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實用磁共振乳腺成像》,本書共分16個章節,主要對實用磁共振乳腺成像技術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歷史、患者的準備與告知、腫瘤血管生成、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正常表現、鑑別診斷與策略性思考等。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費希爾(Uwe Fischer.M.D) 譯者:陳軍 俞楊 俞侖燕 等
圖書目錄
1 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歷史
2 患者的準備與告知
3 技術與方法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診斷設備
磁共振乳腺成像的診斷系統
成像序列同義詞
表面線圈
檢查時間
患者體位
乳腺加壓
場強
2D與3D技術
定義
2D與3D技術的比較
4 腫瘤血管生成
基本原理
5 診斷標準
平掃檢查
對比劑增強後T1加權檢查
形態學
形狀
邊緣
表現形式
6 偽影與錯誤根源
體位錯誤
對比劑注射方式不恰當
運動偽影
去相位成像
發射與接收裝置的失調
供學習的掃描協定
最高掃描協定(IIBM提出的供學習的掃描協定)
超快技術
高解析度(HR)技術
脂肪飽和技術
T2加權序列
時間解析度
空間解析度
層面方向
順磁性對比劑
圖像後處理
自動圖像後處理與分析
腫瘤血管生成與磁共振乳腺成像
動力學
動力學
初始期的信號升高
初始期後的信號變化
惡性標準
評估分數
磁敏感偽影
心臟血流流動偽影
線圈偽影
興趣區(ROI)選取不正確
診斷性操作後的信號變化
7 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正常表現
形態學
血供
實質與年齡
實質的不對稱性,附屬腺體組織
乳頭與乳頭後區域
8 良性變化
乳頭狀瘤
腺瘤
纖維腺瘤
纖維腺瘤的亞型
良性葉狀腫瘤
(又稱為葉狀纖維腺瘤)
脂肪瘤
纖維囊性乳腺病變
腺病(又稱為腺病乳腺)
單純性囊腫
複雜性囊腫
放射狀瘢痕
(又稱為硬化性乳頭狀增生、硬化性乳腺病、放射狀硬化性病變)
9 惡性變化
導管內腫瘤的分類
導管原位癌(DCIS)
文獻調查結果
小葉原位癌(LCIS)
浸潤性腫瘤分類
文獻調查結果
浸潤性小葉癌
文獻調查結果
髓樣癌
10 男性磁共振乳腺成像
男性乳腺發育
11 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指征
沒有明確表現患者的磁共振乳腺成像
個體問的變異
個體內的波動
激素替代治療
妊娠與哺乳期乳腺
錯構瘤
(形象性的稱呼:“乳腺中的乳腺”
KronsbeinBassler1982)
急性乳腺炎
慢性非產褥期乳腺炎
乳腺內的淋巴結
脂肪壞死
(又稱為脂性壞死伴微囊性鈣化)
術後改變
血清腫
血腫
膿腫
瘢痕組織
放療後改變
黏液癌
浸潤性乳頭狀癌
小管癌
其他類型的腫瘤
炎性癌
乳頭Paget病
惡性葉狀腫瘤
肉瘤
乳腺轉移瘤
男性乳腺癌
術前分期
腫瘤大小
大量導管內成分(EIC)
多病灶
多中心性
同時發生的雙側乳腺癌
淋巴結分期
磁共振乳腺成像對治療策略的重要性
12 鑑別診斷與策略性思考
局灶性增強
圓形或卵圓形的邊界清晰的均勻
強化病灶
多發性的圓形或卵圓形的邊界清晰
的均勻強化病灶
圓形或卵圓形的邊界不清晰的均勻
強化病灶
13 假體診斷學
檢查技術
測量協定
正常表現
併發症
囊狀攣縮變形
14 MR引導下的介入放射學
MR引導下的介入放射學指征
立體定向裝置
哥廷根(G0ttingen)介入放射學裝置
活檢裝置(哈萊,Halle)
活檢裝置(波恩,Bonn)
活檢裝置(萊比錫,Leipzig)
15 質量評估
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檢查清單
磁共振乳腺成像報告
16 磁共振乳腺成像目前的地位和展望
目前的地位
新輔助化療
原發灶不明的癌瘤(CUP綜合徵)
瘢痕與癌的區別
局部病灶切除術後的隨訪
乳腺植入物重建後的隨訪
增加的乳腺癌風險
線性對比增強
樹枝狀對比增強
毛刺狀對比增強病變
環形病灶即周圍增強病變
瀰漫性增強
單側性瀰漫性對比增強
雙側瀰漫性對比增強
矽膠流出(矽膠浸出)
囊內破裂
囊外破裂
矽膠肉芽腫(“矽膠瘤”)
自體乳腺成形術
活檢裝置(蒂賓根,Tubingen)
MR乳腺活檢系統
MRI兼容性活檢器械
MRI兼容性定位器械
病變完全切除的確認
結果
MR乳腺模型
展望
參考文獻
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歷史,患者的準備
與信息、技術與方法
腫瘤血管生成
診斷標準
錯誤根源
正常表現
良性變化
惡性變化
男性乳腺
指征
乳腺植入物與整形外科
M R引導下的介入放射學
質量保證/展望