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射頻積體電路與系統的基本設計原理、設計思路和實際套用。全書分為射頻微波的基礎知識、射頻電路系統中常用模組的設計和實際套用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三個部分。主要包括RF分布參數與集總參數模型、品質因數、4種濾波器的設計、傳輸線理論、S參數、阻抗匹配網路、Smith圓圖、信號流圖、梅森公式、轉換功率增益、小信號放大器的設計、功率分配器和功率合成器以及功率耦合器的相關理論、PIN二極體和開關基本原理、功率放大器的套用、電磁兼容理論和套用等內容。
圖書目錄
第1章RF基本概念與集總參數模型
1.1電磁波頻譜
1.2直角坐標與極坐標形式矢量
1.3組合元件
1.4趨膚效應
1.5平板及電荷間的電場分布
1.6磁場——右手法則
1.6.1功率單位
1.6.2相對分貝
1.6.3絕對功率
1.7直導線電感
1.8直導線電抗
1.9電阻等效電路
1.10金屬膜電阻與碳質電阻器的頻率特性
1.11例題
1.12電感的等效電路
1.13電感的阻值與頻率的關係
1.14電感Q值與頻率的關係
1.15提高Q值的途徑
1.16單層空芯電感設計
1.17環形電感
1.18磁芯特性
1.19磁芯材料
1.20磁芯電感等效電路
1.21環形電感器設計
1.22例題
1.23實際繞阻實例
1.24電容等效電路
1.25電容阻抗隨頻率的變化
第2章濾波器與諧振電路
2.1振盪電路
2.2濾波器回響的定義
2.3一個簡單RC低通濾波器的頻率回響
2.4簡單高通濾波器
2.5LC諧振電路頻率衰減的計算
2.6有載品質因數
2.6.1Rs與RL對Q的影響
2.6.2Rs和RL對有載品質因數Q的影響
2.6.3有載品質因數Q
2.6.4例題
2.6.5串並轉換
2.6.6組件Q值對有載Q值的影響
2.6.7例題
2.6.8元件品質因數對插入損耗的影響
2.6.9例題
2.6.10通過阻抗變換增大品質因數Q
2.6.11例題
2.7不同濾波器的比較
2.8有載品質因數、紋波與器件個數的關係
2.9歸一化與低通原型
2.10巴特沃斯濾波器
2.10.1巴特沃斯濾波器的回響特性
2.10.2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元件取值
2.10.3例題
2.10.4負載不等
2.11切比雪夫濾波器
2.11.1切比雪夫回響(通帶有波紋的濾波器)
2.11.2更多的波紋會產生更大的衰減
2.11.3切比雪夫濾波器
2.11.4例題
2.12貝塞爾濾波器
2.13頻率和阻抗縮放
2.14低通濾波器設計
2.15高通濾波器設計
2.16帶通濾波器設計
2.17頻率回響呈現出幾何對稱
2.18低通網路轉換為帶通網路
2.19帶通濾波器頻率和阻抗的擴展
2.20帶通濾波器設計過程總結
2.21帶阻濾波器設計
2.22低通到帶阻的轉換
2.23帶阻濾波器頻率和阻抗擴展
2.24有限Q值的影響
2.25對使用最高Q值元件的建議
第3章傳輸線與S參量
3.1低高頻之間的差異分析
3.2傳輸線的等效集總電路模型
3.3行波方程與特徵阻抗Z0
3.4反射係數Γ(x)
3.5無耗傳輸線
3.6四分之一波變壓器
3.7傳輸線的基本類型
3.7.1基本傳輸線
3.7.2開放雙線(橫電磁模式)
3.7.3有損電介質(損耗角正切)
3.8同軸線
3.8.1TEM波模式
3.8.2同軸線路單位長度衰減
3.8.3同軸線中高次模的傳播
3.9高次模傳播在功率傳輸中的作用
3.10對稱帶狀線
3.10.1TEM波磁場分布
3.10.2帶狀線的特徵阻抗
3.10.3兩個高階帶狀線模
3.11非對稱帶狀傳輸線(微帶線)
3.11.1封閉微帶配置
3.11.2有效介電常數(εeff)
3.11.3微帶線特徵阻抗
3.11.4微帶線中高次波的抑制
3.12其他類型傳輸線
3.13網路特性
3.13.1傳統網路
3.13.2H參量測量
3.13.3雙連線埠網路傳輸線
3.13.4二連線埠網路的S參數
3.14多連線埠網路
第4章阻抗匹配
4.1阻抗匹配
4.2匹配網路的類型
4.3L形匹配網路
4.4阻抗匹配的方法
4.5三元件匹配
4.5.1π形匹配網路
4.5.2T形匹配網路
4.6低Q及寬頻匹配網路
第5章Smith圓圖及其套用
5.1Smith圓
5.2Smith圓的構成
5.3等阻抗圓和等電抗圓
5.3.1等阻抗圓
5.3.2等電抗圓
5.4阻抗轉換為導納
5.5疊加導納坐標
5.6增加並聯電容
5.7增加並聯電感
5.8串並聯電感與電容在Smith圓圖中的變化
5.9利用Smith圓進行阻抗匹配
5.10壓縮Smith圓圖
5.11網路的頻率回響
5.12Smith圓圖在傳輸線中的套用
第6章信號流圖
6.1信號流圖技術
6.1.1信號流圖的作用與規則
6.1.2激勵源信號流圖
6.2梅森公式
6.3功率轉換增益(GT)
6.4功率轉換增益方程
第7章小信號放大器設計
7.1單向功率轉換增益
7.2穩定性考察
7.2.1穩定條件與不穩定條件
7.2.2穩定圓
7.3最大傳輸功率增益
7.3.1最大傳輸功率增益條件
7.3.2最大可用增益(MAG)與最大穩定增益(MSG)
7.3.3恆定增益圓
7.3.4雙連線埠網路中的噪聲
7.4噪聲係數
7.4.1噪聲係數的定義
7.4.2兩級放大器的噪聲係數
7.4.3等噪聲係數圓
第8章功率分配器、合成器與耦合器
8.1Wilkinson功率分配器/耦合器
8.1.1偶奇模分析
8.1.2分析找到S11
8.1.3Wilkinson分配器的頻率回響
8.2正交混合分支線
8.3180°混合環形波導管
8.4方向耦合器
8.5耦合線理論
8.6Lange耦合器
第9章PIN二極體電路
9.1PIN二極體結構
9.2PIN二極體原理
9.3PIN二極體等效電路
9.4單刀開關
9.4.1單刀開關(串聯結構)
9.4.2單刀開關(並聯結構)
9.5多二極體設計
9.5.1設計方法
9.5.2單刀多擲(SPNT)
9.6PCN單刀雙擲T/R(傳送/接收)開關
9.7恆定阻抗開關與衰減器的設計
9.8PIN二極體移相器
9.8.1開關線移相器
9.8.2負載線移相器
9.8.3反射式移相器
第10章數位技術在射頻功率放大器系統中的套用
10.1數位技術在射頻功率放大器系統套用中的介紹
10.2數字預失真(DPD)
10.2.1PA放大器模型
10.2.2DPD結構
10.2.3DPD性能結果
10.3波峰因數消減
10.3.1一些基本概念
10.3.2波峰因數消減
10.4包絡跟蹤
10.4.1包絡跟蹤系統結構
10.4.2寬頻高效包絡放大器
10.4.3ET功率放大器的測量
第11章晶片電磁兼容問題
11.1基本概念
11.1.1電磁干擾
11.1.2串擾的電磁場描述方程
11.1.3電磁輻射
11.2電磁兼容測試方法
11.2.1電磁輻射測試方法
11.2.2電磁輻射發射測試方法
11.2.3電磁傳導發射測試方法
11.2.4積體電路電磁抗擾度測試方法
11.2.5輻射抗擾度測試方法
11.3電磁兼容仿真模型
11.3.1IBIS模型
11.3.2ICEM模型
11.3.3ICIM模型
11.3.4仿真實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