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特點
泥鰍的體形在腹鰭以前呈圓筒狀,由此向後漸側扁,頭較尖。體背部及兩側深灰色,腹部灰白色。尾柄基部上側有黑班,尾鰭和背鰭具黑色斑點。胸鰭、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生活環境及飼料營養不同體色有變。寶坻黃板泥鰍體色呈淡黃色。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低,能降脂降壓,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眾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美味又滋補,還易獲得,價廉物美。
營養成分
泥鰍可食部分占整個魚體的80%左右,高於一般淡水魚類。經測定,每100克泥鰍肉中,含蛋白質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鈣51毫克,磷154毫克,鐵3毫克,硫黃素0.08毫克,核黃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還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70國際單位,維生素B1 30毫克,維生素B2 440毫克,還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
泥鰍肌肉含天冬氨酸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每100g肉中含水83g,蛋白質9.6g,脂肪3.7g,碳水化合物2.5g,灰分1.2g,鈣28mg,磷72mg,鐵0.9mg.脂肪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和十八碳三烯酸(calendic acid)。組織含胺(spermine),亞精胺(spermindin),腐胺(putrescine)和屍胺(cadaverine)。烘乾泥鰍表皮含γ-丁內酯(γ-butyrolactone)。
食用功效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別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小兒體虛盜汗者食用,有助於生長發育;同時適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急慢性肝炎及黃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黃疽型肝炎更適宜,可促進黃疽和轉氨酶下降;同時適宜陽痿、痔瘡、皮膚疥癬瘙癢之人食用。
具有補中益氣、除濕退黃、益腎助陽、祛濕止瀉、暖脾胃、療痔、止虛汗之功效。泥鰍含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糖類,礦物質(鈣,磷,鐵)維生素(VB,VA,VC)均比一般魚蝦高,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並含有艹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性涼,夏天吃最好。
生長環境
泥鰍喜歡棲息於靜水的底層,常出沒於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生活水溫10-30℃,最適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至30℃時,泥鰍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鑽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泥鰍不僅能用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當天氣悶熱或池底淤泥、腐植質等物質腐爛,引起嚴重缺氧時,泥鰍也能躍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氣,而由腸壁輔助呼吸,當它轉頭緩緩下潛時,廢氣則由肛門排出。每逢此時,整個水體中的泥鰍都上升至水面吸氣,此起彼伏,故西歐人對它有"氣候魚"之稱。冬季寒冷,水體乾涸,泥鰍便鑽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膚不致乾燥,並全靠腸呼吸維持生命。待翌年水漲,又出外活動。由於泥鰍忍耐低溶氧的能力遠遠高於一般魚類,故離水後存活時間較長。在乾燥的桶里,全長4-5厘米的泥鰍幼魚能存活1小時,而全長12厘米的成魚可存活6小時,並且將它們放回水中仍能活動正常。泥鰍多在晚上出來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蟲、甲殼動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類等,有時亦攝取水底腐植質或泥渣。泥鰍2冬齡即發育成熟,每年4月開始繁殖(水溫18℃),產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淺水草叢中,產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沒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魚,常分散生活,並不結成群體。
養殖管理
池塘養鰍,一般選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鋪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積可大可小,以2-3畝為好。池塘應排灌方便,進出水口均用鐵絲網防逃。放養前應進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與魚苗池相同。如無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畝用量4-5千克。有條件的話,可在池中央和排水口附近設定集魚坑,便於日後捕撈。泥鰍苗入池前,也應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後2-5天,鰍種即可下塘。每畝放養30-50公斤,有豐富水源條件的可增加放養量。要根據池塘水質情況,經常投施一些有機和無機肥料,以培肥水質。另外,每日還要投餵一定數量的人工餌料。投餵的餌料種類有蠅蛆、魚粉、豬血粉、蠶蛹粉、米糠、麥麩、菜餅等。投餵量可根據不同季節而不同。5-6月為鰍體重的4%一5%;7-8月為8%一10%;9-10月為5%一6%.池塘內要搭設餌料台,餌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據大小設3-4個餌料台。投餌前應檢查吃食情況,如發現未吃完,應減少其投量。一般以投餌後2-4小時吃完為度,還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餌料台,以防疾病發生。池塘要經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池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為6.5-7.2),並每隔一定時間(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達到滅菌防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