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華村[雲南紅河州紅河縣寶華鄉下轄村]

寶華村[雲南紅河州紅河縣寶華鄉下轄村]

寶華村位於雲南省紅河紅河縣寶華鄉,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0.50公里, 國土面積20.08平方公里,海拔1860.00米,年平均氣溫13.70℃,年降水量1485.3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4004.86畝,其中人均耕地0.67畝;有林地4394.60畝。全村轄1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25戶,有鄉村人口6117人,其中農業人口6117人,勞動力42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000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3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3.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述

寶華村[雲南紅河州紅河縣寶華鄉下轄村] 寶華村[雲南紅河州紅河縣寶華鄉下轄村]

寶華村,是鄉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距縣城36公里。轄9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農戶1211戶,世居民族為哈尼族和彝族,其中農業人口6084人,勞動力418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965人,海拔1600-2436米,年平均氣溫13.7℃,年降水量1485.3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4004.86畝,人均耕地0.66畝,林地4394.6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收入為主。境內山高坡陡,地形地貌複雜,海拔在1600~2436米之間,地理環境封閉。全村共有耕地面積7236畝,人均1.2畝。主要農作物有稻穀、苞谷、黃豆等。水果種類繁多,有芒果、荔枝、香蕉、梨等。農業耕種方式原始,廣種薄收、粗放經營是農民的主要生產方式。畜牧業以豬、牛、羊為主,以個別農戶零散餵養為主,遠沒有形成規模經營。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04.86畝(其中:田2521.46畝,地1483.40畝),人均耕地0.67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4394.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3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1713.1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1225戶飲用井水, 有1225戶通電,有42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08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9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6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462.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5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2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5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3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03.20萬元,畜牧業收入42.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26頭,肉牛68頭,肉羊132頭); 林業收入34.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6.80萬元, 工資性收入2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00人 ,在省內務工550人,到省外務工5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7.30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寶華梨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25戶,共鄉村人口6117人,其中男性3250人,女性2867人。其中農業人口6117人,勞動力421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00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5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寶華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寶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0.5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833人,中學生43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4576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41.2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23人,黨員中男黨員107人,女黨員16人。 團員7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2、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4、人民民眾文化水平、綜合素質較為低下,科技意識淡薄。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著力發展甘蔗、木薯、寶華梨等種植業。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4、開展科技培訓,提高民眾科技意識,培養科技示範戶。5、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遊業。6、改善人飲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