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路謁師所

寶興路錫克教謁師所位於寶興路(今東寶興路北四川路附近),是一幢兩層樓房。

光緒二十八年,從印度招募來滬的巡捕和司閽因信仰錫克教,向公共租界當局要求修建一所錫克教謁師所。租界工部局董事會雖然同意這一要求,決定從公共基金中撥款3000銀兩購置土地,但未付諸實施。直到光緒三十一年,租界工部局董事會認為修建一所謁師所“無疑對上海的印度人大有益處”,“在其內可提供一處條件適宜的禮拜場所,也可監視他們的一般行為,也可對他們的日常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光緒三十二年租界工部局用3396銀兩,在寶興路購得土地1.9畝,同時又從印僑中籌募8000銀兩的建築基金。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四日動工奠基,光緒三十四年三月竣工,同年五月三十日(6月28日)由工部局總董霍必瀾為錫克教謁師所揭幕。
這座謁師所是一幢兩層樓房,由紅磚和人造石砌成,屋頂鋪蓋油毛氈和波形鐵皮,總造價為11200銀兩。底層是長15米,闊9米的會議室兼作餐廳,南端有2個小接待室。樓上是謁師所,圓拱形屋頂。南端有四間小房,供布道師生活起居。
謁師所內部簡單樸素,沒有繪像和其它裝飾品,只在中央用繩索圍成方形的祭台,布道師坐在祭台中央,邊搖鈴,邊朗誦《元經》,教徒們環坐在祭台四周,聆聽布道師誦經。禮拜結束後,教徒們到會議室共進午餐,餐畢議事,議畢散會。
民國4年(1915年),由於印度巡捕和司閽之間經常發生磨擦、爭鬥,租界當局為此在戈登路(今江寧路)巡捕房附近為印度巡捕又修建一所錫克教謁師所,為印度巡捕專用。
民國13年(1924年),在上海的印度僑民有1300餘人。是年8月,錫克教在印度首都舉行全國性的宗教會議,旅居國外的錫克人都派代表回國出席會議。8月3日,旅居加拿大的錫克人代表11人途經上海,與上海代表20人一起回國。上海的錫克教徒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據8月4日《申報》報導:加拿大的錫克人代表由溫哥華乘澳大利亞“皇后號”輪,抵達上海外灘海關碼頭時,1000餘名印度巡捕和司閽、海關、銀行的印度工作人員、印度婦孺50餘人,集合碼頭歡迎,樂隊奏樂,印度婦女則向來賓拋灑花瓣,後在露天舉行宗教儀式。然後由樂隊前導,歡迎人員則列隊由福州路去虞洽卿路(今西藏路),再由海寧路(今北海寧路)遊行至北四川路寶興路謁師所後解散。
民國16年7月,上海的印度司閽人員之間由於鄉情不同,方言不同,馬其哈斯人和馬樂澳人之間摩擦不斷,發生了激烈的毆鬥。英國駐滬領事下令關閉謁師所,後由全體錫克教徒作出“謁師所只用於宗教目的,不再發生毆鬥事件”的保證後,才在11月9日錫克教始祖那納克·辛格誕生日恢復開放。此後,一些錫克教徒為了避免摩擦,在民國28年10月、民國29年10月先後又在馬霍路(今黃陂北路)249弄156號和舟山路218號修建了兩所規模很小的錫克教謁師所,用作同鄉錫克教徒禮拜。
抗日戰爭勝利後,隨著印度僑民陸續離滬,該所的宗教活動日益冷清。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上海的印度僑民僅有200餘人。1956年因大多數去香港,印僑減至10餘人,到該所過宗教生活的錫克教徒不過5~6人。1962年後留滬的印度僑民也陸續去港,寶興路錫克教謁師所因無教徒禮拜而關閉,遺址現改作幼稚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