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磁澗鎮寺溝村
寺溝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磁澗鎮南部,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151戶,630人,設黨支部1個,黨員15人,耕地面積1184餘畝。東嶺路穿境而過,民眾收入大都來自到種養殖業、外出務工和經商,全村主幹道尚未通水泥路面,農產品以玉米、小麥等傳統作物為主,經濟作物以菸葉、朝天椒為主。[1]
陝西省寶雞市鳳縣南星鎮寺溝村
寺溝村位於鳳縣西南部,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68戶286人,地域面積26.35平方公里,耕地647畝,退耕還林面積370畝,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98元。2007年南星鎮與寺溝村鎮村兩級緊抓歷史機遇實施了告別窯洞、告別茅草房和單家獨戶的“三告別”工程,分兩期投資700餘萬元完成了整村生態移民搬遷。把移民搬遷工程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統籌城鄉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通過多方爭取、籌措資金、整合項目,高標準建設了環村水泥路,修繕河堤400餘米,修建綠化廣場一處,栽植各類綠化樹木27000多株,建成了村民中心、完善了體育文化設施,投資78萬元修建污水處理廠一座,修建垃圾台一座,添置環衛設施20多套,並聘請5名專職保潔員定期保潔,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寺溝村小城鎮建設規模與檔次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有力推進了統籌城鄉發展。為了確保民眾搬得出、能致富,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村情編制了產業發展規劃,針對各戶戶情,幫助指導制定了農戶增收計畫。同時,積極調整產業發展思路,採取多業並舉抓促增收。結合“三個百萬”建設,正在抓緊建設年出欄3000頭的生豬場,協調礦山企業解決110人的就近務工,20多輛汽車(農用車)圍繞礦山搞運輸,增加農民務工收入,積極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提高民眾的科學管理水平,加強對370多畝花椒精細化管理,並動員搬入新居的農戶開辦農家樂及農家賓館等三產服務業。[2]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寺溝村
寺溝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中部,它處於河南省邊界線上與湖北省鄖縣梅鋪鎮草廟嶺村搭界,是一個兩面有山的溝,丘陵和山都有,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70戶,400多人,設黨支部1個,村支書為金小黑。耕地面積500多畝,民眾收入大都來自種養殖業、外出務工,以種植小麥,苞谷,紅薯,芝麻,綠豆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村民以張,金,陳,劉四大姓為主,村的西邊和東邊是大山,村西邊的山上有一個土船,它是一個土船底朝上的土船,村西邊的山腳下是國家“村村通工程”修的水泥公路,村里人都是吃井水,他們以麵食為主,麵食包括早餐是饅頭,烙饃,和紅薯玉米湯,中午是麵條,晚餐或是和早餐一樣或是和午餐一樣,不過也時不時吃米飯。他們做飯主要用柴火做飯。全村有一半人是吃自來水的,全村耕地主要用牛,因此村里大部分人家都養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