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將軍農民甘祖昌》編輯推薦: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甘祖昌同志,我的親密戰友,已離開我27個年頭了。27年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現在我眼前。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多少次睡夢中,我總看到他那一身農民裝束:腰扎白布帶,一雙赤腳,褲腿高綰,肩扛鋤頭,神采奕奕地出現在田頭地里和民眾中間……
作者簡介
彭霖山,男,江西蓮花人,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全國最受讀者喜愛的故事家百傑。近40年的創作生涯中,在全國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學作品逾500萬字,出版文學著作16部,獲第9屆中國民協“山花獎”、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
圖書目錄
1苦難磨礪童年志
2革命征途引路人
3暴風雨中的雛鷹
4兵工廠的採購員
5長征路上鋼鐵漢
6籌備軍需紓國難
7“銀元大戰”顯神威
8不吃“皇糧”的功臣
9二十萬大軍的“紅娘”
10真誠贏得愛情歸
11請求降銜的“傻瓜”
12三寫申請求解甲
13從將軍到農民
14虎形嶺上伏虎
15冬水田裡擒龍
16爭來的“科學種田”
17旱菸管入伍
18“鄉巴佬”坐冷板凳
19打開心靈的窗戶
20老夥伴中的“吝嗇鬼”
21為民“鼓”與“呼”
22小舞台大世界
23生命藥方的奧秘
24大家庭的協奏曲
25二十兜禾苗的罰款
26甘霖雨露潤蓓蕾
27一針一線總是情
28找準青春的坐標
29照亮心扉的那盞燈
30繃在視窗的塑膠薄膜
31一座橋變十二座橋
32寒流中的暖氣
33窮山溝飛出金鳳凰
34情感世界裡山高水長
35隻報一半差旅費
36蹉跎歲月的壯歌
37相逢何必曾相識
38生命與死神的較量
39永不隕落的將星
40擎旗自有後來人
附錄甘祖昌將軍生平
一片冰心在玉壺…………甘平榮甘仁榮甘公榮甘吉榮
後記
一片冰心在玉壺
甘平榮 甘仁榮 甘公榮 甘吉榮
爸爸甘祖昌離開我們整整27個春秋了,在這27個年頭裡,我們的媽媽龔全珍一直堅強地傳承著爸爸的精神,堅守信念,牢記宗旨,甘於平凡,微言仗義。直至耄耋之年,依然像蠟燭那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像蜜蜂那樣采蜜,為眾辛苦為眾忙;像春蠶吐絲那樣,一心只為他人御風寒。從而,用自己的品格和信仰凸現了人性之善,黨性之美。
爸爸和媽媽長相守,相濡以沫33載。他們不僅是夫唱婦隨的革命伴侶,更是肝膽相照的親密戰友。爸爸不當將軍當農民,解甲歸田回家鄉;媽媽放棄繁華鬧市的生活,伴隨爸爸千里迢迢進山區;爸爸回鄉種田扛鋤頭,媽媽堅守山窩執教鞭;爸爸大公無私,艱苦奮鬥,心繫民眾,淡泊名利;媽媽至善至愛,清貧廉潔,情系教育,長期奉獻……爸爸和媽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這樣逐漸融為一體,難以分割了。
然而,在我們兒時的記憶中,我們對爸爸和媽媽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卻一直很朦朧,甚至產生過誤解。記得我們小時候,一家人總是聚少離多,媽媽長期在學校里教書,只有在星期日才能回家過個夜,第二天大清早便又匆匆忙忙返學校去了。而爸爸雖然天天和我們住在一起,卻也很少見到人影。他經常是報著星星下田間,晚上荷鋤戴月歸。而我們小時候便開始學乾農活,拾野糞、放牛、割草,各乾各的,日常生活全靠叔叔嬸嬸關照。日長月久,竟然產生了這樣一種幻覺:我們似乎和父母隔著一堵牆,感覺中仿佛是父母收養的孤兒,難以享受撒嬌寵愛的幸福。就為這,我們曾經向爸爸坦誠地吐露過我們的這種看法。爸爸沉默了片刻,終於內疚地嘆出了一聲:“你們的爸爸是農業社的爸爸,你們的媽媽是學生們的媽媽。”
農業社的爸爸,學生們的媽媽,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四姐妹轉動著滴溜溜的小眼睛,互相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就像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誰也琢磨不出這句話的含意,誰也解不開這個謎團。
直至我們逐漸長大以後,開始讀懂了生活,這時才從迷糊中醒悟過來。終於明白爸爸為什麼要為集體和民眾日夜操勞,媽媽為什麼要長期在學校獻身教育事業。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為了黨的事業,他們一片冰心在玉壺,實在無暇顧及自己的子女啊!心有靈犀一點通。是生活逐漸消除了我們對爸爸、媽媽的誤解,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爸爸辭世後,媽媽鄭重地將爸爸生前珍藏的三枚軍功章交給我們,還有爸爸的臨終遺言:“活著就要為國家多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做小事,幹不了重要的工作,就得要做簡單的工作,決不能無功受祿,不勞而獲。”
接著,媽媽又不顧我們姐妹苦苦勸阻,堅持要獨自長住縣城的幸福院。與那裡的孤寡老人在一起生活。開始,我們以為她老人家是為了擺脫孤獨,但後來才發現她是在那裡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在幸福院的日子裡,媽媽先後為鄰近的小學生辦起了一個“幸福學習小組”,輔導他們學習。還經常配合縣關工委上山下鄉為中小學生講革命傳統,灌輸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並不斷地用自己的工資去扶貧助學,施捨行善,為民眾排憂解難……
當社會上有關稱讚媽媽的溢美之詞傳進我們的耳朵里時,當“全國道德模範”等一頂頂桂冠戴在耄耋之年的媽媽頭上時,我們對媽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摯愛,我們姐妹又一次感動了,情不自禁地為自己的媽媽感到驕傲和自豪。
有人曾經這樣問媽媽,這樣做究竟圖個啥?
媽媽回答得多好啊:“不圖啥!人民用小車推出了新中國,我們沒有理由不為民眾的幸福富裕貢獻一點兒微薄之力。”“我的身份不特殊,但我有一份特殊責任!”
這是媽媽發自肺腑的話,樸實感人。
爸爸和媽媽在平凡的崗位上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閃爍著黨性的光芒,凝聚著他們愛國、愛黨、愛人民的堅定信念,樹立了他們的理想、胸懷、境界、情操集於一身的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兩面淨化人心的鏡子,永遠為我們傳遞著正能量!
媽媽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人生各自選擇自己的路,我選擇了物質生活簡陋而精神生活充實的路。”作為甘祖昌和龔全珍的後代,我們將永遠沿著爸爸媽媽選擇的這條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今天,趁著《將軍農民甘祖昌》《走近龔全珍》兩部報告文學出版的機會,我們四姐妹寫下了這篇文章,以緬懷爸爸甘祖昌,感恩媽媽龔全珍。感謝爸爸媽媽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將永遠傳承下去,進一步發揚光大。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凝聚了我們共同的心聲——
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大愛無私的爸爸媽媽!
父愛如山,母愛似海。我們將珍惜這種人世間最樸實無華、最神聖博大、最刻骨銘心的父愛和母愛!
2013年9月16日
(作者系甘祖昌龔全珍夫婦的4個女兒)
序言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甘祖昌同志,我的親密戰友,已離開我27個年頭了。27年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現在我眼前。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多少次睡夢中,我總看到他那一身農民裝束:腰扎白布帶,一雙赤腳,褲腿高綰,肩扛鋤頭,神采奕奕地出現在田頭地里和民眾中間……
斯人已去,浩氣長存。如今,他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共產黨人形象依然在人民民眾中廣為流傳,廣受崇敬。他的拳拳愛民心、殷殷公僕情,與日月同在,百世流芳。
2000年5月,南昌市某國小一位叫何蕾的小朋友給我寫過這樣一封信:“龔奶奶,媽媽給我講了甘爺爺的故事後,我真佩服他。但是還想向您問幾個問題,甘爺爺丟了這么大的官,您生氣過、傷心過嗎?您埋怨過他嗎?說實話,如果丟官的是我爸爸,我一定會堅決反對並質問他,更不會同意他去農村當農民的。要那樣,我的日子會多難過啊!所以,我想,這一點我真不如您,對嗎……”
讀了何蕾小朋友的來信後,我百感交集,激動得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往事如昨,令人浮想聯翩,我不知道給這位小朋友的覆信該從何寫起。其實,何蕾小朋友提出的問題,在祖昌剛解甲歸田時,不少人就曾經提出過,包括他的親人、朋友,以至老上級,均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懷疑他哪根神經出了差錯。
是啊,不當將軍當農民,這真是前無古人的稀罕事。我想,這可能是“甘祖昌現象”吧,只有共產黨人才會有這種現象。什麼原因?歸根結蒂就這么一條,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始終沒有忘記黨的宗旨。什麼崗位不重要,共產黨員能上能下。重要的是崗位要適合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覺得家鄉一窮二白,那片希望的田野更加需要他。就這么簡單!
甘祖昌同志是開國將軍,為了黨的事業出生人死,是經歷血與火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他1905年出生於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春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革命鬥爭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副部長、部長等職,1955年4月間被授予少將軍銜。後因傷病經常復發,他過不慣長期的療養生活,更魂牽夢繞、念念不忘家鄉建設,連續3次向組織申請解甲歸田。1957年8月,攜我們全家人回到了老家——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鄉沿背村,與鄉親們一起,投入到農村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艱苦奮鬥了整整29個春秋。
將軍當農民。甘祖昌同志以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家鄉建設的無限熱愛,以身體力行的愚公移山精神,一件件一樁樁,點點滴滴,無不體現了他的農民本色和共產黨員情懷。他與鄉親們一道,通過數年的艱苦努力,為改變家鄉的窮山惡水開創了新局面,在全國樹起了一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革命征途不歇腳的光輝旗幟。黨和人民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新聞媒體也以各種形式報導了他的先進事跡。他成了全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學習楷模。
大江東去,斗轉星移。祖昌告別人世後後的這些年,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走中國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東方風來滿眼春,神州處處換新裝,我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甘祖昌同志可以含笑九泉了。
誠然,黨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也看到了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反腐敗、倡導社會正氣的決心很大,令人對中國夢充滿期待。腐敗畢竟是少數領導幹部,但少數腐敗分子帶來的惡劣影響卻是極大的,破壞黨的形象,破壞黨群關係,威脅黨的執政地位,帶壞社會風氣。如何才能做到拒腐蝕、揚正氣呢?我認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共產黨人本質應該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不能丟。這也是我的親密戰友甘祖昌同志一次次對我的囑託,我願意在此和讀者朋友分享和探討。
今天,舉國上下正在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我們黨繼往開來的重大戰略,只有繼承黨的優良傳統,與人民民眾心連心,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我們的中國夢才能夢想成真。
江西人民出版社近期擬出版《將軍農民甘祖昌》的長篇報告文學,這是在該社曾經出版的《將軍農民甘祖昌》的基礎上,增加了甘祖昌從農民到將軍的篇章,並就閱讀提示和學習啟示等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和補充,使全書內容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完善,人物更加豐滿,在此我對作者和編輯的辛勤勞動表示深深的謝意。希望這本書能夠為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增添一絲亮色。
是為序。
201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