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情況
小河鄉地處羅霄山脈北側余脈,境內多丘陵少平原,平地海拔180米,東南西三側均被平均海拔500米-700米以上高山阻隔,呈布袋型交通。2014年X001縣道(張小公路)成功進行二級公路升級改造,對接S309和大瀏高速公路,60分鐘到縣城,90分鐘到省城,極大的改善小河人民的出鄉交通條件。有小河至江西萬載縣白水鄉公路,小河境內為水泥公路,萬載境內為普通公路,可行車,可前往萬載縣潭埠鎮、株潭鎮,萬載縣城等方向。有東南環線可通往 永和鎮、中和鎮,可前往文家市鎮、大瑤鎮等瀏陽南鄉各地,也可通過荷文公路進入瀏陽縣城,水泥硬化路面,可行車。
新修有小河至萬載縣黃茅鎮的山路,水泥硬化路面,可行車。境內已實現組組通公路,均為硬化路面。有山道通往永和鎮昇平村、張坊鎮人溪村等地。小河集鎮距離規劃中的蒙華鐵路(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客貨兩用站 — 張坊站17公里。距離規劃中的瀏陽火車站65公里;距離長沙南火車站140公里;距離長沙火車站135公里;距離長沙黃花國際機場120公里。
歷史沿革
歷史上,小河鄉、鳳溪鄉一直歸屬瀏陽縣管轄。
現小河鄉由原小河鄉和鳳溪鄉於1995年合併設立。1950年屬瀏陽縣第四區
1956年改稱小河鄉
1958年改為漢高公社
1959年併入上游公社
1961年改小河公社
1983年復名小河鄉
1995年原小河鄉和鳳溪鄉合併。
1997年下轄楓龍、山口、嚴坪、新河、上沖、彪佳、易家、田心、清溪、火廠、小坑、白沙、黃草坪、潭灣、皇碑、冊田、橫嶺、鶴沖、排前、石馬、烏石、鳳凰崗22個行政村。
2004年並村後,轄田心村、潭灣村、新河村、金沙村(火廠村)、皇碑村、烏石村、嚴坪村 共7行政村 。
2016年再次並村,嚴坪與潭灣合併,組成新的潭灣村。金沙、新河兩個村進行合併,組成新的新河村 。目前小河鄉下轄田心社區、新河村、潭灣村、皇碑村、烏石村共五個行政村(社區)。
地理區位
小河鄉地處瀏陽市東部,湘贛邊陲,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麓,羅霄山脈北部余脈
,北接張坊鎮,西接七寶山鄉、東、南與江西省萬載縣為鄰,瀏陽河上游,其支流小溪河蜿蜒穿境而過,流入株樹橋水庫,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境內森林覆蓋面高,被譽為綠色氧吧,是長沙市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
境內最高點為嚴坪村與江西省萬載縣黃茅鎮界山處的 金鐘湖,海拔863米。
金鐘湖水從山頂冒出,分成兩股,一股流入嚴坪村,在小河境內匯入小溪河進入瀏陽河,注入湘江。
另一股從江西流出 ,在崇山峻岭之間蜿蜒盤旋,流入黃茅鎮境內,一路不斷吸收支流,匯成南川河,南川河又繞回瀏陽南鄉。流經瀏陽市文家市、中和鎮、澄潭江、大瑤鎮、金剛鎮五個鄉鎮,然後進入醴陵境內,經淥江注入湘江。
工農業發展
基本農業
小河鄉境內年降水量豐富,小溪河從東北面迤西流貫全境,水量豐沛,現有耕地面積17432畝,其中水田16129畝,旱土1303畝,
另有山林面積12.2萬畝,荒山1.51萬畝,道路、水面及宅基地1.9萬畝。本地的水田以水稻為主糧種植,年收2季,旱土以番薯、蔬菜種植為主。
烤菸種植業
瀏陽氣象觀測站1981~2010年的氣象資料, 對瀏陽煙區烤菸適種的氣候資源條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瀏陽煙區日平均氣溫大於20℃的天數約140~150d,大於10℃積溫為5123~5447℃,光照充足,雨量豐沛,
滿足優質烤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氣候環境。瀏陽烤菸全生育期的日照時數與優質煙的需光特性基本一致,特別是在菸葉成熟和烘烤期間的6~7 月中旬,日照非常有利於菸葉積累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腺毛分泌物和香氣成分,也有利於菸葉正常成熟,便於菸葉正常烘烤。
瀏陽烤菸規模生產有近40年歷史,烤菸適種面積大,菸葉質量良好,現已成為34個國家級部分替代進口菸葉示範基地之一。
小河鄉本地菸草種植也有近百年歷史,多為鄉民自產自收自用,不成規模,在本地政府引導下,烤菸種植已經成為小河地區農民重要創收途徑,本地政府堅持“交通先行,興工強鄉,科技興農,教育為本”的十六字方針,突出優煙生產和農業招商,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打造“十里烤菸長廊”。 小河鄉共種植烤菸約2500畝,畝平產值達1800元。
工業
小河鄉擁有上規模的花炮企業數家,小河煙花製造有限公司、東泰煙花製造公司、紅河谷煙花製造廠等,其中小河煙花製造有限公司年產值已達2000多萬元,是煙花行業實力雄厚的生產企業
充分開發利用水利、竹木資源,大力進行農業招商,引進企業5家,其中高峰竹地板廠年產值達500多萬元;加快工業企業發展步伐,拓寬財稅增收渠道,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全面進行企業的整合和管理,大力進行企改、擴改,促其上產值、上規模。
特色產業
三黑產業是小河農村自發形成的特色養殖產業,養殖數量達5萬多隻。
瀏陽黑山羊是中國少有的純黑山羊品種,1985年正式定名為瀏陽黑山羊並編入《中國山羊》一書。香港、澳門、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將黑山羊稱作“補羊”,深受消費者喜愛。瀏陽黑山羊肌纖維細,硬度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在22.6%以上,
脂肪含量低於3%,膽固醇含量低,比豬肉低75%,比牛肉和綿羊肉低6 2%,含人體必需胺基酸15種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達11.03%。具有滋陰壯陽、補虛強體、提高人體免疫力、延年益壽和美容之功效,特別對年老體弱、多病患者有明顯的滋補作用,老幼皆宜。
黑旱鴨,又名西洋鴨、黑番鴨、麝鴨,原產中南美洲,體較健壯,肉肥。頭大頸部,全身呈長橢圓形。
嘴黃色,基部和眼圈周圍生有紅色肉瘤,以雄者為發達。黑番鴨的羽毛為黑色,帶有墨綠色光澤;僅主翼羽或復翼羽中,常有少數的白羽;肉瘤顏色黑里透紅,且較單薄;嘴角色紅,有黑斑;虹彩淺黃色,腳多黑色。生長期往往需要一整年,肉質瓷實,是瀏陽蒸菜的上好原料
中華黑兔是中國農科院培育的一個優良品種,黑眼、黑耳、黑撲、黑皮、黑毛、黑尾巴,全身烏黑髮亮,遺傳性能穩定。體型中等,適應性強,耐粗飼,前期生長快,抗病力強。經檢測其肉品蛋白質、胺基酸、黑色素的含量很高,是一般家兔的2.5倍。屬優良食用肉兔。
香菇產業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香菇--真菌皇后。香菇,又稱香蕈、冬菇,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類。由於它味道較香, 香氣宜人,營養豐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譽。小河民間逐漸發展起來香菇產業,所產香菇品質上乘,供不應求。
財政稅收
2014年全鄉財政稅收完成1208萬元,占年初預算1200萬元的100.68 %,同比增加74萬元,增長6.5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16萬元,占年初預算410萬元的101.53%,同比增加52萬元,增14.32%;上劃收入完成792萬元,占年初預算790萬元的100.24%,同比增加22萬元,增長2.82% 。
2014年完成鄉本級收入2327.11萬元,其中上級補助收入1497.14萬元,比上年增加151.09萬元;基金預算收入140.97萬元,比上年增加81.29萬元;預算外收入689萬元,比上年增加133萬元 。
2015年預計完成財政稅收1340萬元,比上年增加132萬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24萬元,比上年增加8萬元,同比增長1.9%;上劃收入916萬元,比上年增加124萬元,同比增長15.66% 。
2015年預計完成財政收入2393萬元,比上年增加66萬元,增長2.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548萬元,比上年增加51萬元,增長3.4%;基金預算收入145萬元,比上年增加4.03萬元,增長2.8%,預算外收入700萬元,比上年增加11萬元,增長1.6%。
城鎮建設
小河地處山鄉,居民多務農,境內不少居民點位置偏僻,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改造難以惠及得到,從2005年左右起本地政府放棄集中建設一個集鎮的方案,轉而因地制宜有計畫的建設以村為單位的小集鎮,各村就地安置移民,引導偏僻居民點的居民遷移到小集鎮安家,使其離責任田不至於過遠,這種做法顯著提高移民積極性,取得良好效果。
如今的小河鄉每村都有自己的小集鎮,設有村部、衛生室、學校、小賣部等,設居民辦事、就醫、購買生活用品等都可以就近解決。
人口語言
人口
小河鄉最新一次人口統計表明,全鄉186個村民小組,16185人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7.71%,農民人均收入1400元。其中從事鄉、村企業、加工、花炮生產近2000人,另有近數千人人長期外出務工。
語言
從歷史上看,小河是個由移民組成的鄉鎮,境內常用三種方言,客家話(銅鼓片)、本地話、瀏陽話。
客家語人數占多,因而小河鄉具有鮮明的客家文化特色。客家話可通行全境。
聚居在小河 、張坊乃至整個瀏陽東、南區的客家人絕大部分是清朝初期從廣東梅州或江西贛州等地遷來,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年代久遠,今人已經說不清楚300多年前他們的先祖,為何要千里迢迢從廣東和江西遷出,又為何偏偏選擇了瀏陽這個崇山峻岭之地。關於客家人遷瀏陽有幾個版本,而最流行的說法是明初時朱元璋與陳友諒開戰,因瀏陽人支持陳友諒,朱元璋便血洗瀏陽,造成“地廣人稀、不見炊煙”的慘象,使瀏陽周邊省份的人口大量遷徙到瀏陽。
據《瀏陽縣誌》記載,“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長沙],瀏遭殲屠殆盡。奉詔招鄰縣民實其地”。於是外地移民紛紛遷入插草為標,當時移民大都來自江西,成為當時人口的主要來源 。
明嘉靖年間,一批福建人避倭寇亂,逃入江西宜春,隨後,廣東人亦接踵而至,竟達數萬。他們搭棚而居,被稱為“棚民”,明亡後,“棚民”不斷反清,遭清廷捕殺,被迫逃亡。其中一部分潛入瀏陽的深山僻壤,墾地開荒,這些遷入戶均保持原籍客家方言,世代相承,被稱為“客姓”,當時較平闊的地方均為江西移民居住,“客姓”只好進入山區定居。翻閱小河各姓氏族譜,遷來小河的年代大多在清初。
時間久遠,多數已不可考,但不管怎么說,客家人離親別祖,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千里遷移,來到瀏陽繁衍生息,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客家文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自然條件
氣溫
小河地區平地海拔多在170-190米之間,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溫潤型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適應於水稻和各種喜溫作物的生長。少數高寒山地水冷,日照偏少,則宜種一稻水稻或旱糧作物。小河鄉平均海拔為400—500米之間的山谷台地,夏季涼爽,7月份平均保持在27—28℃。超過極端高溫36℃以上的日數不多。氣溫的年變化比較規律:3月底至7月上旬氣溫處於上升階段,3月份平均氣溫為10—11℃;4月份氣溫逐漸上升;5月份進入夏季,日平均氣溫上升到19—22℃之間;進入6月份氣溫迅速上升,日平均氣溫為24—25℃;下旬最高氣溫高於30℃,日數有5—6日;7月下旬至8月下旬,正逢“三伏”“立秋”,民間流傳著“二十四隻秋老虎,曬破頭皮燙傷手”,有10—15日可能出現極端高溫。晝夜溫差大,一般在4—5℃。9月中旬高溫暑熱稍退;10月份進入秋季,月平均氣溫降至18—20℃左右;11月份至次年2月份為有霜期,氣溫迅速下降;12月份下旬降到5—6℃,開始出現霜雪。歷年11月底出現初霜,12月中下旬出現初雪,日最低氣溫出現0—5℃;元月份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氣溫為4—5℃,極端最低溫度可降至零下3—5℃,日平均氣溫不高於0℃。且連續4天或以上的嚴寒期,歷年平均3至5年出現一次,時間一般在12月底至次年2月上旬。境內80年代以後很少出現此種嚴寒天氣。2月份氣溫開始緩慢上升,歷年2月中旬前後終雪,3月初終霜,若以日平均氣溫不小於0.5℃為冬種作物生長溫度,則境內冬季大部分時間為生長季節。小河鄉熱量資源略低於縣平均水平,從縣內歷年資料分析,境內積溫較縣內的平均值5518℃,至少要少100—150℃。
日照
受地理條件限制,地勢開闊,平坦日照更豐富,盆地和丘陵谷地次之,山區更少。同時日照時數與山峰高度、坡度、坡向澗谷深淺有密切關係,還受天空雲霧狀態的影響。瀏陽縣平均日照1496—1860小時。小河地處縣境東南山區,加上南北高山環繞影響日照,據此推算,境內日照約為1550小時。 降水:降水的地理分布,山區較多,平原較少,瀏陽縣多雨中心的寶蓋以上的大圍山,連雲山地區,年降雨量為1700—1800毫米。少雨地帶在西部盆地和大瑤以南的平原地區,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下。小河境內屬多雨地帶,年降雨量不少於1700毫米。
蒸發
瀏陽縣誌載:“1957—1983年平均每年蒸發量1197.9毫米,西北區盆地較大,東部山區較小。”境內歷無記載。根據縣資料分析,全境年蒸發量約為1000—1200毫米,蒸發量的大小隨季節的轉換和溫度的升降而變化,以7—8月最大,1—2月最小。
風
瀏陽縣誌載:“縣境在冬季和夏季 盛行著兩種相反方向的氣流,冬季風向偏北,夏季風向偏南,受季風量顯著影響。”小河全境東南面山高林密,西北多為低矮丘崗,固夏季多刮西南風,冬季刮西北風。境內每年都要出現1—2次,約為9級以上的暴風天氣,曾造成多次災害。
濕度
瀏陽縣誌載:“全縣各地平均相對濕度為80—81%,地理分布差別不大,唯有山區稍高為83%。就季節而言,盛夏差別明顯,其他季節差別較小。”境內濕度大小原無記載,但人們都有親身感受。每到3月前後,空氣濕度很大,衣物、家具、食品容易受潮霉變,小孩、老人如不注意,容易感冒發病。到6月份以後,開始好轉。7—8月份相對濕度很小,加上氣溫高,睛熱少雨,故容易出現乾旱。到冬季相對濕度很大,絕對濕度很小,故冬季氣候仍較乾燥。
霜期
瀏陽縣誌載:“以1956—1976年調查材料為例,霜期一般從11月開始,至次年3月終結,集中在元月份。其中1962—1963年度為最多,全年有霜日為45天;1968—1969年度最少,僅8天。始日最早的1958—1959年度為10月27日,最遲的是1971—1972年度為元月3日;終日最早的是1964—1965年度為元月18日,最遲的是1968—1969年度為4月5日。”
境內過去對霜期無確切記錄,近10餘年中有人利用日曆“記事欄”作過記錄,得出有霜期在60—75天,又有老農民說,每年下霜不過2月半,與前者一致。由此境內無霜期約為240—250天。
文化教育
小河中學
小河初級中學座落新河村橋下組,距離城區86公里,是瀏陽市最偏遠的的一所山區中學。校園環境優雅,人文氛圍濃厚。
學校始創於1965年(舊址為上沖祠堂),1969年4月遷到現址。建校46年來,小河中學的發展傾注了各級黨政領導關懷和心血,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使山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與城裡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
小河中學堅持以德治校和以詩育人的辦學思想,將德育與詩教融為一體,相得益彰。自2004年下半年起,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小組結合本地和教師特長,開發實施了校本課程“欣賞創作中華詩詞”項目,2006年度獲瀏陽市新課程改革成果二等獎。2007年度被淮川詩社、瀏陽市委宣傳部聯合授予“詩教先進單位”。2008年4月總結提升為《欣賞創作中華詩詞,營造詩意校園》課題,被市教科所立項為“十一五”課題。2010年該課題順利結題,並被市教科所評為瀏陽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市級優秀課題。我校也被評為“省詩教先進單位”。
國小
田心中心國小
新河完小
凰崗完小
嚴坪國小
烏石國小
客家山歌
非物質文化遺產
“祖宗留下客家歌,灑滿九嶺十八坡。三十六箱客家本,零星山歌用船拖。”
“山溜溜來水清清,唱支山歌忘憂心。誰人願來和歌聲,高山流水遇知音。”
“你唱歌子我也來,唱得心裡樂開懷,唱得滿山長綠葉,唱得鮮花遍地開。”
“哥在山上放早牛,俺在視窗把頭梳。哥在山上吹手哨,俺在視窗就點頭。”
“高山頂上一樹槐,郎在樹下望山岩。風不吹來槐不動,妹不約俺俺不來。”
“ 冷水洗臉冷冰冰,滾水洗臉燙死人。有情不怕等十年,冇情一日也不行。”
“油菜開花黃似金,蘿蔔開花白如銀。黃金白銀我不愛,只愛妹妹有情人。"
瀏陽中和鄉的老人張文清致力於收集瀏陽客家山歌,曾經,在田間地頭,人們邊勞作邊哼著這樣的山歌,手中的鋤頭揮得更加有力。瀏陽客家山歌已經流傳了幾代人,在卻面臨著失傳的局面。
張文清說:“瀏陽客家山歌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不能讓它丟失了。”瀏陽還有一些四五十歲的歌手,像曾孟秋、馮梓龍等等,因此與瀏陽文廟古樂難以活態傳承不同,瀏陽山歌的活態傳承正在有聲有色地開展。瀏陽客家山歌已列入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大圍山正在建客家民俗文化街,包括瀏陽客家山歌在內的客家民俗文化都將在這裡充分展示出來。五一節,瀏陽市在大圍山舉辦了山歌節,山歌伴隨著杜鵑花海讓人們難以忘懷。或許,瀏陽客家山歌能搭上旅遊文化的便車,灑滿九嶺十八坡。
傳統風俗
婚嫁習俗
一、婚前習俗:
1、 合八字。“合八字”也可以說成是“傳庚”,在現代則稱之為“相親”。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說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聯姻,即將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帶給男方,男方請“先生”將雙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後(俗稱“合八字”),看是否“相剋”,這個過程即為傳庚。進入新時代後,“合八字”的儀式已經少見了。
2、 過聘即訂婚。相親允婚之後,本來是存在一段“男女雙方有一段‘思考期’”的,女方選定一個日子,攜著一群親屬到男方住處“看屋場(采家風)”。屆時,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款待女方親屬,議定恩恤金、禮金、魚肉、米酒的數量與嫁妝的項目,並敲定行嫁娶親的日子。如若不能短期內嫁娶,逢重大傳統節日,男方必須攜帶禮品到女方家“捎節”——慰敬女方的長輩。
二、結婚習俗1、哭嫁。正日子那天,新郎隨先生(禮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親。新郎分發紅包,以示謝意。傳統習俗中,新娘除化妝外,要叩拜祖宗,還有一個特別的程式“哭嫁”,哭嫁沒有固定的哭詞,是觸景生情,即興而作,訴述父母的養育之恩和對娘家的依戀之情等。
2、送嫁。,女子嫁出去之後,將在男方家生活幾十年,期間父母將先行離去,留下來能給女方撐腰的只有兄弟,因此送嫁的時候,女方的親兄弟稱為 高親,是親屬團里最重要的嘉賓。
3、拜堂。拜堂的儀式是,由新郎的舅舅先行禮讚,然後再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後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進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兩碗交杯酒。禮畢,婚禮正宴開始,新郎新娘在禮生的引導下,敬請嘉賓對號入席,開席後,新郎新娘挨桌敬酒。
4、入夜。青年賓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盡情戲耍搞笑新郎新娘,直到淋漓盡致為止。
二、婚後習俗
婚後的第三天叫“拉三朝”,也叫“回門”。新郎新娘要到女方家拜見父母、兄妹,一表孝心,二報平安。
鬧元宵
傳統的小河人也會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鬧元宵,慶祝春節的結束,迎來新的一年耕作開始,每到這一天,都會有各式龍燈、獅燈、魚燈等各式花燈,走街串巷,拜訪每一戶家庭,向他們報告春天的到來,而主家也會打發一點喜錢圖個熱鬧吉利。
拜灶神
傳統的小河人家的灶頭都設有神位,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君”、“灶王”、
“灶王爺”、“東廚司命”等。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農曆臘月小年,晚餐飯後祭灶,送“灶神”,客家人多在此日“動土”,毋須請先生看風水朝向以及選時辰。
民間信仰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純粹的宗教信仰在小河地區的傳播並不順利,因而小河的民間信仰主要體現在漢族傳統的祖先崇拜和多神信仰上,佛教道教的傳播都很有限,民間幾乎不存在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家家都有先人靈位,族族都有本家祠堂,供奉先人。
90年代以前,宗親的力量在小河地區還具有非常強大的凝聚力。
小河的各式神廟,構成了民間的多神信仰。著名的有 華佗廟, 包公廟, 東嶽廟, 馬大元帥廟等
喪事
作為民間信仰,小河地區的人在身故後,家人一般會請道士來為去世的人做法事。喪事嚴襲古制,喪葬全過程有一整套清規戒律,繁文縟節、禁忌很多,禮儀繁鎖,大體分為報喪、安靈、家祭、出柩、改葬等環節。
報喪 由喪家出面,書寫訃文,分送六親及生前友好,告以入殮成服與扶柩還山日期,張貼在路口,過往行人較多的地方。訃文及喪家發訃文自稱有固定格式。今“訃告”多改用白話文。
安靈 一要掛死者遺像,安死者靈牌,俗謂靈屋;二要用黑布結裝幡簾;三要張貼靈堂對聯。奔喪者如期而至。戚友或備奠儀,或送燭、送輓聯,其常用語有燭敬、香敬、奠敬等。同宗或同鄉可送錢,包以紙,有的書“代燭”二字。今新風俗弔喪送錢,是表示對死者家屬的關心與慰問,故多稱“慰唁金”。戚友以送輓聯者居多,用布在五尺以上,所有輓聯均布置於靈堂或其周圍。今多為送花圈,由單位或個人敬輓,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家祭 又名堂奠、打祭。死者一進棺材,兒孫即用喪服,入殮成服,披麻戴孝。棺木打釘之前,須揭開棺蓋,讓兒孫及親友與死者遺體告別。接著,便舉行堂奠儀式。請禮生喊班。奠者聽禮生指揮,叫跪即跪、叫起即起,反覆多次。後由禮生讀哀章。哀章多為對死者生前美德之讚頌及寄託生者的哀傷。主祭孝男奠畢,接著為親友,再後為鄉鄰及生前友好,一一向靈牌燒香鞠躬。有的還請和尚或齋女念經“超度亡魂”。所念經文,宗教色彩濃厚。
正齋 正齋一般為逝者歸山頭一日,各路親朋好友集中這一天做最後的哀悼活動。
上嶺 扶柩還山埋葬之意。出柩時,由鐵銃開路,跟著,鞭炮隨路燃放。親屬舉逝者遺像走前列,親族按序列列隊送行,“八仙”抬棺,在開闊地擺路祭,孝子孝孫匍匐於棺木兩旁。送葬者高舉龍燈、銘旌、輓聯等尾隨其後。路祭畢,八仙抬棺入墓穴,親族繞墓穴一周,兒男奉土掩棺,最後掩土。
送殯畢,燒靈牌、除幡竹、去靈堂。
二次葬
廣泛流行在中國南方地區的喪葬風俗。
二次土葬是在人死入土安葬3年或5年,甚至更久以後,重新起死者遺骸之殘骨於地下,另再埋葬。這種作法是要待人體軟組織完全腐爛和分解後,再打開棺罌、撿骨,用白酒洗淨,然後按人體結構,腳在下、頭在上、屈體、裝入陶罐,俗稱“金盎”,蓋內寫上死者世系姓名,重新埋入地下,並刻字立碑。這種二次葬,亦稱為“骨葬”或“撿骨葬”。
二次葬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老葬俗之一。客家民系千餘年來依然盛行二次葬。二次葬在客家地區如廣東、福建、江西等地廣泛存在,有的甚至沿襲至今。這也是客家民系祖先崇拜、心路歷程以及風水觀念在葬俗上最為深層的表達。
著名人物
當代人物
崑崙守衛者—藍美潮
藍美潮,烏石村人 ,2004年考入湖南科技學院,這個有著“軍人夢”的年輕人在大二時,選擇入伍成為蘭州軍區的一名新兵。在部隊的兩年時間裡,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夢寐以求的軍校——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大學四年畢業,藍美潮被分配至新疆軍區某邊防團神仙灣哨所。
神仙灣哨卡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中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皮山縣境內,海拔高度為5380米,是全世界最高的哨所,年平均氣溫低於零度,晝夜最大溫差30多度,冬季長達6個多月,一年裡17米/秒以上大風天占了一半,空氣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線強度卻高出50%。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上的高原”。
這個在浩蕩的崑崙山脈中的哨所,視線所及均是連綿的雪山,終年嚴寒,氧氣稀薄。
部隊中流傳著形容此處的一段話: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天上不飛鳥。
但是軍人的天職是服從。
藍美潮還記得初次上山時的痛苦,“強烈的高原反應,胸悶頭痛,噁心得想把胃吐出來。”而在高山中同樣危險重重,“一感冒就容易引發腦水腫。”藍海潮說,有戰友曾患過病,被直升機接下山治療,“幸好及時就醫,不然有生命危險。”
即使適應了艱苦的環境,那份寂寞還是叫人難以忍耐。“在山上一次至少要待半年,環境千篇一律,工作也很單調,太閉塞了。”藍美潮說,他常常同戰友一塊爬山,在山頂上大聲喊叫。
同家人通電話,成了藍美潮最大的慰藉。“每天都要給老婆打電話。”他說,聊的都是家常,妻子是教書的,今天上了什麼課,學生情況怎么樣都告訴他,家裡的事細碎到當天吃了什麼菜。“這些日常的東西我都接觸不到,特別想知道。”藍海潮說。
到了新疆軍區之後,回鄉過年比起之前更加成為奢望,“掰掰手指一算,真的已經九年 了。”藍美潮說,“對家人除了愧疚還是愧疚。”
只是肩上的職責,讓他不得不將這份愧疚埋在心裡。“我們連隊的責任就是保衛國家的邊界,對於我來說沒有比這更大的事。”藍美潮說。
長沙市道德模範 孫小青
孫小青,小河中學教師,2015年被評為長沙市道德模範 。
他是一個在益陽市城區長大的孩子,有著優越的家庭條件,1996年從益陽師專畢業後,懷著對山區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執著,他毅然來到瀏陽最邊遠的山區學校——小河中學任教 。
十九年來,從普通老師到班主任,再到德育主任,他快樂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在小河這片熱土上深深地紮下了根。 擔任學校德育主任期間,他努力創新德育模式,注重挖掘本地的德育資源,組織學生參觀“紅軍第四醫院”、“瀏陽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軍造幣廠”等紀念地;注重家校溝通、情感聯繫,每學期組織教師家訪率達100%;注重對山區留守兒童的教育,無數個夜晚,他為孩子們講故事、補功課,傾心交心談心,為孩子們驅走心靈的孤獨。
小河中學近幾年沒有出現一例因厭學而輟學的現象,學校先後獲評市德育合格學校、示範學校 。
孝星 羅忠南
羅忠南,男,金沙村人 。幼年時母親改嫁,5歲時因受外傷導致眼疾,2000年父親去世,羅忠南便與祖母兩人相依為命。因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贍養照顧祖母的責任全落在了他的肩上,而他也因此一直未能娶親。祖母今年已90歲,2013年患上風濕病後不能行走,只能坐輪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為照顧祖母羅忠南不能離家太遠或外出打工,平時靠種田養家餬口,農閒時打零工艱難維持生計。15年來,他無微不至照顧祖母,從無怨言。很多人都誇讚他真孝順,他總是說“是應盡的義務”。15年如一日,羅忠南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了不平凡,用孝行彰顯出人性的光輝。
農民博物館長 范日葵
范日葵,田心村人,自費創辦紅軍歷史博物館 ,被多方報導。
秋收起義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期間,小河鄉是紅一、紅三軍團總部所在地,至今留存的革命遺蹟達30多處。范日葵的祖父是曾跟隨彭德懷戰鬥過的老紅軍,父親參加了淮海戰役、抗美援朝。受長輩的影響,范日葵特別喜歡收集革命文物。2007年底,范日葵在小河鄉范家祠堂(原紅一、紅三軍團後方總醫院)建了個“小河鄉紅軍革命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分為革命人物介紹、將軍風采、革命文物、紅軍醫療器械4個展廳,既有曾在此地進行過革命活動的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王首道、李貞等人及當地老紅軍的圖片資料,也有大刀、信件、碗碟等與紅軍戰鬥、生活有關的器具。展品中有不少文物比較珍貴,如彭德懷曾睡過的木床,紅軍戰鬥用過的槍枝等 。
歷史名人
小河地處湘贛邊陲,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素有革命老蘇區之稱。
中國共產黨誕生後,馬列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學說在境內廣泛傳播。以王紹高、王紹坤、王紹蘭、謝國楨、周禮藻、萬寶崇、杜美成、杜富來、李源、陳祥瑞、林慶崇等為代表的一批愛國青年,他們胸懷大志,棄筆從戎,相繼參加紅軍游擊隊、共青團組織和地下黨組織,發動組織民眾參加反壓迫、反剝削鬥爭,秘密建立農民協會、婦女協會,為開展湘贛地區大規模革命鬥爭,建立和鞏固蘇維埃紅色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裡很多民眾就參加了革命隊伍,並且有很多人付出寶貴生命。小河鄉有記載的革命烈士就達300餘名。因為當時情況複雜,不少烈士犧牲後,只能草草安葬,在這300多名烈士中,已確定墓葬的有70多個,零散安葬於山林間。小河鄉在田心村劃出土地建烈士陵園,集中安葬革命烈士,讓他們得以安息。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小河鄉先後入駐縣蘇維埃與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成為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如今這裡保存的蘇維埃政府保衛局、裁判部、造幣廠、印刷廠、修械廠、紅一方面軍後方總醫院、紅五軍隨營學校、列寧圖書館等革命舊址和紅十八軍建軍遺址。是見證紅色小河的重要物質載體。
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小河人民,在艱苦卓絕的鬥爭年代,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和考驗。自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以來至解放前夕,境內的共產黨人、紅軍將士、赤衛隊員、婦聯幹部、農協會員,他(她)們堅持真理、伸張正義,百折不撓,為人民解放事業,前仆後繼,不惜犧牲,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這裡紀念有名在冊的位烈士和眾多還不知名的英烈。或許,他們的姓名我們將難以詳考,但歷史會永遠銘記這些有名和無名的英雄們。他們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犧牲精神,是這方土地永遠的光榮和驕傲。
巍巍青山埋忠骨 ,潺潺溪水頌英靈。撫今追昔,為緬懷英烈,告慰忠魂月,當地黨委政府謹擇吉地,修建陵園,矗立豐碑,昭啟後世,永垂千古。
小河烈士陵園占地42畝 ,建成後有烈士墓區、烈士事跡陳列館、浮雕廣場、和平廣場、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等多個功能區,集紀念、教育、遊覽於一體。其中,小河烈士紀念碑高達16.86米。
古樟十八君子
在小河鄉潭灣村,有座始建於清末的安灣橋,橋頭矗立一棵百年古樟,虬乾曲枝,濃蔭匝地。當地人都知道,這可不是一棵簡單的古樟,它可見證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紅色革命史。
家住橋頭不遠處的王曲圃老人年近八旬,他的祖輩有位叫王逑述的革命烈士。當地《王氏族譜》記載,王逑述於民國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去世。王曲圃說,紅軍撤出小河後,王逑述擔任區蘇維埃財政委員,因叛徒出賣,被白軍殺害。這與《瀏陽縣誌·烈士英名錄》記載王逑述犧牲於1933年吻合。
王逑述犧牲的具體細節,《王氏族譜》、《瀏陽縣誌·烈士英名錄》都沒有記載。王曲圃說起來駭人聽聞:當時白軍共逮捕了王逑述等18名地下黨員,全部砍頭,還慘無人道地將18位烈士的頭顱掛在安灣橋頭古樟上示眾! “後來烈士們的家屬冒險將頭顱取下來。”王曲圃說,當地民眾將這些烈士的遺骨,就安葬在安灣橋不遠處。
湯平
湯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授銜)。原名王紹高,字季欽。1903年8月4日生於湖南省瀏陽縣(今瀏陽市)張坊區小河鄉一個小山村。7歲入國小讀書,四年後隨教私塾的父親在私塾讀書。後在父親、叔父開的染房、藥店、布店當學徒,練就雙手打算盤的硬功夫。
1924年參加國民黨。1925年參加中共組織領導的農民協會,曾任鄉農協委員。“馬日事變”後自行脫離國民黨。
192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5軍第2縱隊6大隊軍需,第1師第2團連政治委員。參加兩次攻打長沙。
1932年3月起,任紅3軍團第3團政治處黨支部書記、政治處主任,後方補充團政治委員,第5軍第1師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長、秘書處處長,紅3軍團第5師第13團俱樂部主任,第5師政治部破壞科科長、宣傳科科長,第4師供給部部長,第10團供給處主任和陝甘支隊第2縱隊第4師供給處處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到達陝北後,任紅1軍團政治部巡視團主任、直屬政治處主任。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等戰役。
抗日戰爭初期,任抗日軍政大學佇列科科長,八路軍駐晉辦事處政治部主任,八路軍政治部秘書處處長。
1940年3月起任晉西北行政公署財政處處長、糧食處處長和行政公暑秘書長。狠抓晉綏邊區的財政經濟體制和規章制度建設,研究制定會計、審計、預決算等制度和一系列政策法令,逐步實現邊區財政工作的正規化,克服困難廣開財源支援前方。解放戰爭時期,任呂梁行政公暑副主任、晉綏行政公暑督察處處長,華北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總後方勤務部參謀主任。參與組織遼瀋、淮海、平津戰役的後勤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計畫局財政處處長,參與國家財經計畫中財政問題的方針、政策調查研究和業務處理工作。
1950年11月起,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後方勤務部財務部部長,中央軍委財務部部長,總財務部副部長,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財務部部長。參與組織領導建立軍隊財務機構,統一經費供應標準和財務管理制度等工作,從財務工作上保證部隊生活、國防建設、作戰開支,陸海空軍及特種兵的建立,特別是對志願軍出國作戰等費用的及時供應;總結軍隊預算經費管理特點和規律,提出了“總部專管”、“實報實銷”、“指標控制”、“定額包乾”的經費四種管理辦法。1962年11月任總後勤部副部長,主管全軍計畫、財務、基建和物資管理。
1955年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團誣陷批鬥和刑訊逼供,於1968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時年65歲。經中央軍委批准,1979年昭雪平反,被定為革命烈士。
王紹坤
王紹坤 (化名陳青田、劉少青),女,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家,傑出的婦女活動家,王首道原配夫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8月出生在瀏陽縣小河鄉潭灣村一個進步知識分子家庭。其父王藩述精通醫學,常免費為平民送醫送藥,其母勤勞善良,樂於接濟四鄰。因積勞成疾,而雙雙早逝。王紹坤兄妹9人,全靠長兄王植三教書工資收入維持生計。
王紹坤自幼聰穎好學,6歲時入國小讀書,1923年考入洞溪高小,當時共產黨領導工農民主運動已在全縣範圍蓬勃開展,進步師生積極參加了這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王紹坤經常和同學們一道到鎮上查禁仇貨(日貨),向工人、農民講解受苦受窮的原因,動員他們投入工農運動,她在運動中表現突出,是年冬被秘密吸收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員。
1926年,她由團組織推薦,考入瀏陽縣迎佛寺女子學校,該校有潘介堂、宋克若等一批進步知識分子任教,他們廣泛傳播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學校的婦女運動正掀起高潮,王紹坤積極參加各種宣傳活動,不久被師生推選為宣傳隊長,後來她又參加了城關婦女聯合會,隨著工農和婦女運動的深入開展,全縣各地都建立了婦女聯合委員會,這時北伐戰爭取得節節勝利。北伐軍先遣隊葉挺獨立團已進瀏陽城.在湖南省委和北伐軍的支持下,瀏陽各地迅速建立起黨的基層組織。1926年10月5日建立了以潘心源為書記的中共瀏陽縣首屆縣委。
1927年2月,在縣委領導下,召開了瀏陽縣第一次學生代表會,建立了瀏陽縣第一屆學生聯合會,王紹坤當選為7人組成的委員會委員。並當選為共青團瀏陽縣地方委員會宣傳組組長。是年5月發生馬日事變,不少革命同志慘遭殺害,瀏陽縣按照臨時省委的指示,組織工農又勇隊攻打長沙,王紹坤參加了農軍大隊,隨潘心源、彭瀾征率一路於5月30日攻占了小門一帶。後瀏陽義勇隊奉命開往平江與平江部隊匯合參加南昌起義。原已公開身份的共產黨員和幹部均隨部隊離縣,王紹坤、邵振維、董維等女同志被留在縣內堅持工作,不久組織上決定王紹坤回家鄉發動民眾,擴大革命隊伍,為大規模武裝鬥爭作準備。
是年10月,王首道奉省委指示,回瀏陽東鄉領導恢復和發展黨團組織和武裝力量,成立了以王首道為書記的中共瀏東特別支部,以張啟龍為主任的瀏東暴動委員會,以劉少齡為隊長的瀏東遊擊隊,王紹坤參加了游擊隊.在攻打張家坊、沿溪橋等戰鬥中表現勇敢堅定,並和李貞(後成為共和國第一位女將軍)一起擔任特支和游擊隊的秘密通訊員、偵察員。常以走親訪友名義,巧入敵營偵察,給游擊隊提供準確情報,偵察中機智勇敢多次逃脫虎口,化險為夷。
1928年2月,王紹坤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張坊團局團總王五貞為抓不到王紹坤,惱羞成怒,便帶大隊人馬將王紹坤和他伯父王新元,家洗劫一空,並將她的兩個堂弟慘加殺害。不久傳來噩耗,邵振維,易維五等同志壯烈犧牲,鐵屎山一帶慘遭敵人血洗……王紹坤狠心咬破手指,撕一塊白色底衣,寫下了“誓死報仇”,決心與敵戰鬥到底!
一天,她們從偵察得知,仁和洞團總張啟藻帶領挨戶團在當地捕殺民眾。便迅即組織游擊隊偽裝成敵聯防隊熊紹文部,從張家坊連夜趕到仁和洞行宮大屋,到達目的地後,將幾十名團丁的槍卸了並派人將張啟藻和其他主要頭目叫來行宮開會,待他們到齊後,游擊隊將大門關閉,當即宣布他們的反革命罪行,將張啟藻等頭目就地處決了。先後還消滅了盤據在達滸的敵新八軍一部,處決了江盧段的惡霸孔昭四等繳獲了部分槍枝、彈藥。
是年冬遊擊隊返回仁和洞休整,對游擊隊恨之入骨的敵新八軍,聞訊後派2個連的兵力冒充賀龍部,來到仁和洞山下,要求雙方派代表談判合編事宜,游擊隊未能識破敵人的陰謀,派黨代表唐繼芬等8人到指定地點談判,當游擊隊代表接近時,敵人瘋狂射擊,唐繼芬等6人當場犧牲,繼而敵人進攻游擊隊駐地,游擊隊傷亡慘重,難以支持,為了掩護游擊隊轉移,王紹坤與李貞一面還擊一面向附近的祖師岩 (獅子崖)攀登,將敵人引向山崖,崖頂已無去路,眼見敵人餓狼般向她倆撲來,懷著對敵的滿腔怒火,她們對著敵人射完了最後一顆子彈,轉身跳下山崖,敵人以為他倆已葬身崖底,退下了山。王紹坤、李貞兩人幸未於難,她們被樹枝掛住了,後經民眾援救,與戰友重逢。後王紹坤轉移到江西萬載的小源(今仙源鄉)叔父家醫治。
1929年4月,王首道調任湘鄂贛特委書記,來到小源看望了王紹坤,後經組織同意,他們結為了夫妻,不久王紹坤傷情基本恢復,被調到特委機關工作。1930年6月,王首道調任湖南省委組織部長為了掩護省委機關,8月初將王紹坤、王紹蘭(紹坤堂妹)從瀏陽接去擔任省委機關機要通訊工作。王紹坤姐妹以劉少青的名義在銅官鎮(當時省委機關駐地)開了一家米店,監視敵人的動靜,接待過往的同志,同年11月省委機關遷到靖港,她們又機關附近開了一家小店作掩護,由於叛徒告密,國民黨當局迅即派軍警趕來抓捕王首道等人,適時逢王首道外出未歸,敵人撲了個空。省委決定將機關遷去常德,通知王紹坤先行轉移,乘船前往,不料在船上被一個叫部三癩子的流氓認出,密報反動當局。特務駕一小火輪追來,在陵子港將王紹坤姐姐等抓獲。押解到長沙陸軍監獄。
在監獄裡,敵人軟硬兼施,進行了15次審訊,威逼她們交出王首道等人的下落,姐妹倆堅貞不屈,敵人得不到口供。最後殘酷地使用了拔指甲、打火印、灌辣椒水、壓竹槓等酷刑,敵人得到的只有痛罵和諷刺。幾天后,王紹蘭慘死在敵人的老虎凳上。
王紹坤在入獄後第17天上午,被押到長沙城東門的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敵人殘酷地殺害了她。與楊開慧等人前後幾日在同一刑場就義。
歷史風雲中的小河
近代歷史上,小河地區因地處湘贛交界,交通閉塞,山嵐屏障,成為中共早期創立根據地時的重要活動地帶,建立了各級蘇維埃政權,瀏陽蘇維埃政府 、省文保單位“紅一方面軍後方總醫院(范家祠堂)”、縣保單位“紅十八軍”誕生紀念地、工農赤色造幣廠等革命舊址30餘處保存至今,尤其在嚴坪村與黃茅鎮交界的 金鐘湖周邊,是工農武裝活動的活躍地帶,成為中國革命進程中一個有力的見證者。
郭子明 (1906~1934) 中共黨員,紅軍早期高級幹部,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鄉官道郭村人。又名景儀,別名森林。因家境貧窮,16歲時輟學到西安某錢鋪當學徒。三年後參加國民革命軍,不久被派往湖南軍事學校學習,學習期間結識中共黨員程子華。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子明和程子華先後打入岳維峻軍中並擔任衛隊營連長。兩位學友相聚後,即與其他中共黨員一起開展黨的秘密工作。後岳部縮編,子明離開部隊,但他仍堅持做部隊的工作。1929年,子明受中共中央軍委派遣,到中共湖北陽新縣委工作,這時紅五軍五縱隊在陽新、大冶一帶活動。同年12月,當敵獨立15旅派部進攻紅軍之際,子明受中共黨組織和紅五縱隊指派,與程子華取得聯繫,隨後率領紅軍從外部進攻,策應程子華在敵人內部發動兵暴,獲得成功。這就是著名的“大冶兵變”。
大冶兵變勝利後,兵暴部隊改編為紅五縱隊第二支隊,郭子明任紅五軍第五縱隊政治部主任。後歷任紅七團政治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師政治委員、中共鄂東南道委委員、紅十六軍第九師政治委員、湘贛省軍區參謀長、軍區九分校校長等職務。
1934年1月,郭子明任湘鄂贛省軍區參謀長時,紅十六軍在修銅宣豐邊區被敵人圍困,他與部分紅軍戰士隱藏在甘坊後面的大山中,三天三夜不得突圍,彈盡糧絕,毫不氣餒,帶頭挖草根和苦菜,先給傷員和士兵吃,然後自己才吃。脫險後,省委派他到瀏陽金鐘湖地區開展游擊戰爭。1934年12月某天,遭敵人襲擊,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下段來自崐岺所著《父親杜平-紀念杜平將軍誕辰一百周年》,杜平將軍來自萬載黃茅鎮。
梁志泉 ,萍鄉人。1926年加人中國共產黨,負責宣傳工作。1927年夏,梁志泉參加了家鄉共產黨領導的斑竹山暴動,失敗後被追捕,家被抄,遂化名王若僧,經親友幫助,密往黃茅,住在我的祖父家中避難。那時父親已在長沙讀大學,僅假期回家。梁志泉比父親大兩歲,萍鄉中學畢業,又是搞宣傳的“同行”,兩人一見如故,經常抵足而眠,徹夜長談,探討馬克思主義,暢想共產主義革命遠景。梁志泉還帶來一些革命書籍及宣傳資料,現今老家還留有一本《獨秀文存》。梁志泉是父親結識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促使父親以後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梁志泉在黃茅住了一年多,革命形勢有所好轉,梁志泉決心獨自上路去找黨的組織。1929年冬,梁志泉在途經高橋時不幸遇難。噩耗傳來,全家震驚,父親失聲痛哭,為失去一位摯友不勝惋惜。經多方了解才知:當時黃茅金鐘湖一帶山區,共產黨領導的秘密組織已具相當規模,使當地的地主武裝民團十分恐慌,他們到處追捕“共黨嫌疑分子”,這就促使各游擊隊十分警覺。梁志泉一進入山區,因口音不同,來歷難辨,被游擊隊誤認是民團密探而被錯殺。直到革命勝利,父親才有機會向有關部門寫信詳細說明了梁志泉的情況,澄清了他的歷史,後經組織調查核實,追認梁志泉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