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二人轉
亦稱“蹦蹦”,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民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它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最初的二人轉,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藝人在晚間演唱東北民歌小調(俗稱“小秧歌”),後來,隨著關內居民的增多,加上長期以來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豐富了二人轉的內涵。在原來的東北秧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蓮花落、東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驢皮影以及民間笑話等多種藝術形式逐漸演變而成。因此表演形式與唱腔非常豐富。在民間中流傳著 "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傳"的說法,可見"二人轉"在民眾中的影響之深。可以說,二人轉最能體現東北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求。
相關詞條
-
梨樹二人轉
梨樹二人轉,二人轉的分支,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
簡介 歷史發展 表演手段與表現方法 唱腔曲調 -
二人轉[民間戲曲]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
歷史 特色 藝術風格 手段 演出形式 -
二人轉
二人轉亦稱“蹦蹦”,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最初的二人轉...
起源 基本簡介 演出形式 表現方法 唱腔曲牌 -
黑山二人轉
黑山二人轉是遼西走廊上流動的民間歌舞,主要為遼西走廊上歷代商旅、官兵服務。遼西古道上的騾馬大市,正是黑山二人轉發展繁榮的大舞台。
淵源 藝人 保護 演出形式 -
吉林二人轉
吉林二人轉俗稱“蹦蹦”、“棒棒戲”、“小秧歌”等。它是在東北大秧歌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吸收蓮花落、什不閒的演唱內容和唱腔而形成。
歷史淵源 基本內容 相關器具 基本特徵 主要價值 -
二人轉總動員
《二人轉總動員》是吉林電視台鄉村頻道的一欄目,自2006年至2017年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吉林省電視二人轉大賽”活動,累計參與報名人數超過了150萬人。
簡介 主持人 發展 宗旨 -
閻光明[中國二人轉演員]
閆光明, 1972年12月30日出生,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人,趙本山先生12號弟子。 在首屆“趙本山杯二人轉大賽”中獲銀獎,在遼寧省第六屆、第七屆...
早年經歷 演藝經歷 個人生活 參演電視劇 社會活動 -
娛樂二人轉
瀋陽廣播電視台,都市廣播調頻103.4《娛樂二人轉》主要體現的是東北地方特色的一檔娛樂搞笑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大兵以其詼諧、搞笑、幽默的語言形式,不以主持...
節目簡介 主持人 播出時間 -
白玉民[二人轉演員]
白玉民(1950.01.01—),女,二人轉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現任遼寧省民族藝術學校校長。
人物介紹 簡歷 主要業績 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