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0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8萬元,占總收入的37.6%;畜牧業收入7.57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2頭,肉牛4頭,肉羊24頭,雞440隻);漁業收入0.06萬元,占總收入的0.2%;林業收入7.03萬元,占總收入的 27%;第二、三產業收入1.47萬元,占總收入的5.6%;工資性收入1.14萬元,其他收入0.14萬元,占總收入的0.5%。農民人均純收入1408.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林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2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7畝(其中:田68畝,地89畝),人均耕地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1畝,主要種植核桃經濟林果;荒山荒地8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畜牧,主要銷往縣內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2.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核桃、蠶桑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6戶,共有鄉村人口154人,其中男性79人,女性75人。農業人口153人,勞動力6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52人,布朗族1人,傣族3人,漢族9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1人,參合率46%;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室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30戶,占農戶總數的8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困嘎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東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19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人,小學生5人,中學生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7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男黨員3人,女黨員1人。
發展重點
存在問題和困難:電網未改造,線路老化,電價高;村組公路路況差,需養護、維修。
發展重點及思路:發展茶葉200畝;養豬200頭、牛80頭、羊150隻。到“十一五”末力爭使農民純收入由2006年1408元增加到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