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萊施-尼漢綜合徵又稱雷-尼綜合徵,自毀容貌綜合徵.Lesch與Nyhan與1964年首次報導並描述本病的臨床特點,本病的臨床特點是男孩發病、智力低下,舞蹈狀手足徐動、腦性癱瘓,強迫性自殘、攻擊性行為和高尿酸血症等,小兒時期發生的嘌呤代謝異常(metabolicabnormalityofpurine)多由於尿酸代謝異常,其中以萊施-尼漢綜合徵(Lesch-Nyhansyndrome)較常見。
病因
(一)發病原因
萊施-尼漢綜合徵屬於伴性隱性遺傳的先天性代謝病,Seegmiller於1965年證實本綜合徵由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或HPRT)缺陷,致嘌呤代謝異常,尿酸蓄積,HGPRT是嘌呤補救途徑的重要環節,它將次黃嘌呤和黃嘌呤轉化為核苷酸,次黃嘌呤核苷酸(IMP)和鳥嘌呤核苷酸(GMP),LNS的遺傳學特徵為X性連鎖隱性遺傳,母親為基因攜帶者,專侵犯男孩。
(二)發病機制
本病的基本生化異常是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的缺陷,HPRT基因定位於Xq26~q27.2,包括9個外顯子和8個內含子,總計57kb,本病的致病基因突變為點突變或缺失,有多種突變類型,正常時HPRT存在於人體各種組織中,在腦的基底節內活性較高,本酶的功能是使磷酸核糖基轉移到次黃嘌呤和鳥嘌呤,分別形成次黃嘌呤苷酸(inosinicacid,IMP)和鳥苷酸(guanylicacid,GMP),IMP和GMP對於嘌呤的合成有反饋抑制作用,患病者由於HPRT缺陷,IMP和GMP合成減少,對嘌呤合成的抑制作用降低,嘌呤合成增多,致使其終末產物尿酸大量蓄積體內,出現高尿酸血症,HPRT的部分缺陷表現為痛風,完全缺失則表現為Lesch-Nyhan綜合徵,本病確切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多巴胺能神經元幾乎完全喪失,推測D1-多巴胺拮抗因子可能與本病的神經系統表現,尤其是自殘行為有關。
治療
【治療】
1.一般治療:
A)飲食控制:應避免攝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甜麵食。保證營養。
B)支持治療:通常用含鹽平衡液使病人尿量充足。如多枸櫞酸鹽通常較碳酸氫鹽有效。並維持其尿液pH接近中性(7.0)。加強護理,防止自殘,進行必要的約束。
2.藥物:給予能增加腎臟清除尿酸的藥物。
(1)丙磺舒:如丙磺舒(probenecid)能有效地增加尿酸清除,可用於治療腎功能正常的高尿酸血症病人。
(2)別嘌醇(allopurinol):治療尿酸過高可用別嘌醇(allopurinol),使血清尿酸維持在179μmol/L(3mg/dl)以下。開始劑量為2.5mg/(kg?d),再根據尿酸水平調整劑量,年長患兒可用到200~400mg/d,分2~3次口服。從小量開始,2~4周后增加用量,有脫水者服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鈉(檸檬酸鈉)。多數研究者提出別嘌醇能抑制次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尿酸的合成,防止尿酸結石沉積於骨、關節、腎臟等組織,改善或恢復腎功能,但對神經系統症狀無效。有人試用腺嘌呤,葉酸、或腺嘌呤與葉酸聯合套用,以及谷氨酸,鎂等治療LNS神經系統症狀,亦均無效。
(3)秋水仙素: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或病情嚴重者可服本藥。
3.其他療法:如酶代替療法和基因療法。但目前仍在研究階段,未取得有效成果。
【預後】
本病易發生意外性傷害而危及自身生命,不經治療預後不好,導致生長發育障礙和早期死亡。根治方法尚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