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耳

尋耳

2013年一起尋找耳蝸事件,傳遍了銀川的大街小巷,在銀川市民的愛心接力下,經過114個小時的緊張尋找,耳蝸失而復得。“全城尋耳”事件讓當時還是南京藝術學院大三學生的銀川小伙王超下定決心,畢業後將這部溫暖人心的故事拍成電影 。 《尋耳》講述了小雨在和父母去公園遊玩的過程中丟失了自己的人工耳蝸,男主角是一名記者,他出於記者的責任感想要幫助事件當事人,以及對女主人公雨馨的愧疚之情(雨馨和小雨遭遇一樣,也是一名患有先天性極度耳聾的患者),一直在跟耳蝸丟失事件。由於突然有採訪任務被派出,從而無法跟進耳蝸事件。臨走前委託女主人公雨馨繼續完成未完成的耳蝸事件的報導,雨馨看完張明留給他的日記,繼而決定幫助小雨一家人,通過雨馨的走訪、調查以及媒體呼籲,銀川全市人民愛心接力,最終幫小女孩兒找到了丟失的耳蝸,讓小雨回到了有聲的世界,和正常的孩子一樣接觸到外界的聲音。同時通過尋找的過程也化解了張明的不愉快的故事。 《尋耳》入圍柏林華語電影節青年單元,亞洲大學生電影節、金克拉中國國際微電影大賽、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單元、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飛鷹原創單元劇情片、最美銀川微電影大賽銀鵲獎、2015江蘇省公益大賽二等獎,金丹若國際微電影節微月賽二等獎、江蘇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文化產品”、泰州市優秀創投項目基金。

媒體報導

中國青年報:那些感動全城的“尋耳”往事

當小女孩重新戴上耳蝸,睜著圓圓的大眼睛,叫了一聲“姐姐”,曹青莞一下子覺得心都要融化了。她甚至忘記了周圍還架著攝像機。對於曹青莞來說,沒有什麼比《尋耳》順利殺青更令她感到興奮了。作為一名重度耳聾患者,南京藝術學院大學生曹青莞曾站上《超級演說家》的舞台,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並獲得全國亞軍。

製作一部反映聾啞人群體生活狀態的作品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這一次,她零片酬出演,以製片人和主演的雙重身份參與到《尋耳》的製作中。

2015年10月,來自南京藝術學院的9位主創,從南京奔赴銀川,在短短8天內完成了《尋耳》的拍攝。

影片改編自一個發生在銀川的真實故事。一個患有先天性極重度神經性耳聾的4歲小女孩宋玉儒,不幸丟失了價值28萬元的人造耳蝸。在網民、民眾、媒體、政府部門114小時的齊力尋找下,丟失的人造耳蝸終於被找到。

導演王超被這個“全城尋耳”的故事感動,想和團隊將這個溫暖人心的故事拍成電影。

事情起初進展得並不順利。由於《尋耳》是一部純公益性的微電影,他們遇到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挑戰就是資金。

劇組成員決定自籌,將自己的生活費奉獻出來用於微電影的拍攝。在這個“沒有投資的劇組”里,每位演職人員都身兼數職,演員兼任化妝師、導演兼任路人甲、攝像兼任後期。女主角曹青莞的衣服也來自劇組,“組裡男女老少的衣服我都穿過”。

導演打趣地介紹自己的團隊,“這是夢之隊”。“拍攝之前我們就預料到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這是我們嘗試的第一個公益項目,不管多難,我們都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擠在南京藝術學院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整個團隊都在為拍攝做著準備:籌錢,尋訪當事人,撰寫劇本,找到適合拍攝的場地……

故事發生在13年前,因此尋訪當事人並不容易。從新聞網頁到尋找耳蝸的微博,再到銀川市市政網,劇組終於聯繫上了小女孩的父親宋國強。宋國強起初不同意把當年的事情拍成電影。女兒是重度耳聾患者,他不希望被過多地關注和打擾。王超向他介紹了自己的團隊,並保證將這部微電影拍好,表示拍攝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並了解耳聾患者這個群體。最關鍵的是,公益片的主角也是一個積極樂觀的耳聾患者,多少年來通過自身努力,獲得被大家認可的成績。

宋國強最終被他們的真誠所打動。

對於電影的每一個細節,團隊都儘可能追求完美。劇本反覆修改了十幾次,從紀實性的手法到藝術加工,從小女孩的視角到曹青莞所扮演的女記者的視角,編劇張瀚如回憶那段熬夜改劇本的日子,“很痛苦,但也很幸福”。

為了追求最佳視覺效果,劇組在早上5點起床,拍攝一輛火車從隧道穿過的戲。不知道火車具體什麼時間經過,攝像只好架好機器,一直守在攝像機旁,演員也一直站在固定的位置。

聽到“嗚嗚”的聲音,所有人以為火車來了,馬上進入狀態,但大多數時候只是汽車經過。這個可能在電影中出現了不到5秒的鏡頭,他們花了3個小時來拍攝。“10月的銀川已經很冷,大家凍得一天都沒有緩過來。”曹青莞說。

還有一場風車的戲讓劇組所有成員都記憶猶新。這場戲是小女孩在銀川市綠博園裡奔跑,周圍全是風車在轉動。沒有風車,大家便買來紙,所有人連夜做,沒有木棍,就用吸管或者筷子代替。由於擔心風車被壓壞,有一些風車甚至是在拍攝的現場趕製出來的,一邊做一邊插在道路旁的植物叢中。

“這個鏡頭最終呈現的效果非常美,我們使用了航拍,鏡頭裡,小女孩舉著風車奔跑,她四周所有的風車都在轉動。”攝像方嘯宇說。

由於不是專業演員,曹青莞一直在擔憂“我的表演無法把觀眾帶入到事件中,使他們和我產生共鳴”。

小女孩丟失的耳蝸價值28萬元,而且是一對一匹配的,如果找不到,只能再次開顱。對於正常人來說,很難理解耳蝸的重要性。“耳蝸丟失後,那種焦急的情緒我擔心無法讓正常的觀眾感受到”。

於是,曹青莞經常向劇組裡的一位記者請教,包括記者在某個時刻會不會做這個動作,在某個事件面前會怎么想,記者平時怎樣著裝,怎樣拿話筒……

從南京到銀川,1600公里的距離,劇組無法帶上所有的拍攝器材。上飛機前,為了不超重,導演將大大小小的器材按重量均分給每個人。器材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拍攝,比如有一個鏡頭需要用到滑軌,但他們沒有。最後大家想了一個辦法,讓演員坐在有滑輪的椅子來回滑動,在鏡頭裡達到滑軌的效果。

當《尋耳》劇組來到銀川,小到市民,大到政府官員、媒體機構,得知他們要拍攝“全城尋耳”,都為其“保駕護航”。派出所為他們提供拍攝場地,媒體提供演播空間,一些銀川市民也出演了影片中的某些角色。

目前,《尋耳》劇組正在南京藝術學院緊張地做著後期工作。看到視頻,曹青莞感慨:“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即使有一些不完美,也不會說它不好。”

今年10月,主創團隊開始創業,專門成立了南京稻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他們想以《尋耳》為起點,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公益文化項目。

但大家都不敢輕易提公益。“公益到底是什麼?如果觀眾不買你的賬,反而對影片產生排斥怎么辦?”曹青莞說。

劇照 劇照

他們沒奢望《尋耳》能給社會帶來很大的改變,“如果人們能因為《尋耳》知道耳蝸是什麼,它對耳聾患者有多重要,這樣就很好了。”導演王超說。

創作背景

尋耳 尋耳

南藝學子行程1700公里 微電影《尋耳》為愛發聲

2013年11月,一個為4歲先天性耳聾女孩尋找耳蝸的事件傳遍銀川大街小巷。四歲的宋玉儒患有先天性重度神經性耳聾,她不慎丟失價值28萬元的人造耳蝸,這使她再次面臨開顱手術和需要承擔的巨額費用。最終,耳蝸在全城市民的愛心接力尋找後失而復得。 2015年10月,遠在南京藝術學院就讀的寧夏小伙王超以及“朝陽輕雨”團隊成員陳碩健關注到這個新聞後,遠赴寧夏銀川,以此事件為題材拍攝微電影。近日,這部名叫《尋耳》的公益微電影呈現在大家面前,用鏡頭帶大家重溫感人的真實事件,通過熒幕為愛發聲。

團隊中的曹青莞因與故事的小女孩有同樣的遭遇,她說:“《尋耳》這部微電影成為做公益最好的視窗,通過它,我們將佩戴‘耳蝸’的群體帶到銀幕前,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這個群體。” 王超和成員們原以為拍攝會遇到很多困難,沒想到,一聽說是南藝大學生團隊拍攝公益微電影《尋耳》,從政府到市民,都積極配合、參與到拍攝中來。如今,《尋耳》已入圍金雞百花電影節學院獎短片大賽、中國國際微電影大賽—金克拉獎、泰州太美城市微電影創投大賽。

媒體關注

公益微電影《尋耳》還得到了中國青年報、新華日報、江蘇零距離欄目、寧夏衛視、銀川日報社、寧夏日報、銀川新聞網等媒體的廣泛報導。

尋耳 尋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