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博物館

寶應博物館

寶應博物館座落於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城安宜東路89號,緊鄰淮江公路,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由六個展廳、文物庫房、業務工作室、報告廳及輔助用房等設施構成,於2001年6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座集收藏、研究、陳列、教育等功能為一體,對公眾永久開放的綜合型歷史文化類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寶應博物館寶應博物館
寶應博物館是一座綜合型地方歷史文化類博物館,陳列面積10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4000多件,其中尤以陶瓷器、書法、繪畫、拓片為特色。藏品體量及檔次,在江蘇省內同類型博物館中居於領先地位。

該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可供展覽面積10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平方米,由主樓(四層)和附屬建築組成。分別設寶應歷史文化概覽陳列室、秦漢隋唐陳列室、宋元明清陳列室、書畫陳列室。該館歷年承辦的主要展覽包括的蝴蝶標本展、恐龍化石展、海洋生物展、民間拓片展、航空模型展等。

寶應博物館新館開工於1998年,建築色調和局部元素取材於漢代射陽九里一千墩墓葬群中的出土漆器圖案,建築採用中國古代傳統的古樸厚重的灰色大門,左右立有仿華表式樣的柱子,左柱懸掛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的館名豎匾,字跡龍飛鳳舞,遒勁有力。主體建築為一高大的仿古式建築,高而斜長的台階梯道,直通二樓,入口門廳處立有四根銀色圓柱,於典雅中顯出雄偉,在獨特中透出氣勢。整個建築把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地融為一體,在地方博物館建築中堪稱典範。

歷史沿革

展廳場景展廳場景
寶應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秋,原址在葉挺路工人文化宮後,由此開始了它的發展之路。

1960年10月寶應博物館與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合署辦公,博物工作由縣文化館兼管,在此期間,寶應博物館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1980年初,縣圖書館從縣文化館分出,獨立建制,文博工作劃歸縣圖書館管理。

1998年初寶應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館址位於縣城安宜東路89號。

2001年6月28日,建成並對外開放。館名“寶應博物館”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題寫。基本陳列是定名為“安宜春秋”,集中反映蘇北里下河地區歷代藝術發展的概貌。

從2007年10月1日起,博物館正式對公眾實行免費開放。同年,經過重新設計,基本陳列改名為“寶地流韻”,分為三部分陳列,寶應歷史文化概覽陳列室分“江淮寶地、建置紀要、縣域史略、古邑人傑、寶地勝跡、千古精粹、珍寶擷英”七個單元對主題做了全面詮釋。其餘兩室將先秦隋唐時期和宋元明清時期的重點內容突出表現,具有寶應歷史特色的館藏和出土文物組合展示,更加豐富了寶應歷史文化的內涵。增設的“中國第一牙”古象牙化石的陳列及“古邗溝十三變”多媒體卡通片展示是展覽的亮點,此外,新布置的史前寶應人生活場景以及古街古巷、運河碼頭復原再現了歷史,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2008年度,博物館實施了展示服務水平提升工程,著力打造精品陳列,在原有兩個文物陳列展廳的基礎上增設了序廳。展廳重新裝潢,版面重新設計,文物重新布展,並採用多媒體手段,拓展了展示內容和空間。三樓開設了書畫及非遺臨展廳。

2009年11月15日,博物館由國家A級旅遊景區升格為AA級旅遊景區。

2010年7月20日—8月10日,博物館增加定級文物計75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

2014年,寶應博物館被列為“2015年江蘇省博物館陳列展覽提升工程”實施單位,2015年“水韻春秋——淮揚運河文化縱覽”項目獲得了寶應市文物部門批准。為進一步展示寶應運河文化,寶應博物館在館內三樓重點打造運河文化服務與展示中心展廳 。

建築設計

寶應博物館新館開工於1998年,建築總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色調和局部元素取材於漢代射陽九里一千墩墓葬群中的出土漆器圖案,建築採用中國古代傳統的古樸厚重的灰色大門,左右立有仿華表式樣的柱子,左柱懸掛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的館名豎匾,字跡龍飛鳳舞,遒勁有力。

主體建築為一高大的仿古式建築,高而斜長的台階梯道,直通二樓,入口門廳處立有四根銀色圓柱,於典雅中顯出雄偉,在獨特中透出氣勢。整個建築把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地融為一體,在地方博物館建築中堪稱典範。

設計與布局

展廳設計

寶應運河文化服務與展示中心寶應運河文化服務與展示中心
展廳設計上,獨具匠心。提取水元素作為整個展廳的主要陳設形式。提煉水流形態,作為整個展廳的動線;提煉水浪的多形態造型,寓意大運河是與時代共同前進的動力;提煉漣漪水紋的形態,寓意大運河的影響力在逐步擴散,使整個展廳生機盎然,充滿活力。其中,一進入大運河文化展廳,引入眼帘的是一木質船舵,別名“八卦手”。船舵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自古就有鎮宅吉祥順風順水的寓意,在此處設計船舵更是希望讓參觀者感受到置身於運河中,不由得想掌舵來乘風破浪。

展示布局

展示中心整體布局上,層層遞進。以時間為脈絡,循序大運河“水起射陽(春秋)——水潤平安(漢魏晉南北朝)——水興安宜(隋唐時期)——水盛寶邑(宋元時期)——水載寶地(明清時期)——水韻之春(現代部分)”逐層深入展示大運河的文化及發展,生動演繹大運河的發展,系統介紹運河發展史以及對寶應發展的影響,重現了運河變遷時期寶應及其他沿岸地區重要歷史文化面貌和文化內涵,進一步弘揚運河文化。

館藏文物

文物文物

寶應博物館現有藏品總數4000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件,國家二級文物14件,國家三級文物近300餘件,歷代拓片1000多件。

藏品的類別為:玉石、陶器、瓷器、金屬器、竹木牙器、字畫拓片、石刻、貨幣、革命文物。有專人對庫房進行抽濕、排風調節監控。近年博物館分批對藏品進行修復保護。

科研成果

該館的科學研究獲得了多項成果,北宋墓群出土的漆器硯墨被《中國美術全集》(漆器卷、文房四寶卷)收錄,一批漢、宋文物珍品被《中國文物報》,香港《文匯報》、《中國古代工藝珍品》、台灣《紫玉金砂》和《收藏家》等專文介紹。該館還編著有圖冊《寶應博物館館藏文物》。

旅遊貼士

開放時間

9:00-17:00

交通路線

公交2、18路均可到達。

最佳季節

寶應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主要氣候特徵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分配比較均勻。總的說來就是溫和濕潤,夏冬季較長,春秋季顯短。 一般在秋天或新年的時候較好。可是館內的溫度四季差不多是一樣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