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三爺現在被認為是天橋中幡和摔跤的一代宗師。傳說寶三有兩位師傅,民國時,他先是拜在了宛永順宛八爺門下學摔跤,宛八爺原在善撲營供職,但清朝滅亡後,他沒了俸祿,便在天橋的狗尾巴胡同開了個跤館,寶三就在那兒學摔跤。那時候,寶三家住西四,他每天要走著到天橋學摔跤。這天天路上走著,他就和中幡結緣了。
原來,寶三在路上看見了耍中幡的王小辮。這個王小辮曾有個哥哥在宮裡做太監,是耍大執事的,哥哥每次出宮回河北老家探親時,便教他耍中幡。等清朝滅亡哥哥沒了俸祿給家裡後,王小辮只能從河北來京,靠耍中幡為生。寶三常跟著王小辮“偷活兒”。一次,王小辮去官宦人家表演,在表演“蘇秦背劍”這一招兒時,突然颳起了旋風,中幡突然就倒了下去,一旁的寶三急中生智用腿勾起了中幡,又把中幡拽回了王小辮手中,不知道的觀眾都以為這是師徒二人在表演呢。這次相識之後,寶三又幾經周折獲得師傅宛八爺的同意,向王小辮學習耍中幡。
寶三後在天橋開設了寶三跤館,收徒傳授摔跤與中幡技藝,因為教授方法得當,寶三跤館成為當時京城裡最有名的。“那時候寶三帶徒弟的‘量活’特別好。”傅文剛說,量活相當於現在的講課,寶三不僅要生動地傳授動作要領,還要讓徒弟們了解其背後的歷史文化與其他相關的藝術知識,“那時候侯寶林他們都愛光顧寶三跤館,看寶三教徒弟,他們那會兒管摔跤叫‘武相聲’。”
寶三當年之所以愛上了耍中幡,是因為他發現中幡與摔跤的動作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摔跤需要用大棒子、小棒子、皮條等器物練基本功,很多動作是“死”的,而耍中幡的“挑、端、雲、開、錘”等和摔跤相似的基本功動作卻是“活”的,寶三將兩者融會貫通,成為天橋中幡與摔跤的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