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小區廣播系統(CBS)是一項和現有短訊息服務類似,又有其顯著特色的一項功能。簡單地說,它在公用陸地行動網路(PLMN,Public Lands Mobile Networks)某特殊區域內,把具有通用性的短訊息(如氣象、交通等信息)按頁有規律地利用無線網路中的小區廣播信道(CBCH, Cell BroadcastChannel )向網路覆蓋的區域單向、有選擇地廣播傳送,使登錄在網路上的所有用戶手機上直接顯示相關信息內容。由此可以看出,它是滿足公共信息一點對多點傳送的有效手段。小區廣播區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小區,也可以是整個的公共陸地移動網PLMN。
小區廣播短訊息在控制信道上傳送,與點對點短訊息不同的是,移動台(即手機用戶)實時地接收,但不存儲於SIM卡內。小區廣播短訊息要求每兩秒從網路向空閒的移動台傳送一條約80位元組的訊息,這對應於下行TCH/8的一半容量。
結構
小區廣播系統的網路結構由內容提供者(ICP) ,小區廣播實體(CBE)、小區廣播中心(CBC)、基站控制器(BSC)、基站(BTS)、手機終端(MS)等部分組成。
ICP為小區廣播服務提供信息內容,CBE對所有來自ICP的原始廣播信息進行收集、分類、調度等處理,並提交到CBC,CBC根據協定約定對來自不同CBE的訊息進行管理,然後將操作命令送到BSC,BSC對接收到的命令進行翻譯、儲存並傳送到指定的BTS,BTS對廣播短訊息進行流量控制,然後傳送給MS, MS能夠連續地監測廣播信息並在用戶不通話狀態時接收信息。
特點
(1)普及性:GSM網路全都支持小區廣播功能,全網95%以上的手機終端支持接收中文的小區廣播信息。
(2)豐富性:小區廣播支持高達6萬個以上的頻道,可以實現足夠多的業務。
(3)低成本性:小區廣播無線通道CBCH是預留在GSM系統中的,即使不使用,該信道和時隙同樣預留,相當於高速公路兩側預留的低速道,即使沒有汽車跑,也空閒在那裡。運營商開通小區廣播占用交換系統的資源很少。
與簡訊的比較
根據GSM標準,小區廣播信息每1.883秒可傳送一次。CBC把訊息分 發給指定基站,分發速度取決於傳送範圍。例如CBC把訊息傳送到4萬個基站,30秒即可完成。那么在一個有1500萬激活用戶的網路,每秒鐘能送達50萬用戶。如果換做發普通簡訊的話,至少需要500個簡訊中心才能達到這種效率。
套用現狀
1993年,小區廣播在第二階段GSM標準中被定義;1996年5月,德國運營商啟動了一個項目調查商業小區廣播服務的可行性;1998年3月,黎巴嫩推出第一個商業系統。從此,各公司開始研發各種小區廣播系統和應用程式。因其具有占用資源少、用戶定位精準、發布速度快等獨特技術特點和優勢,小區廣播在許多已開發國家的應急體系都有套用。在英國倫敦捷運爆炸事件中,官方曾使用小區廣播給事故發生地附近的居民發布避難信息;在亞洲斯里蘭卡海嘯災難發生時,小區廣播提示民眾即將到來的巨浪,並指導他們前往救助中心。從2008年起,歐洲的主要運營商也開始在他們的通信網路里部署小區廣播。日本地震和海嘯預警系統(ETWS)和美國商用手機預警系統(CWAS)均採用小區廣播傳送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