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新石器時代
來源:1958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出土
規格:高46.2厘米
材質:陶器
簡介:
在其腹部兩側的環耳處繫繩,汲水時手提繩子將瓶置於水中,因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於水中;注滿水後,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來。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它一般為小口細頸、斜肩鼓腹、瘦長尖底、腹部有對稱雙耳,也稱小口尖底瓶。它的產生年代大約在距今6500年前,存續了1500年左右。其分布範圍西至甘青地區,東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漢水中游,北達內蒙古中南部、晉北、冀西北地區。尖底瓶通常被認為是汲水的工具,也有學者認為它具有禮器功能,盛放酒或水以用於祈雨、祭祀、慶典等禮儀活動。
相關詞條
-
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與1958年在陝西寶雞市出土,高46.2厘米,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外形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歷史 套用 科技界、考古界對尖底瓶的錯誤認識 -
紅陶小口尖底瓶
紅陶小口尖底瓶,1972年陝西省臨潼姜寨出土,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名稱 介紹 -
小口尖底瓶[陝西歷史博物館]
小口尖底瓶,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典型水器,BC5000-BC4000,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高41厘米,口徑5.8厘米,泥質紅陶,杯形小口,細頸,深腹,尖...
簡介 外形 尖底瓶 歷史 套用 -
尖底陶瓶
尖底瓶,指的是流行於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種陶器。形式較多,一般是小口、細頸、長圓桶形腹,尖錐狀底。
簡介 尖底瓶的考古和歷史資料及價值 -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的陶瓷器,陶色呈褐紅色,小口,器身通體布滿刻劃紋。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
-
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是一種禮器,尖底插入陶琮的中孔,瓶內盛放酒水,用於祭祀天地(參看:仰韶文化陶琮;酉酒尊奠字的金文金文甲骨文即小口尖底瓶形狀)。 早先考古學家假...
出土文物 物品原理 解讀尖底瓶 -
彩陶旋渦紋尖底瓶
彩陶旋渦紋尖底瓶,陶器類重要文物,原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距今5100~4700年,出土於甘肅定西市隴西縣呂家坪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收藏。主要用途...
文物簡介 資料及價值 起源及特徵 -
陶瓶
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繫繩的耳。可將陶瓶拋於水中,待瓶子灌滿了水並浮起後,她就可以收起繩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雖非飲器,也與水有關。
陶瓶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