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鏡古村

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寶鏡古村是一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據《江華瑤族自治縣地名錄》記載,因其“村前有田峒,有一井塘水清如鏡,可食飲,又能灌田,故名寶鏡。”

歷史

據寶鏡《何氏族譜》記載,寶鏡先祖何應棋,怡情山水,性喜遨遊,於清順治年間由道州溯沱水、馮河而上,見該地風俗淳厚,土肥水美;遂挈家人於此建宅定居,繁衍生息,距今353年。

寶鏡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占地80畝,由9井18廳組成,共108間房,俗稱“三堂九井十八廳,走馬吊樓日曬西。”整座建築群為磚木結構,以青石、青磚、青瓦建成。院內屋字儼然,重樓翹檐,雕樑畫棟;院外古木參天,樹齡在四、五百年間者,達百餘株。有“松林淡月”、“槐社夕陽”、“虹橋鎖翠”、“螺岫浮崗”、“響泉逸韻”、“珠塘漾碧”、“寶塔酣青”等寶鏡八景,堪稱人間仙境。近年,到古村觀光的遊客日增。1964年,海燕電影製片廠在此拍攝過電影《多喜之家》;1997年,瀟湘電影製片廠《漫長的邊界》在此拍攝外景。

寶鏡人傑地靈。據《何氏族譜》記載,清朝有庠生2名,佾生2名,貢生4名,廩生3名,大學生7名,進士6名,職員10名(其中有翰林侍召、衛千總、巡檢、知縣、典史等職)。現在海內外工作人士80餘名。村前大道旁有碑刻“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稱“馬到止”,足見昔日榮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