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名詞解釋]

封泥[名詞解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鑑,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

名詞解釋

封泥簡介

封泥與拓片 封泥與拓片

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

封泥考釋

封泥是一種官印的印跡,為古代緘封簡牘鈐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驗物,其主要流行於秦漢時期。王國維《簡牘檢署考》云:“古人以泥封書,雖散見於載籍,然至後世其制久廢,幾不知有此事實。……封泥之出土,不過百年內之事,當時或以為印范。及吳式芬之《封泥考略》出,始定為封泥。”

秦皇帝信璽封泥 秦皇帝信璽封泥

封泥的使用最早見於先秦文獻,如《周禮》、《左傳》中關於“璽之”、“璽書”等幾處記載。但它的實物發現是近二百年的事。清道光二年1822年,四川農民挖山藥時發現一批封泥,約百餘。其中若干為當時著名學者龔自珍所得。吳榮光也得到6枚,1842年,他將其摹入《筠清館金石》中,這是對封泥的最早著錄。但時人並不明其用,誤以為“漢世印范子”。後劉喜海根據《後漢書·百官志》守宮令下本注“主御紙筆墨及尚書財用諸物及封泥”,最早 為封泥正名,並於鹹豐二年1852年《長安獲古編》摹入西安所得“東郡太守章”、“同心國丞”等封泥30枚。對封泥使用的系統透徹研究始於國學大師王國維的《簡牘檢署考》。1913年,他幫助羅振玉輯成《齊魯封泥集存》,對封泥的功用及價值的論述是十分精闢的。從此對封泥的編訂與考證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依古制,官吏去官,須將原官印上交銷毀。故存世古官印絕大多數是為殉葬而仿製的明器。所以封泥作為官方鄭重頒發或私家日常使用印章的遺蛻,具有不容忽視的學術價值。

歷史由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建鹹陽宮,其中一處名章台,秦始皇曾在這裡“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於是,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匯集。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簡,作為當時的一種保密措施,上奏官員要將竹簡捆好,並糊上泥團,再在泥上鈐上自己的璽印,然後放在火上燒烤,促其乾硬。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外形

封泥的正面是印文,背面有繩跡,形狀不定,大多是不規則圓形,少數呈方形。

由於施行封泥時,軟泥入槽多少不一如正好填滿方槽

文獻記載

封泥 封泥

封泥之用見於先秦文獻,封泥制度亦見於兩漢文獻。

衛宏《舊漢儀》中有“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的記載。

臨淄封泥的著錄主要見於《鐵雲藏封泥》、《鄭廠所藏封泥》、《封泥考略》、《齊魯封泥集存》、《澄秋館藏古封泥》、《續封泥考略》、《再續封泥考略》、《封泥存真》、《臨淄封泥文字》、《封泥彙編》、《古封泥集成》、《秦封泥集》等。

背景知識

馬王堆軚侯家丞封泥 馬王堆軚侯家丞封泥

封泥,又稱泥封。是印章按於泥上作為實物和木製牘函封緘的憑證。衛宏《舊漢儀》中有“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的記載。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硬陶罐口部的封泥盒,封泥文字“軚侯家丞”。甘肅金塔縣漢代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封存文書的封泥裝置上的封泥盒,封泥文字“居延右尉”,是古人使用封泥形式的珍貴物證。我們見到的這一時期的印章幾乎全是白文(陰文),就是因為陰文鈐於泥土變為陽文,易於辨識。封泥與古璽相表里,它可以說是秦漢印章在泥上的“印蛻”實物。隋唐以後,紙張的盛行,替代了簡牘,印色取代了泥,封泥喪失了它的社會功能而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封泥,不僅具有非同尋常的考古學術價值,更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經學者考證,現存的秦漢印實物,多半是殉葬用的明器,並非那個時期的實用印章,它的製作技術和藝術水平都難以和實用印章相比,而封泥則是由官方正式頒發的璽印,或者私家常用的璽印鈐出的。因此封泥上的印文,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印章藝術的實際情況,無疑它是古代印章文化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

藝術價值

印章在蓋印過程中,由於軟泥入槽多少不一,如正好填滿方槽,則泥塊乾後呈方形,如軟泥多而溢出方槽,則這塊泥乾後呈不規則的圓形,加之年代久遠,自然剝蝕脫落致使封泥的邊緣殘缺破損,這種寬厚的邊欄,粘連斷續,極富變化,給人以古拙質樸,自然率真的美感,其美妙在於實中見虛,虛中見靈,氣格壯偉雄強而意味純樸諧和,天然去雕飾。

封泥在篆刻藝術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末篆刻大師吳昌碩印作中,那種高古雄渾,大氣磅礴的風貌,無不留有封泥的氣質和古韻。他是從封泥中吸取養份,最有成就的一代宗師,吳氏在《聾缶》一印的邊款中曰:“力拙而鋒銳,貌古而神虛,學封泥者宜守此二語。”又說“方勁處兼圓轉,古封泥時或見之”。

相關著作

《齊魯封泥集存》

羅振玉、王國維編輯。1913年影印。羅振玉以得之紀王城之封泥中選出64枚,合以郭申堂、劉鶚兩家拓本,計449枚,由王國維編次,羅振玉做序。這是最先按照封泥分域編錄的專譜。

《徵秋館藏古封泥》封面 《徵秋館藏古封泥》封面

《徵秋館藏古封泥》

陳寶琛輯。四冊。錄入242枚。大多為關中、齊魯兩地所獲,拓成於1924年。陳氏並有《徵秋館封泥考》三冊,所收同於前書,或為待考之稿。

《續封泥考略》

周明泰輯。六冊。收錄454枚(其中兩枚重見),成書於1928年。有唐蘭、柯昌泗序及周明泰自序各一,體例一仍吳、陳的《封泥考略》。周氏封泥本從兄周進舊藏,由黃縣丁樹楨轉來,以臨潼、劇縣出土為主。周進並有《建德周氏藏封泥拓影》一冊行世,收封泥487枚。

周氏封泥,後歸孫鼎。70年代末,孫氏舉其所藏捐贈上海博物館。

《古封泥集成》孫慰祖主編/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

《秦封泥集》周曉陸/路東之/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傅嘉儀/西泠印社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封泥發現與研究》孫慰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1出版

《中國古代封泥》(“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首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秦封泥匯考》傅嘉儀/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其他相關

田博史所捐秦封泥

日本收藏家太田博史於2004年9月在北京,將他收藏的250枚秦代封泥捐贈給南京藝蘭齋美術館。

據專家鑑定,這批捐贈的封泥出土於陝西西安相家巷遺址。相家巷封泥是中國古代封泥最集中的一次發現,這裡出土的封泥涉及的官名多,有不少在史籍上也不見記載。由於其中中央官署、職官比例很高,專家因此推斷相家巷一帶可能是秦時官署所在地。

據介紹,此次贈由藝蘭齋收藏的秦代封泥中出現的未見於文獻記載的官名達幾十種。出現的“尚佩”、“尚惟”、“尚臥”、“尚浴”等字樣都是典籍記載未見或者名目不同的。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孫慰祖認為,這批封泥的文字多而且比較完整,所涵的職官在相家巷封泥中具有代表性,品目較多,有若干職官也是此前各家藏品中沒有的。印文中有中央官印100多種,丞相之印、郡縣官印20多種,特設官6種。封泥中前所未見的“郎中左田”“郎中西田”證明了秦時郎中令有管理公田之責。“造工”“鐵兵工丞”“弩弓室”等封泥表明秦代工官系統複雜而且分工專門。“高櫟苑丞”“橘府”“南郡府印”“蜀大府丞”等封泥都是此前未見的新品。

所捐秦封泥背景

秦封泥 秦封泥

1995年夏,西安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的相家巷村村民在農田中挖糞坑時,突然間,成批成批的、上邊有文字的圓坨坨泥塊呈現在人們眼前。時隔不久,在北京琉璃街文物市場,發現有人在出售秦封泥。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館館長路東之先生不惜重金,收藏了其中的1000餘枚,另有250餘枚流入日本。

1996年12月,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周曉陸教授向秦俑博物館研究室主任張文立通報了這一重要訊息,隨後將之在該館舉辦的學術演講會上公布。爾後,部分封泥原件在西北大學亮相。按照國家文物保護的有關法規,封泥“不論年代一律不出口”,當務之急是動員珍藏者將這些文物交給國家。隨後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接受當地村民捐贈的700多枚秦封泥,經初步整理,秦封泥上顯示的秦中央及地方官署及職員名稱達300多個,成為“鎮館之寶”。接著西安市文物局對原出土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又發現了部分秦封泥,總數達2000多枚。其數量之多、品種之全、文化價值之高,創中國印章史和中國封泥史之最。

2004年9月23日,南京藝蘭齋美術館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摸清了流入日本的秦封泥的去向,後日本收藏家太田博史將自己收藏的250枚秦封泥全部捐贈給南京藝蘭齋美術館,國寶封泥終於回歸祖國。

漢語典故 封泥

基本信息

詞目:封泥

拼音:fēng ní

解釋:喻據守雄關。

詳細釋義

典源

《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524~
初,囂與來歙、馬援相善,故帝數使歙、援奉使往來,勸令入朝,許以重爵。囂不欲東,連遣使深持謙辭,言無功德,須四方平定,退伏閭里。五年,復遣來歙說囂遣子入侍,囂聞劉永、彭寵皆已破滅,乃遣長子恂隨歙詣闕。以為胡騎校尉,封鐫羌侯。而囂將王元、王捷常以為天下成敗未可知,不願專心內事。元遂說囂曰:「昔更始西都,四方回響,天下喁喁,謂之太平。一旦敗壞,大王幾無所厝。今南有子陽,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數,而欲牽儒生之說,棄千乘之基,羈旅危國,以求萬全,此循覆車之軌,計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北收西河、上郡,東收三輔之地,案秦舊跡,表里河山。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若計不及此,且畜養士馬,據隘自守,曠日持久,以待四方之變,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要之,魚不可脫於淵,神龍失埶,即還與蚯蚓同。」

典源譯文

起初,隗囂與來歙、馬援相好,所以帝幾次派來歙、馬援奉使往來,勸隗囂入朝以重爵相許。隗囂不願歸東,連連遣使帶著深表謙辭的奏章入見,說自己沒有功德,要等到四方平定,再告退回鄉。五年,帝再次派來歙說服隗囂派兒子入侍,隗囂聽說劉永、彭寵都已經破滅,就派遣長子隗恂隨來歙到京晉謁,被封為胡騎校尉,封鐫羌侯。而隗囂將領王元、王捷常常以為天下成敗還是未知數,不願一心一意歸順光武。王元就對隗囂說“:過去更始西都長安,四方回響,天下景仰歸向,說是天下太平了。一旦更始失敗,大王幾乎沒有安身之所。現在南有公孫述,北有盧芳,江湖海帶,有張步、董憲等王公十多位各據一方,而想遷就馬援的意見,放棄千乘的基業,寄居作客於危險的國度,以求萬全,這是循著覆車的軌道而進,不是好計啊。現在天水完整富裕,兵馬最為強盛,北攻西河、上郡,東收三輔之地,按照秦的舊跡,外山內河互為表里。王元請以少數兵力為大王扼守險要函谷關,這是萬世一時的良機。如果現在不能採用此計,那么暫時畜養兵馬,據險自守,堅持下去,以等待四方的變化,即使圖王不成,退一步也足以稱霸一方。總之,魚是不能脫離深水的,神龍失去了依託,就與蚯蚓沒有兩樣了。”

釋義

“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用一小團小泥丸就可把函谷關封閉住,後遂以“封泥”喻據守雄關。

同源典故

一丸 一丸封 一丸泥 一泥丸 丸封 丸泥塞險 丸泥封 丸泥封函關 函谷丸 函谷泥 函谷泥封 封函谷 封泥 封泥古 泥一丸 泥丸封 泥函谷 隗囂泥

運用示例

唐 太宗 《入潼關》詩:“棄襦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作者 詩題 詩句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歸朝 未見泥函谷,俄驚火建章。
張說 奉和聖制潼關口號應制 不將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李賀 奉和二兄罷使遣馬歸延州 空留三尺劍,不用一丸泥。
獨孤及 賈員外處見中書賈舍人巴陵詩集覽之懷舊代書寄贈 系越有長纓,封關祗一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