinny)

歐洲漫畫界的傳奇作家。1926年出生於巴黎。他的童年與青少年時代都是在阿根廷度過的。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上中學時成績優異,畢業後曾從事過很多職業:會計第二助理、廣告秘書處學習廣告繪畫、軍人、記者......最後嘗試畫諷刺幽默畫兒,但是不太成功。

環漫畫腳本

上世紀50年代,戈西尼回到法國,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即專門從事連環漫畫腳本的編撰。這時,他遇到了剛剛步入漫畫的年輕畫家桑貝,他們共同創造了“小尼古拉”這個風靡半個多世紀的經典人物。此後,他又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著名作品,如,分別同於得左和莫里斯一起創作了系列連環畫《亞力歷險記》和《幸運的路克》。他還於1959年創立了《飛行員》雜誌,任主編至1974年。

遺憾的是,勒內·戈西尼於1977年因心臟病發作英年早逝。在他身後留下的作品中,他的女兒發現了許多尚未結集成冊的尼古拉故事。她後來取得桑貝的同意,將這些圖文結集成《小淘氣尼古拉新故事集》,不但讓父親的作品再見天日,也造福世界各地許多“尼古拉迷”們。

畫家自述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在一家比利時周報上發表一些小幽默畫兒,起名叫“小尼古拉”。在這家雜誌社的巴黎辦公室里,我遇到了勒內·戈西尼(Rene Goscinny)。當時他正畫連環畫,寫些短篇小說。他比我大6歲,剛從紐約回來,這令我大大地吃了一驚。他穿一身兩襟相疊的西裝,整齊地戴著領帶,從口袋裡掏出精巧的打火機給女士們遞火。

當天晚上,他請我在一家飯館共進晚餐。他問我:“您喜歡海膽嗎?”我說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他便高高興興地請我品嘗了海膽。為了不欠他的人情,飯後我問他喜不喜歡音樂。他很有禮貌地說喜歡,但僅此而已。我就請他到我家去聽兩張唱盤,當然,他以為我在開玩笑。我請他去了18區,爬上7層半的小樓,一直到達我那小小的傭人房間。然後得意地拿出我的兩張唱盤,一盤是哈威爾的《孔雀舞曲》,另一盤爵士樂被我小心翼翼地放到那架粗糙簡陋的唱機里。過了幾小節,我問他:“一共有多少?”“您說什麼?”“一共有多少音樂家演奏?”他有點吃驚,回答我說:“7位。”我哈哈大笑起來:“您真的是什麼都不懂!一共16位音樂家:5位薩克管演奏手,4位長號手,4位小號手,鋼琴家,低音樂器手,鼓手!”我們沒再聽《孔雀舞曲》,他肯定怕我再提出類似樂隊組成的問題。

我們成了朋友。

他有禮貌,謹慎,還比較保守,而我有點熱情有餘。我們兩個都有一點口吃。我常給他講我上國小時的趣事,小時候我是個挺調皮的孩子。他聽著直笑,我感覺有點受寵若驚,他可是自新大陸來的。

三四年之後,一家省級報紙給我們提供了一份契約。戈西尼寫文字,我畫畫。他拿來一篇文章,是以一個小孩子一一尼古拉一一口氣所寫的故事,講述他和他夥伴們的生活,這些夥伴們的名字都很奇怪:魯飛,亞三,麥星星,阿蔫,科豆什麼的,而總學監卻叫做“沸湯”。好啦,勒內知道如何寫這些故事了。

德諾埃(Denoel)出版社的阿萊克斯·格拉爾(Alex Grall)在他夫人的推薦下,讀了我們在省報上登出的插圖故事。

可他出版的第一本《小尼古拉》並未取得很大的成功。

那時在出版界有這么一個誘人的做法,即“第十三本免費”。書店從出版社每買十二本書便可免費收到第十三本書。

德諾埃出版社並不熱心出版這本書的第二集(《小尼古拉的課間休息》),但想起一家書店經常用“第十三本免費”的方法來定購書籍。可能幸虧這家書店,《小尼古拉》才有了第二本續集。

後來又有了其他三部。

就這樣,勒內常穿著他的海藍色細條西服來我家,禮貌、微笑而不乏擔心地從兜里掏出一個信封,裡面裝著幾張用打字機精心打好的書稿。然後對我說:“你覺得這樣行嗎?”

讓一雅克·桑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