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彩電骨幹企業聯合運營科技公司,共建彩電專利池](/img/a/b40/nBnauM3X4ATMzQTO3gDM4kDMxMTM1IjN1YTMxADMwAzMxAzL4A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專利池(PatentPool)是專利的集合,最初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專利所有者達成的協定,通過該協定,將一個或多個專利許可給一方或者第三方,後來發展成為“把作為交叉許可客體的多個智慧財產權(主要是專利權)放入一攬子許可中所形成的智慧財產權集合體”。專利池的初衷是加快專利授權,促進技術套用。
進入“專利池”的公司可以使用“池”(pool)中的全部專利從事研究和商業活動,而不需要就“池”中的每個專利尋求單獨的許可,“池”中的公司彼此間甚至不需互相支付許可費。“池”外的公司則可以通過一個統一的許可證,自由使用“池”中的全部智慧財產權。
溯源
早在1856年,美國出現了第一個專利池——縫紉機聯盟,該專利池幾乎囊括了美國當時所有縫紉機專利的持有
![專利池](/img/b/cd9/nBnauM3XzgTN1MDM4gDM4kDMxMTM1IjN1YTMxADMwAzMxAzL4A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到19世紀末,專利池在美國已經十分普遍。但專利池的發展壯大開始遇到越來越多的爭議。反對者認為專利池有可能導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認為專利池成員常常互相勾結排斥競爭對手,控制市場價格,以非必要專利甚至無效專利進行不合理的收費。1912年美國最高法院在Standardsanitarymanufacturingco.,ltd.v.unitedstates一案中,認定這一衛生用品專利池固定銷售價格的做法違反了《謝爾曼法》。1945年,法官HugoBlack在Hartford-Empire一案中甚至聲言:在美國歷史上可能還從未有過像該專利池這樣成功統治產業的經濟暴政。法院在Hartford-Empire、NewWrinkle等一系列案例中都作出對專利池不利的判決,專利池的發展陷入低谷,這一狀況直至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改觀。
產生
專利池的出現是科技發展和專利制度結合下的必然產物。儘管爭議不斷,但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否認專利池的存在具有積極作用。
![專利池](/img/b/235/nBnauM3X4gTM5ADNzEDN3kDMxMTM1IjN1YTMxADMwAzMxAzLxQ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專利池講座](/img/f/2b6/nBnauM3XzYzMwITM4gDM4kDMxMTM1IjN1YTMxADMwAzMxAzL4A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專利池的另一顯著作用是能顯著降低專利許可中的交易成本。專利池對其他廠商實行一站式打包許可,並採用統一的標準許可協定和收費標準,從而被許可廠商不必單獨與專利池各成員分別進行冗長的專利許可談判,極大地節約了雙方的交易成本。 專利池還能減少專利糾紛,降低訴訟成本。專利池成員間的專利爭議可通過內部協商解決,而無需對簿公堂。專利池所擁有專利的清單以及被許可廠商的名單都會公布於眾,一旦有廠商侵犯專利權會很容易被查出,同時也減少了間接侵權的發生。專利侵權行為的減少意味著專利訴訟的減少。並且,即使出現了專利糾紛,專利池作為一個整體代表專利池成員參與訴訟,可使訴訟過程大為簡化。由於專利訴訟的成本高昂,動轍上百萬美元,因此專利池形式可以極大地節約訴訟雙方的訴訟成本,不但減輕了企業負擔,也避免了社會法律資源的巨大浪費。
專利池所具有的上述積極作用使其得以產生和發展,尤其是到了今天,現代專利池開始不斷壯大,其產業影響也越來越廣。
興起
1997年,基於MPEG-2數字視頻壓縮標準的MPEG-2專利池成立,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富士通公司、朗訊、索尼等九個成員。該專利池控制了全球MPEG-2標準的數字視頻壓縮產業。競爭者向美國法務部指控其違反了《智慧財產權許可的反托拉斯指南》,但法務部最終認定該專利池並未構成壟斷。之後,DVD3C和DVD6C相繼成立,其產業影響更是遍及全球。美國法務部在對這兩個DVD專利池的商業審查函中指出,雖然它們在專家審核機制上有
![專利池講座](/img/f/839/nBnauM3XyEjN3IzM0ADO2kDMxMTM1IjN1YTMxADMwAzMxAzLwg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現代專利池興起的原因
現代專利池的再度興起有其深刻的經濟與科技背景,它適應了全球一體化下科技發展和技術標準日益強化的新趨勢。
1)“專利灌叢化”形成的專利障礙需要專利池來消除
現代科技的複雜性已不能和以前同日而語,一項產品所涉及的專利越來越密集,出現所謂的“專利灌叢”(patentthicket)現象。“專利灌叢化”使得眾多專利間互相形成障礙的危險性大增,促使專利權人之間結成專利池以保障專利能夠順利實施。
2)產業分工精細化,產業鏈不斷拉長造就了專利池
由於分工越來越細密,產業鏈不斷延伸,某一產業內聚集的廠商數目遠遠多於過去,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技術關聯度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專利池,眾多企業各自尋求專利許可的交易成本將十分驚人,而專利池的一站式打包許可方式無疑是最為高效的選擇。
3)產業技術標準化催生了專利池
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伴隨著技術標準網路效應的影響,近年來產業技術標準的作用和地位愈加凸顯。技術標準的競爭成為世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現代產業技術標準往往同專利結合在一起,技術標準的形成過程也伴隨著專利池的形成過程。一項技術標準一旦確立,標準中所含大量專利的許可問題可能變得錯綜複雜,成為標準推廣的絆腳石。此時,相關專利權人結成專利池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式。無論是MPEG-2、DVD還是3G等標準,結成專利池成為標準推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4)現代技術周期縮短加快了專利池的形成
現代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技術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一項技術如果不能迅速實現產業化,很快就會變成明日黃花,不但不能贏利,甚至連研發成本都無法收回。然而技術產業化進程常常為費時費力的專利授權過程所累,人們不得不藉助專利池來迅速解決這一問題。如DVD-3C聯盟就是因為飛利浦、索尼和先鋒公司等不及漫長的專利談判,擔心錯過DVD產業的發展良機而搶先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