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冶村

小冶村隸屬萊蕪口鎮,位於萊蕪北12公里,地處丘陵,村西為長山,村北為龜山①,東連廟河圈村,西為泉頭村,北接陳林村,南臨方下河與古城河隔河相望。東(邢)姚(口)②公路由村西穿過。耕地1280畝,402戶人家,1247口人。

小冶村隸屬萊蕪口鎮,位於萊蕪北12公里,地處丘陵,村西為長山,村北為龜山①,東連廟河圈村,西為泉頭村,北接陳林村,南臨方下河與古城河隔河相望。東(邢)姚(口)②公路由村西穿過。耕地1280畝,402戶人家,1247口人。

小冶村西原有錫礦坑③和冶煉灰碴。相傳宋屬萊蕪監十八冶之石門冶。因冶煉規模較小,故名小冶。小冶村現有張、宋、鄭、姜、劉、閆、仲、李、呂、孫、陳、田、楊13姓。張、宋、鄭姓人口居多。自古以來,村民同舟共濟,和睦相處,耕讀繼世,民風淳樸。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垂陽保·小冶”。1941年至1945年,萊蕪劃為三縣時,小冶村歸萊北縣雙山鄉。1960年至1962年屬口鎮公社林馬管區。1962年至現在屬口鎮公社(鎮)陳林管區。
小冶村歷史久遠。村北土堰上有烘范窯遺址一處,自東而西遺有並排的3個殘窯④。1995年7月7日,市文物辦在一個窯中發掘出l件宋代陶鼎范⑤。在水壩下溝中,遺有銅質的大量范具殘塊。據此而知,此處窯是烘范窯,是為小冶鑄造廠提供范具的地方。這些范塊對研究宋代的泥范製作和鑄造過程,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證據。
在村北小河西岸有一條土石堰,長約60米,寬4米,高2米,東西走向。據村民口碑相傳,此堰是明代大書法家雪蓑所築。至今古風猶存。村東的平地里觀音廟一座,修建於明末崇禎年間。此廟原有房屋3間,裡面供奉著觀音奶奶等神像五尊。廟前植一白楊樹,高約20米,粗2人合圍。相傳當時香客盈門,沙彌誦經,煙霧繚繞,一派繁華景象。1951年拆除廟房及神像,現已無存。
村東南約300米處有兩棵古杜梨樹,在起伏的山地上拔地而起。它像兩把巨傘,遮天蔽日,展示出一派勃勃生機。遠遠望去兩棵杜梨樹相依相繞,別具風致。樹幹最粗處約1.5米,高約20米。據老人們介紹,古時這裡曾是一片墓地,四周有兩米多高的圍牆。“文革”期間這裡的墳墓被平為田地,圍牆被拆除,唯獨這兩棵杜梨樹倖存下來。
小冶村內的文物景觀現存有多處,山前街東風巷中間路東存放著一個巨大碌碡,村里人叫它“王碌碡”,長約1米,大頭直徑為0.6米,小頭直徑為O.5米。此碌碡青石結構,完好無損,光滑,相傳是清嘉慶年間大財主董七⑥所留之物。從東風巷南行百米,便到光明街。此街自古叫上馬石街⑦,是村中的豐街道。緊靠上馬石的西邊原有兩棵古槐,虬頸蒼鬱,需3人合圍,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毀。在上馬石街東首路南,原有天主教堂一座,正房8間,配有鐘樓1間,馬棚3間,坐北朝南。當時教堂內掛一鐵質大鐘,高過半人,響聲如雷,每天清晨敲響招集教徒前去誦經。1891年,天主教再次由濟南傳至村里,發展教徒28人。該教堂在80年代以前房屋尚存,後坍塌。5E-f%Q7\e*[
小冶村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小冶村人跟著中國共產黨鬧革命,前赴後繼,奮勇殺敵。其中6人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戰爭年代,男勞力為軍隊抬擔架、運給養,婦女做軍鞋軍襪,兒童站崗放哨,全村人都為革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解放後,村里先後成立了“換工組”、“變工組"、“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後又加入高級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
1971年村里除參加公社分配的“戰山河”任務外,結合本村實際,村裡有計畫地改山治水。村里建成了長150米,高5米的揚水站一處,挖渠道300米,灌溉面積達400畝。1972年冬又建成了東嶺小型揚水站,建渠道3500米,擴大澆地面積200畝。1975年對村東小河進行綜合治理,開挖了河道,並築堤1500米,引流灌田。同年改河造地400畝,以補本村人多土地之不足。1977年投資2500元,建成了一架長。150米、高8米的引水跨河渡槽,擴澆面積700畝。由此全村基本實現了水利化。農作物由原來的一年一季的地瓜、花生,到:1978年時已成為一年兩季的玉米和小麥。黨的三中全會後,小冶村一改過去單種糧的舊習慣,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植桑養蠶業。1980年至。1995年先後發展桑園300畝。全村產蠶繭2700斤,產值達10萬多元。
小治村自建村就重視教育,崇尚文明。建國前,就有私塾一處,就伺私型一處,人稱“學堂"。1951年後,小冶村國小建立。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2001年,有多人考人大中專學校。
自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廣開財路,大步奔向發家致富的道路。小冶村石灰石資源極為豐富。自1990年以來,村民紛紛在公路兩側建起了石灰窯、石料廠。為了支持村民致富,村兩委自始至終,統一為采石戶辦理了開採經營證,統一規劃,提供礦場,統一支付資源費。並新開通兩條盤山公路,為村民開發石料資源創造了優越環境。如今,全村有半數農戶從事片石開採、砸石子、燒石灰。全村有大小灰窯52座。個體磕石機8部,年收入120餘萬元。建材業的發展,帶來了運輸業的興旺。如今,村裡有拖拉機92部,運輸收入70餘萬元。
注釋
①龜山:坐落在村北,依村而臥。龜山很小,方圓不過2公里。從高處看龜山,山頂平坦,四周有土圍牆,整個山頂似龜甲。山東頭似龜脖,直伸向河邊,如龜探水。山上有黑、白、黃、綠、紫五色土,實為罕見。
②東姚公路:西起泰安市姚口,東至苗山鎮東邢。1975年冬開始動土建修,於1976年5月建成通車。全長約80公里。
③錫拉洞:位於村西山嶺上,是宋代時期的錫礦坑。此洞口朝南,深不可測。
④三殘窯:第一個窯直徑3.5米,高2.5米;第二個窯現僅剩紅土痕。第三個窯直徑3米,高2米,底有木炭層。窯壁用坩土泥做成,厚約10厘米。
⑤范:狀似農村用泥做的燒柴的三足火爐。通高O.37米,口外直徑O.5米,內直徑0.33米。口圓唇、斂腹、圓底、柱足。通過剖沿觀察,芯板光滑,半環耳。范用坩土做成,外表粗糙,有羼和料。
⑥董七:相傳清末人士,是村裡有名的大財主。當時,董七擁有土地數頃,飼養著牛、馬數隻。村中的“王碌碡”、“上馬石”均是他所留之物。
⑦上馬石街:原先街兩側有巨石兩塊,上高下短,形如上馬石。如今兩塊上馬石,一塊被毀,另一塊猶在。相傳上馬石是財主董七家人上馬之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