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頻CDMA

《寬頻CDMA》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由 [T.奧揚佩雷]Tero Ojanpera等編著。 《寬頻CDMA》本書從系統的要求、套用和無線環境開始,結合擴頻碼、編碼、調製、RAKE接收機和軟切換等技術解決方案的詳細介紹,提供了了解寬頻CDMA空中接口設計所必須的技術背景。

圖片信息

寬頻CDMA

文獻類型:專著

責任者:[T.奧揚佩雷]Tero Ojanpera等

出版、發行者: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發行時間:2000

來源資料庫:館藏中文資源

所有責任者: ()[T.奧揚佩雷]Tero Ojanpera,()[R.普拉薩德]Ramjee Prasad著朱旭紅等譯

所有題名: 其他題名信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並列正題名:Wideband CDMA for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標識號:ISBN:7-115-08515-3

出版、發行地: 北京

關鍵字: 碼分多址---移動通信碼分多址移動通信

語種: Chinese 漢語

分類: 中圖分類:TN929.533

載體形態: 11,374頁

圖書內容

本書從系統的要求、套用和無線環境開始,結合擴頻碼、編碼、調製、RAKE接收機和軟切換等技術解決方案的詳細介紹,提供了了解寬頻CDMA空中接口設計所必須的技術背景。

圖書目錄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1 多址接入
1.1.1 CDMA的分類
1.2 CDMA:過去、現在和將來
1.3 移動蜂窩時代
1.3.1 GSM
1.3.2 US-TDMA(IS-54/IS-136)
1.3.3 IS-95
1.3.4 個人數字蜂窩
1.4 第三代系統
1.4.1 目標和要求
1.4.2 IMT-2000空中接口的選擇
1.4.3 歐洲
1.4.4 日本
1.4.5 美國
1.4.6 韓國
1.5 第三代系統的頻率分配
1.6 第三代空中接口技術
1.6.1 寬頻CDMA
1.6.2 TDMA
1.6.3 混合CDMA/TDMA
1.6.4 正交頻率分割復用
1.7 本書預覽
參考文獻
第二章 CDMA的基本原理
2.1 概述
2.2 CDMA定義
2.2.1 擴頻多路接入
2.3 基本的DS-CDMA組成要素
2.3.1 RAKE接收機
2.3.2 功率控制
2.3.3 軟切換
2.3.4 頻率間切換
2.3.5 多用戶檢測
2.4 IS-95 CDMA
2.4.1 下行鏈路的信道結構
2.4.2 上行鏈路的信道結構
2.4.3 功率控制
2.4.4 語音編碼和不連續傳輸
參考文獻
第三章 IMT-2000的套用
3.1 概述
3.2 第三代的套用實例
3.3 國際網際網路
3.4 無線視頻
3.5 多媒體業務
3.6 IMT-2000承載業務
3.7 業務模型
3.7.1 實時服務
3.7.2 非實時服務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無線傳播環境及其對系統設計的影響
4.1 概述
4.2 多徑信道
4.3 無線環境
4.3.1 車載無線環境
4.3.2 室外到室內和步行者的無線環境
4.3.3 室內無線環境
4.4 分布函式
4.5 路徑損耗和展開模型
4.5.1 車載無線環境
4.5.2 室外到室內和步行者的無線環境
4.5.3 室內無線環境
4.6 小幅度模型
4.6.1 車載無線環境
4.6.2 室外到室內和步行者的無線環境
4.6.3 室內無線環境
4.6.4 空間信道模型
4.7 移動性模型
4.7.1 車載無線環境
4.7.2 室外到室內和步行者的無線環境
4.7.3 室內無線環境
參考文獻
第五章 CDMA空中接口的設計
5.1 概述
5.2 需求的定義及總的設計處理
5.3 分層的空中接口結構
5.4 邏輯信道
5.5 物理信道
5.5.1 幀長度的設計
5.5.2 測量信令
5.5.3 導頻信號
5.6 擴展碼
5.6.1 擴展碼的基本特性
5.6.2 偽隨機噪聲序列
5.6.3 正交碼
5.6.4 選擇準則
5.7 調製
5.7.1 數據調製
5.7.2 擴展電路
5.7.3 擴展調製
5.8 差錯控制方案
5.8.1 差錯控制方案的選擇
5.8.2 卷積碼
5.8.3 瑞德-所羅門連線/卷積編碼
5.8.4 Turbo碼
5.8.5 混合ARQ方案
5.8.6 交織方案
5.8.7 組合的信道編碼和擴展
5.9 多速率方案
5.9.1 高數據速率的提供
5.9.2 數據速率的顆粒度
5.9.3 控制信息的傳輸
5.10 分組數據
5.10.1 分組接入程式
5.10.2 MAC協定
5.10.3 分組數據的切換
5.11 收發信機
5.11.1 接收機
5.11.2 發射機
5.12 多用戶檢測
5.12.1 容量和覆蓋的改進
5.12.2 多用戶檢測的發展
5.12.3 多用戶檢測算法
5.12.4 系統模型和MUD算法公式
5.12.5 多用戶檢測的設計方面
5.12.6 多用戶檢測算法的選擇
5.13 隨機接入程式
5.14 切換
5.14.1 定義
5.14.2 切換程式
5.14.3 軟切換
5.14.4 更軟切換
5.14.5 頻率間切換
5.15 功率控制
5.15.1 功率控制準則
5.15.2 功率控制的步長大小
5.15.3 動態範圍的需求
5.15.4 功率控制命令的速率
5.15.5 功率控制和多用戶檢測
5.16 許可與負載控制
5.16.1 負載因子
5.16.2 許可控制的原理
5.16.3 負載控制的原理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寬頻CDMA方案
6.1 概述
6.2 技術手段
6.3 WCDMA
6.3.1 載頻間隔及部署
6.3.2 邏輯信道
6.3.3 物理信道
6.3.4 擴展
6.3.5 多速率
6.3.6 分組數據
6.3.7 切換
6.3.8 GSM和WCDMA之間的互操作
6.4 Cdma2000
6.4.1 載頻間隔及部署
6.4.2 邏輯信道
6.4.3 物理信道
6.4.4 擴展
6.4.5 多速率
6.4.6 分組數據
6.4.7 切換
6.4.8 發射分集
6.5 韓國的空中接口
6.5.1 TTA Ⅰ與cdma2000的區別
6.5.2 TTA Ⅱ與WCDMA的區別
6.6 CODIT
6.6.1 調製
6.6.2 擴展
6.6.3 多速率
6.6.4 切換
6.7 IS-665 WCDMA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性能分析
7.1 概述
7.2 分集
7.2.1 多徑分集增益
7.2.2 不同無線環境中的多徑分集
7.2.3 天線分集
7.2.4 極化分集
7.2.5 宏分集
7.2.6 時間分集
7.3 WCDMA仿真器
7.3.1 鏈路級仿真
7.3.2 系統級仿真
7.3.3 仿真參數
7.4 快速功率控制
7.4.1 快速功率控制對Eb/No的影響
7.4.2 採用了上行鏈路快速功率控制時的小區間干擾
7.4.3 非理想的功率控制導致容量下降
7.5 頻譜效率
7.5.1 WCDMA上行鏈路的鏈路級性能
7.5.2 WCDMA上行鏈路的頻譜效率
7.5.3 WCDMA下行鏈路的鏈路級性能
7.5.4 WCDMA下行鏈路的頻譜效率
7.5.5 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頻譜效率的比較
7.6 覆蓋
7.6.1 範圍計算
7.6.2 無負荷和有負荷網路的範圍
7.6.3 在有負荷網路中採用基站MUD時的範圍擴展
7.6.4 利用基站MUD節約移動台發射功率
7.6.5 用戶比特率對範圍的影響
7.6.6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分層的小區結構
8.1 概述
8.2 非線性功率放大器
8.2.1 功率放大器特性
8.2.2 功率放大器效率
8.3 微小區和宏小區在同一頻率上
8.4 微小區和宏小區在不同頻率上
8.4.1 部信道干擾和鏈路級性能
8.4.2 HCS網路的系統級仿真
8.4.3 頻譜效率結果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時分雙工DS-CDMA
9.1 概述
9.2 第二代TDD系統
9.3 使用TDD的原因
9.3.1 頻譜分配
9.3.2 不對稱業務
9.3.3 上下行鏈路中的對應(reciprocal)信道
9.4 TDD-CDMA的問題
9.4.1 來自TDD功率脈動的干擾
9.4.2 上下行鏈路之間的小區內干擾和小區間干擾
9.4.3 連續覆蓋時運營者間的干擾
9.4.4 基站的同步
9.5 TDD-CDMA空中接口設計
9.5.1 TDD幀長
9.5.2 硬體要求
9.6 FDD-CDMA系統的TDD-CDMA擴展
9.6.1 TDD-CDMA系統描述
9.6.2 採用TDD擴展的WWW瀏覽會話性能
9.7 寬頻TDD-CDMA系統
9.7.1 用於PCS的Cylink S-CDMA TDD
9.7.2 第三代寬頻CDMA TDD方案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實現方面
10.1 概述
10.2 最佳化標準
10.2.1 功耗、成本和尺寸
10.2.2 評估方法
10.3 模組化的考慮
10.4 基帶部分
10.4.1 基帶接收機
10.4.2 基帶發射機
10.5 RF部分
10.5.1 線性和功耗的考慮
10.5.2 接收機結構
10.5.3 發射機結構
10.6 可軟體配置的無線電
10.7 典型的寬頻CDMA移動終端的結構
10.8 多模終端
10.8.1 非擴頻系統和擴頻系統
10.8.2 時隙系統和連續系統
10.8.3 FDD系統和TDD系統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網路規劃
11.1 概述
11.2 業務量強度
11.3 性能測量
11.4 無線網路規划過程
11.4.1 準備階段
11.4.2 小區估算
11.4.3 詳細的網路規劃
11.5 CDMA中的微小區網路規劃
11.5.1 拐角效應
11.5.2 微小區/宏小區在同一頻率上
11.6 室內規劃
11.7 分區和智慧型天線
11.8 網路策劃
11.8.1 BTS信道單元規劃
11.8.2 BSC和交換機數目、HLR和VLR信令業務量
11.8.3 傳輸容量
11.8.4 傳輸網路最佳化
11.9 共存
11.9.1 互調(IM)
11.9.2 保護頻段和保護帶
11.10 頻率共享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網路方面
12.1 概述
12.2 設計方法
12.2.1 OSI和ISDN參考模型
12.2.2 參考結構
12.2.3 網路單元
12.2.4 功能平面
12.2.5 棧和協定結構
12.3 核心網和接入網
12.3.1 通用無線接入網的概念
12.3.2 ITU的家族系統
12.4 網路技術
12.4.1 智慧型網
12.4.2 異步轉移模式
12.4.3 7號信令
12.4.4 移動套用部分
12.4.5 移動網際網路協定
12.5 第二代網路的演化
12.5.1 第三代系統的新能力
12.6 GSM向UMTS的演化
12.6.1 參考結構
12.6.2 協定棧
12.6.3 GSM結構的演化
12.6.4 協定方面
12.7 IS-41/IS-95的演化
12.7.1 IS-41/IS-95標準的概況
12.7.2 參考結構
12.7.3 協定棧
12.7.4 IS-41/IS-95向第三代的演化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系統比較
13.1 概述
13.2 第二代系統空中接口的比較
13.3 RACE Ⅱ與SIG5的比較
13.4 TDMA與CDMA在2Mbit/s業務上的比較
13.5 寬頻CDMA與GSM的比較
13.6 FRAMES多接入的比較
13.7 ARIB的比較
13.8 ETSI空中接口的比較
13.9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標準化工作及發展方向
14.1 概述
14.2 標準組織和工業組織
14.2.1 ITU
14.2.2 歐洲
14.2.3 美國
14.2.4 日本
14.2.5 韓國
14.2.6 中國
14.2.7 其他組織
14.3 無線接入網路的標準
14.3.1 ITU評估組
14.3.2 IMT-2000無線傳輸技術的建議
14.4 核心網的標準
14.5 法規
14.6 市場考慮
14.7 無線寬頻網路
14.8 衛星
14.9 允許的技術
14.10 無線的世界
14.11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