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中暄

1927年6月,經秋步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3月,經張思明介紹重新加入共產黨。 1959年合大縣後,任乾縣縣委委員、商業局黨總支書記。

寧中暄(1905.1—1966.8),曾用名文清,原名馭華,男,禮泉縣縣城關鎮東關村人。1926年前,在本縣初小、高小、西安第一師範上學。1927年6月,經秋步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3月,農民暴動失敗後,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寧中暄從此與黨脫節。1938年3月,經張思明介紹重新加入共產黨。入黨後,經黨組織同意,曾任教育局視察員、民生工廠廠長、參議員、城關鎮鎮長。在此期間,曾加入國民黨、三青團。新中國建立後,任縣委委員、宣傳部長、農協會副主席。1953年3月,調供銷聯社任主任。1959年合大縣後,任乾縣縣委委員、商業局黨總支書記。1959年,因給毛澤東寫信,反映“人民公社”、“大躍進”和大辦食堂中的問題。1960年1月,原乾縣縣委決定:將寧中暄劃為反黨反社會主義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給予撤銷縣委委員、機關黨委委員、商業局黨總支書記職務的處分,調乾縣農科所試驗農場任副場長。
1961年下半年分縣後,縣委對寧中暄的問題進行了甄別,恢復縣聯社理事會主任職務。寧中暄耳不聰,眼不明,常戴助聽器參加有關會議,使用放大鏡閱讀檔案,曾親自草擬“供銷社思想政治工作條例”、“勞動競賽條例”、“經營管理條例”、“巡迴教學”等檔案。這些檔案對供銷社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