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古代行政區劃]

寧州[古代行政區劃]

雲南的寧州,即今雲南省華寧縣寧州鎮。據道光《雲南志抄·地理志》載為“漢益州郡地”。

基本信息

雲南寧州

西晉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八月,分益州的建寧、雲南、興古交州的永昌共四郡改設寧州,治味縣(在今雲南曲靖縣十五里三岔一帶)。寧州統括今雲南地。太康三年(282),廢入益州,立南夷校尉護之。永寧二年(302),復置寧州。鹹和八年(333),沒於李雄。鹹康五年(339),復入於晉。北周時期,因西魏已設定寧州於彭元(甘肅境內),為區別南中寧州,則將彭元的寧州改稱為北寧州,南中寧州改稱為南寧州。

唐初南詔吞併南寧州,南寧州廢。

甘肅寧州

甘肅的寧州,即今甘肅省慶陽市寧縣。西魏廢帝二年(553),改豳州為寧州(治今甘肅寧縣)。取撫寧戎狄之意。

隋大業元年(605),改寧州為北地郡,次年,改北地郡為豳州,大業八年(613),改豳州為北地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北地郡為寧州。天寶元年(742),改寧州為彭原郡。乾元元年(758),改彭原郡為寧州。

宋元豐元年(1078),寧州歸屬永興軍路慶陽府,興寧軍節度。

元寧州屬鞏昌路慶陽府。

明清寧州屬陝西布政使司慶陽府。

1913年(民國時期)廢寧州為寧縣,隸甘肅省至當代。

——————————————————

寧州,彭原。望。開元戶三萬二百二十六。元和戶一千一百七。鄉。

墾田《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當夏之衰,公劉邑焉。周時為義渠戎國,其後戎翟攻太王,?父避於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劉邑地也。後西伯伐犬戎,武王都鎬京逐戎夷於涇、洛之北,以時入貢,命曰“荒狄”。周道衰,荒狄不至。後幽王為犬戎所殺,至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來至。秦昭王殺義渠戎王,並其地,始皇分三十六郡,此為北地郡,即義渠舊地也。漢氏因之,後漢移北地郡居富平故城是也。後魏延興二年為三縣鎮,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班州,十四年改為?州,二十年改“?”為“豳”,取迸地名也。廢帝三年改豳州為寧州,以撫寧戎狄為名。後周改為北地郡,隋又為寧州,大業中又為郡。武德元年復為寧州,貞觀元年改為都督府,四年又廢府為州。

州境:東西二百十六里。南北五百十四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五十六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三百里。東至坊州三百二十里。西至涇州一百五十里。東北至延州三百九十里。北至慶州一百三十里。南至?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龍鬚席。賦:麻,布。

管縣六:安定,真寧,襄樂,彭原,定平,豐義。

安定縣,望。郭下。本漢泥陽縣,在今縣理東南十五里泥陽故城是也。至後魏太武帝置定安縣,取定俗安人為義,在今縣理西北三里定安故關。自隋開皇三年移縣入廢趙興郡理,仍屬寧州,皇朝因之。

扶蘇墓,在縣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監蒙恬築長城。始皇崩,李斯矯詔賜死,葬於此。

真寧縣,緊。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漢陽周縣地,屬上郡。《漢書》陳餘與章邯書曰:“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謂此縣也。

後魏置泥陽、惠涉二護軍,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復置陽周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羅川,因縣南羅水為名,屬寧州。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為真寧縣。

子午山,亦曰橋山,在縣東八十里,黃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處。

《史記》曰漢武帝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於橋山,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上仙,群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襄樂縣,緊。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襄洛縣地,屬上郡。後魏孝文帝改“洛”

為“樂”,屬襄樂郡。後周屬北地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寧州。皇明因之。

秦故道,在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陽,即此道也。

彭原縣,緊。南至州一百里。本漢彭陽縣地,在今縣理西南六十里臨涇縣界彭陽故城是也。暨於後漢,又為富平縣之地。後魏破赫連定後,於此復置富平縣,廢帝改為彭陽縣,屬西北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寧州,八十年改為彭原縣,因彭池為名。原南北八十一里,東西六十里。

定平縣,上。北至州七十里。自漢至晉並泥陽縣地,後魏至周並為定安縣地。

隋大業十年,於此築城,置棗社驛。武德二年,於驛分定安縣置定平縣,其驛移出城北。

豐義縣,上。東南至州八十里。本漢彭陽縣地,今縣理西四十里彭陽故城是也。後魏於縣理置?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廢州為防,隋文帝廢防名為豐義城。武德二年,分彭原縣置豐義縣,因舊城為名,屬彭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寧州。

慶州,順化。都督府。開元戶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一。鄉五十一。

墾田《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本紀》曰夏氏政衰,后稷子不?奔戎、翟之間,今州理東南三里有不?故城是也。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並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按今州理,即漢郁郅城也,《地理志》屬北地郡。後漢郡境為虜所侵,北地郡寄寓馮翊。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開皇三年改置合川鎮,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立嘉名也,義寧元年為弘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五百七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三十里。東北至延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靈州六百二十里。東至?州三百九十里。南至寧州一百二十七里。西至原州三百四十里。北至鹽州五百七十二里。

貢、賦:開元貢:牛蘇、麝香。賦:胡布。

管縣十:順化,樂蟠,馬領,合水,華池,同川,洛原,延慶,方渠,懷安。

順化縣,中。郭下。本漢郁郅縣。後漢迄晉,戎虜所侵,不立州縣。後魏及周,以為鎮防。隋開皇十六年,於今州城西南一里置合水縣,在馬領、白馬二水口,因以為名,屬慶州。大業二年,以慶州為弘化郡,合水屬焉。至武德六年改合水為合川縣,取隋合川鎮為名,貞觀元年改為弘化縣,天寶元年改為安化縣,至德元年改為順化縣。

不?墓,在縣東二里。

樂蟠縣,中。北至州三十二里。本漢略畔道地,今縣理北五里略畔故城是也。

後漢及晉,為虜所侵逼,此地無復郡縣。後魏文帝於此置蔚州,周武帝置北地郡。

隋開皇三年罷郡,以彭陽、襄樂二縣屬寧州。義寧元年,分合水縣置樂蟠縣,屬弘化郡,取樂蟠城為名也。《百官表》雲“縣有蠻夷曰道”,按略畔、樂蟠,皆指此城,方言訛舛,故不同耳。

馬領縣,中。東南至州六十七里。本漢舊縣,屬北地郡。漢末為虜所侵,至後魏為朔州之地。隋大業元年,分合水縣於此置馬領縣,復漢縣之舊名也。十三年陷賊,縣廢。義寧二年,於今縣理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馬領縣,屬弘化郡,以縣西一里有馬領坂,因名。

秦長城,在縣西北一百二十六里,即蒙恬所築也。

合水縣,中。西至州五十里。本漢略畔道之地,在今縣西南三十八里故城是也。自後漢至晉,此地皆無郡縣。至後魏為襄樂縣之地。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蟠交縣以城臨大、小樂蟠二水交口,因以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合水縣。

華池縣,下。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歸德縣地也。按漢歸德縣,今洛原縣是。隋仁壽二年,於今縣東北二里庫多汗故城置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屬慶州。皇朝因之。

子午山,舊名翟道山,在縣西四十五里。

同川縣,中下。東至州八十里。本漢郁郅縣地,隋義寧三年,分寧州之彭原縣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縣,屬弘化郡。武德元年,改為慶州,縣屬焉,仍改為同川,因同川城為名。

洛原縣,中下。東南至州二百七十五里。本漢歸德縣地,屬北地郡。後漢更始二年,封岑彭為歸德侯,謂此地也。後漢迄晉,無復郡縣。後魏文帝大統元年,復置歸德縣。隋大業元年改為洛原縣,因洛水所出為名。皇朝因之。

洛水,原出白於山,一名女郎山,在縣北三十里。

延慶縣,中。南至州四十里。本漢郁郅縣地,後魏於今縣理置朔州,隋開皇中改置合水縣。武德六年,移豐州戶住此,仍分合水縣置白馬縣,以西臨白馬川水為名。天寶元年,改名延慶縣。

方渠縣,中下。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古慶匡州倉在馬領川內。因渠為名,景龍元年置,取?縣為名。縣西北馬領山諸谷水,東南流經縣所置方渠堡,因名之。

懷安縣,下。南至州一百六十里。古居近党項藩落,開元十年,檢逃戶初置,故以“懷安”為名。

其他

一、 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豳州置。治所在定安(今寧縣),隋轄境相當今甘肅寧縣、正寧及陝西彬縣、旬邑、長武、永壽等縣地。唐以後轄境南部縮小,大體上不出今甘肅境。1913年降為寧縣。

二、後晉初,乾寧軍陷入契丹,置寧州於此。周顯德六年(959年)收復,置永安縣。

三、南宋初,改明州為寧州,後南宋末復稱明州。

四、元至元十三年(1270年)置。治所在今雲南華寧,轄境約當今雲南華寧、通海、峨山等縣地。1913年降為縣,尋改名黎縣,後又改名華寧。

五、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於龍興路武寧縣(今江西修水)置寧州,大德五年(1301)割武寧直隸龍興路,徙州治於分寧縣。明洪武初,省州改縣為寧縣,弘治十六年(1503),升縣為州。清嘉慶三年(1798)改為義寧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