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虎

封侯虎

封侯虎是徐州沛縣地區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沛縣鄉間,孩子出生後親戚朋友有送布老虎、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它滲透了鄉民們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即希望生下的孩子長得健康壯實,虎頭虎腦,虎虎生威。老虎是獸中之王,還含有避邪的意思。而張振華的封侯虎又多了一層含意。張振華出生在有“五里三諸侯”之稱的沛縣安國鎮。這兒是漢高祖劉邦小時候和夥伴們習文練武的地方。劉邦滅秦翦楚後建立了大漢王朝,他封將侯143人,其中沛籍人就有23人之多。之後,鄉親們便把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被封侯成為虎將以報效祖國這種心愿表達在一種民間工藝上,這種工藝即是他們創造的布老虎系列。張振華的封侯虎對這種心愿又作了一種藝術的升華。這種布老虎系列,在全國的其它一些地方可能也會有,但它的發源地應是沛縣吧。因為這方土地是大漢之源,是帝王將相之鄉。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最有可能影響滲透進民風民俗中。

簡介

沛縣鄉間,孩子出生後親戚朋友有送布老虎、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它滲透了鄉民們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即希望生下的孩子長得健康壯實,虎頭虎腦,虎虎生威。老虎是獸中之王,還含有避邪的意思。而張振華的封侯虎又多了一層含意。張振華出生在有“五里三諸侯”之稱的沛縣安國鎮。這兒是漢高祖劉邦小時候和夥伴們習文練武的地方。劉邦滅秦翦楚後建立了大漢王朝,他封將侯143人,其中沛籍人就有23人之多。之後,鄉親們便把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被封侯成為虎將以報效祖國這種心愿表達在一種民間工藝上,這種工藝即是他們創造的布老虎系列。張振華的封侯虎對這種心愿又作了一種藝術的升華。這種布老虎系列,在全國的其它一些地方可能也會有,但它的發源地應是沛縣吧。因為這方土地是大漢之源,是帝王將相之鄉。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最有可能影響滲透進民風民俗中。

歷史淵源

封侯虎 封侯虎

沛縣,漢文化發祥地,位於徐州西北部,因古有“沛澤”而得名,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和發跡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素有“漢湯沐邑”,“明先世家”之稱。千百年來,中原文化、三秦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在此碰撞、糅合、衍生、演變並發展,積澱成了以楚漢文化為基礎的區域文化,沛縣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享有著“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的盛譽。楚漢文化中濃厚的神話色彩和浪漫主義情調,崇尚自由,富於激情的民間表達使得這塊土地擁有了開放、兼容、宏大、醇厚的文化底蘊,而淳樸的民風使得這裡的藝術有無限的創作激情,民間藝術如繁花綻放。在沛縣,無論是生動精巧的剪紙還是活靈活現的泥模都體現著濃郁的兩漢風隋與其他藝術種類構成美術的多元化,故沛縣得名“文化之鄉”。其民間藝術的純粹性在各個方面都發揮的淵離盡致,在沛縣民間的諸多藝術中,很多都是用於“自我陶醉”。比如做出的布玩具,要么留為自我欣賞;要么送給至親好友。這是沛縣民間藝術中的津隋境界,也是民間藝人“不可與外人道”的樸實內斂的心理境界。

如果說民間藝術是一定地域文化的產物,此地域的自然、人文特點都會或深或淺的在民間藝術上留下印記,那么徐州沛縣地區豐富的民俗文化決定了其具有多彩的民間藝術。每年春節、端午節前後,沛縣民間盛行一種風俗,鄉間農村上了年紀的婦女,會用顏色鮮亮柔軟的布料、彩線給孩子們做一些如布龍、布虎、布公雞、香荷包等布玩具,或掛於胸前,或繫於手腕,其寓意都是驅邪避災,祈福納祥。而布老虎便是沛縣傳統布制玩具中最具代表l生及歷史淵源的民間藝術品。

相傳公元前202年,劉邦開創了大漢基業,封將侯達143人,其中沛籍23人,僅沛縣安國就有三位諸侯(汝陽侯灌嬰,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他們的居住地相距不足五里路,故沛縣素流傳有“五里三諸侯,一代帝王鄉”的美譽。據史料載,由於劉邦天性明達,勝負泰然,使得百姓安居樂業,人們對諸侯愛戴敬重,加之沛城的民俗風情濃厚,尊崇禮儀,沛人喜送寓意吉祥的布老虎,故民間布老虎得名“封侯虎”,得此名後,“布老虎”的地位更加舉足輕重,於是民俗送禮常送大紅的“封侯虎”,寓意吉祥幸福送家中,一直流傳至今。時至今日,“封侯虎”已成為沛縣布老虎的統稱,下分很多種類,造型各異,寄寓也不同,沛人送禮也不僅僅是單一的一隻“封侯虎”,更是延續到了一系列的“封侯虎”,其中包括虎頭鞋、虎頭帽、虎形掛件等等,這在沛人的民俗活動中便可得知。

美好寓意

(一)、虎多成人之美,在婚俗中送虎,寓意幸福美滿,期盼繁衍興盛。

封侯虎 封侯虎

婚慶之日送虎,寓意兩性幸福結合,早日添丁。沛縣有民謠:“新人房中有虎枕,妖魔鬼怪不近身。”在沛縣,親友們為新婚夫妻“添箱”,送上雙頭布老虎和虎頭枕,寄寓新人和睦幸福,添丁添口,旺門旺族。婚後或懷孕時送虎,意在驅邪保平安,並有長輩的期望於其中。《爾雅翼》中有句曰:“虎子才生三日,即有食牛之氣。其不能搏攫者,轍殺之為墜武也”。通過對勇猛的虎形象的聯想,父母盼望生個小老虎似的健壯娃娃,期望將來成為勇敢堅強的人。若要追溯其源,實際上可歸為對古代生殖崇拜的一種延續。

(二)、虎是生命的保護神,象徵勇敢無畏,在生俗中添丁送虎,望子早日長成,威猛勇敢,為國效力。

沛人自古崇文尚武,據《沛縣誌》載:“沛人尚武力,挾意氣”,“民喜佩劍以自衛”。這種尚武傳統使得沛人對新生命的期盼寄寓勇猛無畏的虎身。孩子出生6—12天送虎,寓意孩子健康成長,早日學成“封侯”,為國盡忠。在沛縣,人們稱之為“送粥米”,孩子的外婆、姨母、姑媽等長輩在接到“報喜”後,在家開始為孩子縫製“封侯虎、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等用品,一般選用大紅色,象徵著喜慶,吉祥,祝願孩子能健康成長,將來必定像沛籍的諸侯一樣報效國家,飛黃騰達。

(三)、虎亦通靈,又象徵後代子孫瓜瓞連綿,喪俗中靈虎開路,寄寓哀思,同時也暗喻身後子孫必定借虎威頂起門戶,興門旺族。

古人認為虎具有無限靈性,能上天入地,是神明的坐騎和使者,能夠守護亡靈,所以在喪俗中用虎,意味著“靈虎開道,一路無阻”。在老人去世時送虎這一傳統很早就已經開始演變,並隨著時代逐漸消失,但沛縣有些地方仍會在喪俗中扎布虎來燒,寄託哀思。此時的“封侯虎”便扮演了承前啟後的角色,前要面對逝者沉痛悼念,後要激勵後人振興門戶。

不僅如此,在徐州沛縣其他的民間情境中,“封侯虎”的寓意也各有不同。比如開業時送的虎,寓意財源廣進,日進斗金;孩子考學時送的虎,激勵孩子虎虎生威,勇往直前鄰裡間送的虎,抒發溫馨樸實的情誼……

徐州沛縣作為有著濃郁兩漢遺風的文化之鄉,在祭祖活動、婚俗、生俗或喪俗里,不同寓意的各種封侯虎的出現有著多層面意義:不僅是佑護生命成長,也具有濃厚的人情味,不僅涵蓋了親緣間、夫妻問、長幼間、朋友問、鄉鄰間溫馨濃重的情感,更包含了民間深厚的文化內涵。

藝術特徵

封侯虎 封侯虎

傳統的“封侯虎”多以“三大一小”(即頭大、眼大、嘴大、身小)來突出布老虎威猛智勇的神態同時,大大的虎頭與小小的虎身又使得布老虎透露出一種孩子般的天真和稚氣,憨態可掬。其製作工藝也各有不同,常見的布老虎一般是用農家用剩的棉布縫製而成的,內部裝填鋸末或谷糠,表面用彩繪、刺繡、剪貼、挖補等方法拼貼出虎的五官和花紋,也有比較富足的人家用絲綢縫製,上好的棉花或者藥材填充,而端午時節的布老虎多用艾草填充,散發香氣,避邪驅瘴。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工藝也在發展,“封侯虎”的藝術特徵也在發展進步中逐漸清晰,主要是三個方面:造型、色彩、紋飾。

(一)、造型特徵

“封侯虎”的原型是中國傳統的吉祥之物虎,《說文解字》訓虎字:“山獸之君。”所以“封侯虎”系列造型多四肢粗短,身體滾圓,五官勇猛,威風凜凜,即便是有憨態可掬者也無不散發著虎虎生機。這種五官威猛,身體卻避免稜角的設計實際上是取虎之銳氣於外,寄虎之佑護於內,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喜圓潤之好,也象徵著歡快、圓滿、興旺、吉祥如意。圓滾滾的虎身內填充香料、草藥、菊花或麩皮,即成為上好的兒童藥枕,它能祛病避邪,集審美與實用功能於一身。更有別出心裁的將老虎做成兩個頭的,一方面方便實用,另一方面為傳統造型增添了幾分情趣。

再者,“封侯虎”的四足皆後舒,呈現自然輕鬆狀態,取順服之狀,實則為五體投地禮拜之意,反映了人對虎的尊崇,而虎對人懷抱著柔順之意。其中虎枕的造型尤為奇特。我國其他地區的虎枕造型均是兩足朝前兩足朝後,唯有徐州沛縣虎枕造型為四足順勢朝後反而更給人一種馴順可親的感覺。有旬日:“白虎位於西方,又因虎嘯而生風,風止而萬物皆作,虎伏而風止,風止而萬籟皆息。”故人在四足順服的虎枕上睡眠時,能享受到安詳和睦之寧靜。

(二)、色彩特徵

《史記.高祖本記》中記載:“釁鼓旗,幟皆赤。”楚人尚赤,這是從楚之先祖祝融為火神及炎帝的部落中以“日中鳥”為圖騰繼承而來。劉邦受其影響,在沛起義時,旗幟皆用赤色。此時,紅色代表勇猛、熱血,加之中國傳統紅代表喜慶,熱烈,並有著濃郁的中國特色,故傳統的“封侯虎”多以濃烈的大紅色為主色調,輔以各色的紋飾,其中各色紋飾的色彩又多來源於民間婦人用剩的布料,所以在大紅主調下的拼湊,反而別具一番鄉間韻味。到了今天,“封侯虎”系列色彩各異,不再單純使用大紅為底色,而是越來越多的加入其他元素於其中,比如明黃、蔥綠、赤金甚至是帶有圖案的組合色系。不僅為這一流傳久遠的布玩具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使得新一代的“封侯虎”艷麗卻不俗,對比鮮明卻不亂,既有鄉土氣息又不失雅觀精緻,彰顯了民間藝人獨特的審美情趣以及與時俱進的製作思想。

(三)、紋飾特徵

“封侯虎”注重以紋飾修飾全身,不單虎頭,虎身,即便是四足也有著各種不同的紋飾。

傳統的封侯虎額頭多有“王”字及象徵連年如意的蓮花紋飾,臉部紋飾多為象徵女性的錢貫紋和乳釘紋;鼻部為寓意“多姿多福”的石榴紋飾眉毛則為象徵富貴平安的牡丹紋飾耳為預兆吉祥喜慶且五福臨門的五瓣梅花紋飾嘴分方形開口有利齒和閉合嘴角有彩色鬍鬚兩種,一般無紋飾;足部多寓意子孫仕途暢達的桂花紋飾。即使是尾巴上的紋飾也很有講究,多裝飾城艾葉形狀,寓意保佑家人健康。

而現今的“封侯虎”由於時代環境的變化,逐步從純民間化走向半開放式,課堂化及學術的系統化使其具備更多的現代元素,從虎頭到虎足都打破了傳統紋飾的規律性,越來越多的注入民間藝人的個人感情及現代色彩,更加的隨意性,多元性,更具現代感。紋飾的多元化的發展實際上也反映了人們對虎圖騰的崇拜信仰逐漸平民化,人們更願意將虎作為家中一員去喜愛。“封侯虎”在民間流傳並得以發展的原因便基於此。

光明未來

徐州沛縣作為“封侯虎”的故鄉,在繼承並弘揚這門民間工藝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並越走越穩,民間藝人們繼續用他們的創造力創造出一批批活靈活現的“封侯虎”,並用耐心與堅持為“封侯虎”的繼承打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不僅民間藝人如此,連沛縣的很多學校也開設“封侯虎”的製作課程,使得這門民間藝術得以更系統化的傳承。比如,張振華校長從1995年起就把“封侯虎”帶入課堂,親自帶領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手工縫製“封侯虎”,呼籲有條件的學校積極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網路,讓網路套用與民間美術傳承超連結,開拓民間美術文化生存、傳承和發展的沃土,將孩子們引入布老虎的世界,使他們有機會接觸並了解這一民間藝術瑰寶,在薰陶中培養欣賞力,感受民間美術魅力和珍貴价值,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喜愛民間美術的情感。並成立公司進行宣傳與銷售,現在公司生產的“封侯虎”,純棉布包皮,人工縫製,做工精細,內腹裝或天然木質材料和10多種中草藥材,具有殺菌、淨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是家居裝飾的好選擇,也深受大人孩子的喜愛。現在,有著厚重的兩漢文化的沛縣在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的同時,無形中也為“封侯虎”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視窗,使得這項民間工藝暢銷國內外,屢獲關注。一代代的沛縣人正以積極踏實的民族傳承意識繼承並發展著他們的這一藝術瑰寶。

結語

封侯虎 封侯虎

民間藝術的可貴在於它最具有人性意識的人類社會活動,它直接抒發著百姓的情感。徐州沛縣地區的“封侯虎”以其大膽的藝術誇張和變形、獨特考究的裝飾韻味顯示了中華民族不朽的民間傳統工藝,又滲透著發展中的現代人文氣息;蘊含濃郁兩漢文化色彩的同時,彰顯著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傳統的民間藝術始終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其發展悠久綿長。在全球化、市場化的經濟發展衝擊下,在我國大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流失甚至失傳窘境的情況下,如何將其傳承並發展,徐州沛縣人與他們的“封侯虎”給了我們明確的回答。通過對徐州沛縣“封侯虎”的歷史淵源、民俗文化及藝術特徵的探析,我們能深層次的了解歷史意境及文化的內在精神,並將之更好的理解、發揚。現階段,我們應該從“封侯虎”身上得到啟示。對於民間藝術,我們應給予高度的關注,賦予豐富的人文概念,使其成為一種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巨大物質力量的文化現象,這樣才能世世代代的傳承發展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