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房古民居群

據說下厝的東西兩大厝房檐原本相連,廊上建有小閣樓,名為“娘子織布樓”,“文革”後期毀殆。 在下厝西大厝的埕地上有莊大東所挖的一口水井及一個直徑為I米的石制洗衣臼,沿用至今。 這兩座古大厝曾湧現出眾多人才,中厝的大廳堂上,現在仍懸掛著清·嘉慶年間的“舉人賢”黑底紅框金字匾額。

小三房古民居群
中厝系莊大東堂兄弟莊大勛同期建造的一座兩進五間張大厝,右邊單護厝,總占地627.45平方米。屋後建兩間並列的文武館,占地300平方米,武館之前又有寬敞的練武埕。據《惠安縣誌》載,莊大勛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中武舉人。
下厝和中厝外牆牆基、牆裙以花崗岩砌築,其上用紅磚砌築,大厝內部以幾十根巨木作柱,支撐起寬廣的房頂。木柱之下的柱礎皆以輝綠岩雕琢而成,有方形、圓形和多邊形。
木柱之上是疊梁式托梁,樑上是椽子檁條屋架、 雙層瓦屋面,上有瓦筒壓頂,檐前有陶製封檐和滴水。由於中厝和下厝始建時正好臨海,這種精巧堅實的房檐結構可有效地抵禦沿海風暴。
梁、柱、牆板上有漆畫和木雕,大門門廊兩側鑲嵌有精緻的磚雕,門前牆裙的基石有石雕,屋檐與磚牆的交銜處有泥塑雕。雕塑的內容有花鳥蟲草、山水人物,皆凹凸有致,疏朗得體,布局巧妙。
據說下厝的東西兩大厝房檐原本相連,廊上建有小閣樓,名為“娘子織布樓”,“文革”後期毀殆。在下厝西大厝的埕地上有莊大東所挖的一口水井及一個直徑為I米的石制洗衣臼,沿用至今。
舊時山腰人笑莊大東“東伯建厝飼蚊”,謂其奢建房屋,沒想到百年之間,莊大東、莊大勛兩兄弟子孫滿堂。
這兩座古大厝曾湧現出眾多人才,中厝的大廳堂上,現在仍懸掛著清·嘉慶年間的“舉人賢”黑底紅框金字匾額。
其餘的古民居較之下厝和中厝三座大宅,或少一兩進,或增減幾間護厝和廂房,在建築材料、內部構造和雕塑裝飾上大體相似,大多已經過翻建整修。這些古大厝皆面朝西南,為閩南沿海地區最佳朝向,其縝密的藝術構思和高超的建築造詣,不但在建築學、材料學、工程力學上值得後人借鑑學習,而且還包含著豐富的美學、工藝學的知識。
古民居的各廳堂主要為祭祀喜慶儀式之用。古民居里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每一座古大厝的大廳里,除奉祀歷代祖先的靈牌外,還供奉著一尊保護神,每到各保護神的生日或忌日,都要舉行隆重的慶典儀式。如下厝古民居尊奉的保護神是楊家將中的楊五郎,農曆四月二十三是其生日,每年的這一天,下厝這一房支的後裔就舉行慶典活動,並請來戲班演唱數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