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發標

寸發標

寸發標,(1962~今),男,白族,出生於雲南大理。榮獲“雲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大理州農村鄉土拔尖人才”,著名手工工藝大師。寸發標的標祥牌系列酒具選材純實,設計新穎,製作獨具匠心,造型高雅別致,圖紋細膩,華麗高貴,融方、圓、曲、直為一體,具有較高的保存和收藏價值,多件精品被雲南省民族博物館和西藏布達拉宮所收藏。寸發標(公元1962~今),男,白族,出生於古老美麗、神奇富饒的雲南大理州鶴慶新華民族村。寸發標的祖輩都是手藝精良的藝人,歷代靠民間手工藝為生。

基本內容

寸發標寸發標

寸發標(公元1962~今),男,白族,出生於古老美麗、神奇富饒的雲南大理州鶴慶新華民族村。

雲南鶴慶,山川美麗,人文毓秀。雲南鶴慶標祥九龍手工藝品加工廠40歲的白族廠長寸發標就是一位頗有名氣的年輕農民藝術家,經過自己20多年的艱苦奮鬥,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先後榮獲“雲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大理州農村鄉土拔尖人才”的光榮稱號。著名民族手工藝大師。

人生經歷

1978年國中畢業隨父學藝(系家中多六代傳人),走南闖北做活,先後到過雲南、貴州、廣西、西藏、寧夏、甘肅、陝西等省區的少數民族縣居區。

1987年到拉薩從事民族手工藝的開發研製,聘為西藏自治區福利企業總公司民族用品加工部經理設計製作了大量佛事和藏民族生活用品。

1996年回新華村創辦“寸發標手工藝作坊”,製作以九龍杯、酒具為代表的民族手工藝品。專業特長與成就:在十多年的實踐中,熟練地掌握了金屬雕刻製作的技藝,能用黃金,白銀和黃、紅白銅等作原料,設計製作出數十種民族手工藝品和生活用品,主要有九龍壺酒具、九龍噴霧火鍋、鶴陽八景酒具、九龍獎懷、銀包木碗、金龍、金剪刀等。

曾多次參加省、州旅遊產品交易會,產品銷售到省內及西藏、四川、貴州、廣東、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部分產品遠銷到美國、法國、印度、尼泊爾等國家,多件精品被雲南省民族博物館收藏。多次被雲南民影學院民族藝術系聘請講學和指導學生學習。榮譽與獎勵:1996年首創的“標樣牌”九龍酒具獲國家專利。

1999年6月被雲南省文化廳首批授予“雲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稱號,是全省首批獲該稱號的十三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他還被授予聯合國手工藝大師的稱號,是手工銀器製作的第一人!

寸發標從小在農村長大,剛滿16歲就隨父學藝,開始了他從事民間藝術的生涯。寸發標的祖輩都是手藝精良的藝人,歷代靠民間手工藝為生。明末清初,他家祖輩手工藝加工工藝品就有了名氣,先後被印度、尼泊爾邀請前往設計和加工佛像。俗話說:“饑荒三年餓不死手藝人”,在艱苦的年代他的祖輩們就靠這精湛的技藝使家業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到寸發標一代已是第六代傳人了,寸發標從小就在民間技藝的薰陶下長大,對民族手工藝製作各類民族首飾、工藝品、生活用品耳濡目染,對民間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有了基礎,這也就是其本人與民間工藝結下不解之緣的原因。隨父學藝期間,跟隨父親先後走遍了雲南邊陲的少數民族地區,併到過貴州、廣西、西藏、寧夏、甘肅、陝西等省的部分地區,充分了解各民族對首飾、飾物、生活和宗教用品的習俗,通過實地了解和實踐,寸發標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圖案資料,把祖輩傳下的傳統工藝與隨父走南闖北學到的工藝之精華相結合,創新獨具風格的手工工藝品。

1987年,寸發標學藝已成,便踏上了父輩們外出謀生的傳統路子,和村裡的六七個夥伴到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從事民間工藝品加工製作,在這期間一遇閒暇,其他人忙於逛街、看錄像、打撲克,但寸發標最愛逛的地方卻是寺廟和古建築,並留意琢磨那些形態各異的佛像、法器、悄悄記在腦海中,一筆一筆畫下來作為自己製作的藍本。有時間便找來繪畫教材鑽研工筆繪畫,自己搞設計創作,並利用在西藏地區濃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等有利條件,儘量學習和吸收藏族工藝美術品的風格特點。在西藏地區他以手藝精湛、圖案設計獨具匠心而聞名,曾被西藏地區民政廳聘為西藏福利企業總公司民族用品加工部經理,在這期間,他為布達拉宮製作了各類飾品、佛事用品,在拉薩有了很好的聲譽。1989年,他在拉薩經過自己的艱辛努力成功地設計製作了銅雕“布達拉宮”,被西藏自治區訪美代表團選中作為贈送美方的禮品,為此,寸發標—下子成了《西藏日報》上的新聞人物,1992年11月18日《中國日報》專題報導了他在西藏拉薩市幫助藏族工匠發展加工民族工藝的事跡。1994年1月22日版《中國日報》以“一炮打響的秘訣”為題報導了他在西藏地區成功的原因。

九龍壺九龍壺

1993年他毅然回家開辦了雲南鶴慶標祥九龍手工藝品加工廠,經過上百次的實踐,寸發標終於將構思

多年的九龍壺系列變成了現實,九龍壺系列產品一炮打響,各地新聞媒體紛紛採訪報導。《人民日報》第18329期以“白族農家多巧匠”為題對他進行了報導,《雲南日報》1999年1月13日第五版報導“白族匠人技驚天,手錘敲山致富路”,《雲南政協報》“巧手精工鑄藝魂”,《大理日報》晚刊“寸發標和他的九龍壺”等等。中央電視台,省、州、縣電視台曾多次到廠對寸發標進行採訪報導。其中最令寸發標自豪的是,大理市政府贈送金庸先生“榮譽市民”的金鑰匙竟出自他本人的雙手。寸發標的標祥牌系列酒具選材純實,設計新穎,製作獨具匠心,造型高雅別致,圖紋細膩,華麗高貴,融方、圓、曲、直為一體,具有較高的保存和收藏價值,多件精品被雲南省民族博物館和西藏布達拉宮所收藏。美中藝術交流中心周文忠先生參觀了公司的加工廠,曾高度讚揚了他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嬌子”。原雲南省委書記令狐安非常關心寸發標,曾三次到他家,對其精湛的民族手工藝十分讚賞,並鼓勵他為弘揚民族文化多作貢獻。中宣部長丁關根,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彭佩雲,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王忠禹,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萬國權,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等,先後到寸發標的加工廠參觀,並給予較好的評價和勉勵。國內外旅遊團到鶴慶參觀考察時都要到他的民族工藝加工廠參觀民族工藝,對他們加工的九龍壺系列產品讚不絕口。1998年寸發標被雲南民族學院藝術系聘為客座教授並頒發了榮譽證書,他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設計令師生們讚嘆不已,在講課期間,他有幸結識了很多中外藝術專家,美國副國務卿巴尼柯恩看了寸發標的作品和聽了介紹後,連連稱讚“雲南民族工藝了不起”。1999年6月寸發標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雲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而且是首批命名的十三位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中年齡最小的一人,2003年12月,寸發標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的光榮稱號,而全國取得這個殊榮的僅有20個。

新華村被列為省級民族旅遊村以來,在寸發標的積極帶動和影響下,一些在外闖蕩的民間藝人紛紛回到村中與寸發標共同研究新工藝,把民族藝術創造推向更高的起點。過去走村串寨的小爐匠,如今成了勤勞致富的帶頭人。目 前新華人從事民族手工藝品加工製作的已有803戶,從業人員達到1270人。1998年,全村加工民族旅遊工藝品收入接近1個億,手工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新華村成為全縣第一個州級小康示範村和省級文明示範村。

十幾年的風雨之路,十幾年的艱苦拼搏和探索,雲南鶴慶標祥九龍手工藝品加工廠,從田野的縱橫阡陽間走出了一條勤勞致富的康莊大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